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5和2017年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封育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优势度》

《表1 2005和2017年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封育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物种优势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科尔沁沙地封育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变化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FD,固定沙丘;MD,流动沙丘;SG,沙质草地。AF,一年生杂类草;AG,一年生禾草;AL,一年生豆科植物;PF,多年生杂类草;PG,多年生禾草;PL,多年生豆科植物;SH,灌木或半灌木。

不同沙地2005–2017年间群落特征变化如图2所示。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13年间固定沙丘群落生物量存在显著下降趋势,沙质草地和流动沙丘群落生物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3种沙地草本层生物量均占到总生物量的60%以上,并且其变化与群落生物量变化基本一致,是引起群落生物量年际变化的主要部分。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地植被盖度有降低的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流动沙丘植被盖度显著增加,13年间增长超过一倍。群落物种丰富度在沙质草地显著下降,在固定沙丘显著增加,在流动沙丘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群落C和H在3种沙地均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年际间波动剧烈。为对比13年间3种沙地群落物种变化,我们列出了2005和2017年群落物种优势度(表1),发现流动沙丘群落在2005年沙蓬占据优势地位,到2017年沙蓬优势度下降,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成为新的优势物种,群落物种也由10种增长到14种;固定沙丘2005年差不嘎蒿优势度最高,2017年其优势度大幅下降,群落物种减少4种;沙质草地2005年多年生芦苇、花苜蓿(Medicago ruthenica)以及白草等优势度较高,而2017年多年生草本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为优势种,群落物种数也减少4种,整体而言群落优势种年际间不断更替,群落物种数也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