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治疗前和20次tDCS治疗后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MCS患者TO及DO范式中P300潜伏期》

《表4 治疗前和20次tDCS治疗后真刺激组和假刺激组MCS患者TO及DO范式中P300潜伏期》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P300在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最小意识状态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MCS:最小意识状态;TO:纯音—正名;DO:反名—正名

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样本量偏小,缺乏长时程随访研究;目前的结果均基于组水平而非个体水平。因此后续研究应在大样本的研究中继续探讨tDCS最佳参数,并进行随访研究以了解tDCS的长时程疗效。其次本研究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在于未利用MRI等对刺激部位进行精确定位。严重脑损伤患者脑部严重的结构损害可影响tDCS的疗效[26]。最近有研究表明,MCS患者对tDCS的反应有赖于包括左侧DLPFC区在内的多个脑区残存的代谢活动[27]及相关脑区的高连接性[28],因此后续研究应当基于不同患者的脑结构给予个体化治疗。再次,基于安全性考虑,我们对左侧颅骨缺损的患者将电流调整至1mA,此参数的差异有可能对结果产生部分影响,因此后续研究会进一步探讨该参数对结果的影响程度。最后,由于电生理学方法和神经影像学方法可探索脑不同方面的信息,因此后续研究应当同时结合两种手段深入探讨tDCS对DOC患者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