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分级[7]》

《表4 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分级[7]》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早期既有建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指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对于性能指标大部分是基于定性的分析,而层间位移角则是对性能指标的量化指标。结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以下简称抗规)的有关规定以及文献[18],对应上述水准1~水准6,新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为:1/550、1/550~1/450、1/450~1/300、1/300~1/150、1/150~1/50和>1/50;然而早期既有建筑框架结构与新建框架结构在抗震构造措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上述层间位移角限值对早期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并不适用。为此文献[20]中通过对15根配置不同间距箍筋的框架柱进行拟静力试验[19],给出了框架柱(剪跨比不小于2的常规框架柱)设置不同间距箍筋时的屈服位移角θy、峰值荷载所对应的位移角θmax以及极限位移角θu[19]。但文献[20]并未针对各个性能水准对既有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进行阐述,为此本文根据文献[20]中15根框架柱拟静力试验所得的原始试验数据(试件参数如表3所示),获取在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本文参考抗规中给出的建筑结构破坏分级参考位移角指标(如表4所示)以及框架结构中实现抗震性能的层间位移角指标,根据试验数据给出了框架柱在设置不同箍筋的情况下,实现不同性能水准时的层间位移角指标,如表5所示。根据高规中性能目标的定义以及上述表2中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建筑性能目标的定义,得到早期既有建筑框架结构实现不同性能目标的层间位移角指标,如表6所示。根据文献[20]拟静力试验中延性系数可得到在不同箍筋间距下的延性系数比,将不同的箍筋间距转化为体积配箍率,则可以根据已知的延性系数,获得不同体积配箍率下体系影响系数,如表7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