《表1 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北方海区皱纹盘鲍试验性及生产性底播增养殖情况》

《表1 我国20世纪80—90年代北方海区皱纹盘鲍试验性及生产性底播增养殖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该列所列cm单位的数据为壳长数据,所列g单位的数据为体重数据

山东省长岛曾在1990年先后在大黑山岛、南长山海区及砣矶岛海区分别底播壳长2~3 cm皱纹盘鲍人工种苗1.0、1.5和40万粒,在1991年5月调查结果表明各海区种苗长势良好,平均每月壳长增长0.12~0.19 cm,该试验未给出相关的存活情况数据[54]。而在砣矶岛同一底播海区底栖生物的资源量调查发现,自1992年7月到1994年5月,皱纹盘鲍的生物量由8.62 g/m2增加到18.38 g/m2[55],虽然未有严格证据,但这侧面表明增殖放流皱纹盘鲍在长岛砣矶岛海区可取得良好效果。基于长岛周围水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及试验性底播结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关技术难题被逐个攻破的基础上,皱纹盘鲍生产性的底播养殖规模迅速扩大[56]。据报导,长岛在1990—1995年期间共底播鲍苗6 000多万个,投入种苗及用工等项生产费用1.3亿元,回捕的商品鲍销售收入7.8亿元,获利6.5亿元[57]。柳忠传[57]还报道了通过在该县大钦岛、砣矶岛等海区开展了不同密度皱纹盘鲍底播增殖试验,结果表明回捕率大约在30%左右。从以上报导可以看出我国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开展的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试验和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济效益(见表1),但相关研究也指出该时期皱纹盘鲍种苗增殖放流的主要问题一是种苗规格问题,大规格种苗(壳长3 cm)可达到理想回捕率,但如果想达到大规格种苗,其种苗生产工艺、中间育成技术需进一步优化,且费用较高;二是底播流放的死亡多发生在底播初期几个月内,这是底播增养殖的关键难题[52-63]。此外,我国这一时期皱纹盘鲍底播增养殖技术包括增殖场选择、放流技术、种苗选择等核心技术大都基于经验性分析,缺乏严密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