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用户体验定义比较:用户体验设计再研究:从概念到方法》

《表1 用户体验定义比较:用户体验设计再研究:从概念到方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用户体验设计再研究:从概念到方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Forlizzi和Battarbee(2004年)[18]认为,“用户体验”一词有多种含义:从传统的可用性到美感、享乐、情感或技术使用的经验方面。Hassenzahl和Tractinksy(2006年)认为,用户体验是一种技术,它满足的不仅是工具性需求(早期人机交互领域聚焦于确保互动式产品的工具价值,即工作环境中行为目标的实现),而且还是一种主观、情境化、复杂、动态的体验[19]。2007年,Don Norman和Jakob Nielson[20]提出:用户体验包括终端用户与公司,以及其服务和产品的交互的所有方面。可以看出,虽然用户体验的内涵和架构不断发展,但研究者迄今还未在用户体验的本质和范畴上达成共识。Law等人(2008年)[21]解释了很难获得用户体验通用定义的三个原因:(1)用户体验与国外的一系列模糊和动态概念相关联,包括情绪、情感、体验、享乐和审美变量,用户体验的所谓元素属性(乐趣、愉悦、骄傲、喜悦、惊奇和亲密感等)的典型示例只是人类价值观念列表中的一部分,根据作者的背景和兴趣,对特定值或属性的包含和排除似乎是任意的;(2)用户体验的分析单位太具有延展性,范围从单个最终用户与独立应用程序的交互的单个方面到多个最终用户与公司的交互的各个方面,以及多个学科的服务的合并;(3)用户体验研究的前景因情绪、情感、经验、价值、愉悦、美丽等不同重点的多种理论模型而变得零散和复杂,由于用户体验的许多定义和观点被分解和分散于不同的形式和情境中,协调这些碎片并巩固其松散的知识池对于形成用户体验的集成框架意义重大。为此从外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谷歌学术、中国知网CNKI、相关组织/企业官网等渠道搜索整理了研究者提出的用户体验的高被引定义。通过定义间的比较分析,将定义拆分为主体(Whose)、内容(What)、时间(When)、对象(Object)、关注点(Focus)五个视角。用户体验定义比较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