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称代词发展概况(1)》

《表1 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称代词发展概况(1)》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新诗人称代词的诗学内涵与现代性发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除此之外,方言和外来词汇的刺激也构成了现代新诗人称代词的灵感来源。表现之一是不同的语言成长环境对诗人在人称上的选择造成影响,如江浙、安徽等地南方诗人胡适《瓶花》、冯雪峰《花影》、汪静之《蕙的风》、应修人《小小儿的请求》等诗作对“伊”的偏爱,使该人称成为早期白话新诗中一个重要的语言符号。为表现地方性的风土人情,诗人也会有意识地入乡随俗,将当地的方言土语融入诗歌语言,使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喜用“咱们”“您(你老)”“俺”等口语化人称。反映到新诗当中,如傅斯年《咱们一伙儿》:“太阳,月亮,星星,鬼火,———/咱们轮流照着,/叫他大小有个光,/咱们一伙儿。”卞之琳《春城》:“北京城:垃圾堆上放风筝,/描一只花蝴蝶,描一只鹞鹰/在马德里蔚蓝的天心,/天如海,可惜也望不见您哪/京都!”阮章竞《漳河水》:“戏鼓咚咚响连天,/唱尽古今千万变。/唱尽古今千万变,/没唱过俺女儿心半片!”形成浅白自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表现之二,外来词汇和语法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拓宽甚至改变了现代文人的构词思维。英语词汇“she”的翻译难题,推动了现代女性第三人称代词“她”的产生。与此对应,物主代词“it”也需要有一个词来指代,由此出现了“牠”“它”“祂”三字作为中性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竞争。古代汉语中,“它”和“他”被视为同一个代词的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到现代始被钱玄同、陈独秀等人主张用于指代中性第三人称。“祂”的创立,则用于指称上帝、耶稣或神,也指代不在性别范围内的第三人称。经过社会大众文化的反复实践,“它”字最终脱颖而出取得胜利,新诗中以“他”指代物性第三人称的局面被打破,人称开始趋于规范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