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识别:宏观视角》

《表4 产业政策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识别:宏观视角》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地方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表4的宏观机制检验中,本文就地方产业政策影响财政科技投入的中介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强度越大,带来财政科技投入强度的提升越强(系数为0.002且t值为9.09),财政科技支出的增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系数为2.570且t值为7.65)。实际上,地方产业政策并非是一项单一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的要素。地方产业政策往往要同其他的政府财政投入相互配套形成合力,才能达到促进企业生产率提升的合意效果。因此,地方产业政策强度的增加,往往也会驱动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这种具有专项性技术性的财政投入,必然会对企业带来一定的生产力裨益,这既包括了直接投入于企业驱动企业生产的效能,也包括了财政科技投入至其他方面所形成的良好的技术发展生态环境,由此带来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地,在以“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作为中介变量的检验中发现,地方产业政策强度对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有显著正向影响(系数为0.430且通过了1%的统计显著性检验),人力资本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系数为0.056且通过了1%的统计显著性检验)。可能原因在于,地方产业政策的强化,会营造出更好的经济生产活动,这些都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地方产业政策的加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辖域内的高等学校产生助力。从供需的角度来看,高等学校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其人力资源的供给程度。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特别是这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积累,能够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显著的正向促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