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2008—2016年黑龙江省不同防雷类别的反击率与地闪密度和地闪强度的相关系数》

《表3 2008—2016年黑龙江省不同防雷类别的反击率与地闪密度和地闪强度的相关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省直击雷防护效率空间分布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2008—2016年黑龙江省不同防雷类别直击雷防护保护范围内的反击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图4和表1。第一类防雷的反击率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6.31%,平均值为3.16%。反击率小于1.0%的低值区占样本总数的68.0%;反击率大于10%的高值区占样本总数的8.4%,主要分布在肇源、五常南部和宁安。第二类防雷的反击率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56.81%,平均值为4.64%。反击率小于1.0%的低值区占样本总数的46.5%;反击率大于10%的高值区占样本总数的10.8%,主要分布在泰来、肇源、双城、五常和宁安。第三类防雷的反击率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79.62%,平均值为7.32%。反击率小于1.0%的低值区占样本总数的7.4%,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另一个区域位于黑龙江省中部,与地闪强度的分布相似;反击率大于10%的高值区占样本总数的25.6%,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一个位于肇源、双城、五常和宁安一带,另一个位于三江平原的东北部。对反击率和地闪密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第三类反击率和地闪密度呈低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2,第一、二类反击率和地闪密度关系极弱。对反击率和地闪强度的空间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第一、二、三类反击率和地闪强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2、0.807、0.925,达到99%置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