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93—2019年间有关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文献情况》

《表1 1993—2019年间有关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文献情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安徽省农村人地关系发展70年回顾及未来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以“农村人地关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找到25篇文献资料(详见表1)。文献资料从1993年开始至2019年,主题、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特点如下:(1)有关城镇化对农村人地关系变化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贯穿始终;(2)2008年以前对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是浅显化、粗略化、理论化的,但也会关注到人地关系的区域差异(1993年)以及与其他影响因素的互动关系(2005年)等,2008年以后对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注重多样性、实践性、量化、引入脱钩理论模型、弹性系数等;(3)2008年后因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开始对土地流转、土地承包权、土地使用制度等进行研究,对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更加注重法制化、规范化,人地矛盾问题也渐渐凸显;(4)2007年刘宇的“生态文明:农村发展新理念”[1]和1999年陈湘满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影响机理———以邵阳市为例”[2],在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成果中表达了对农村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视,后期的学者对农村人地关系与环境的影响关系这方面就很少涉及;(5)1993—2014年有关农村人地关系的文献研究篇数较少,最多的一年也只有2篇,2016年相关文献增加到4篇,往后的连续3年都有学者对农村人地关系进行研究,也可说明对农村人地关系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这些研究对构造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作用,为构造新型的农村人地关系提供有力的研究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地关系的“三重向度”(土地功能、权籍制度、农民行为)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