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氮肥处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表1 不同氮肥处理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直播种植模式下水稻剑叶光合、强弱势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氮素调控》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标以不同大小写字母的数值分别在1%和5%水平差异显著。

叶面积指数是反映作物群体质量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范围内,作物产量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指数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抽穗期对不同处理植株进行取样,测定抽穗期水稻叶面积形态在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上三叶叶面积指数、总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即增施氮肥,水稻的叶片有增大趋势,群体郁蔽;除了‘新稻568’,其他2种水稻的上三叶叶面积率,表现为高氮肥处理低于中氮肥处理,说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高效叶面积率有下降的趋势;粒叶比是衡量水稻群体库源关系的综合评价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源的生产能力越强。由表2可知,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粒叶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中氮肥处理下粒叶比最高。这说明,氮肥过高,总叶面积指数增加,田间郁蔽,水稻的高效叶面积率和粒叶比下降,即源的生产能力降低,从而引起产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