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炼铜方法的产量分布》

《表1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炼铜方法的产量分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铜冶炼工艺技术的进展与我国铜冶炼厂的技术升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世纪90年代以前,除了贵溪冶炼厂从日本全套引进的闪速熔炼工艺外,我国铜冶炼厂的熔炼工艺都是落后的传统熔炼工艺,生产规模小,能耗是国际先进冶炼工艺的几倍(1989年粗铜能耗达到1.1t标煤),硫的捕集率普遍不到60%,环境污染严重。1988年全国有粗铜冶炼厂12个,粗铜总产能36.8万t,其中7个重点粗铜冶炼厂的产能占全国的90%以上,包括贵溪冶炼厂、沈阳冶炼厂、中条山有色、铜陵有色、云南冶炼厂、大冶有色、白银有色[1]。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各种炼铜方法产量所占的比例[1]见表1。在2005年山东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引进闪速吹炼工艺之前,我国的铜锍吹炼工艺以PS转炉为主,还有很多落后的反射炉吹炼工艺(连吹炉),而PS转炉大都是100t以下的小转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方式落后,环保设施不全,低空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