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1980—2015年间重要审计图书类文献遴选结果》

《表7 1980—2015年间重要审计图书类文献遴选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的重要审计文献遴选与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此将图书按分值及聚类进行综合排序,进一步经中国审计学会专家评定得到40部图书作为1980—2015年期间的重要审计文献,#0国家审计研究的重要文献包括《审计学教程》(李天民)《审计学概论》[6]《审计学原理》[7]《政府审计》《中国审计学》[8]《论国家审计》[9]《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10]《中国审计史》[11],这些著作着重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产生、发展及国家审计理论建构等问题,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2010年至今最活跃的突现研究领域;绩效审计的代表文献包括2部,《效益审计中国模式探索》被称为“中国审计现代化总体框架下之效益审计模式图谱”[12],《管理审计理论》以受托管理责任为主线,将管理审计划分出内向型、外向型两种类型,促使现代管理审计思想在我国树立了一定的学术地位[13],对管理审计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性贡献。#1社会审计的研究文献包括《审计学》(潘序伦)《审计学》(顾询)《会计师查核决算表之原则与程序》《审计问题》《西方审计学》[14]《审计学》[15],这些教材基于不同时代的民间审计实务,着重阐述审计基本原理及应用,为不同时代的审计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内部审计研究的代表文献包括《工商企业内部审计》[16]《内部审计学》[17],分别为我国的第一部内部审计教材及第一部统编内部审计教材,构建了内部审计研究及教材编写的经典体例。#3审计制度研究的代表文献为《中国国家审计:问题与改革》[18],是我国第一部通过调查问卷方法研究国家审计体制问题的著作,并开创性提出国家审计的“双轨制”体制改革策略。#4环境审计研究代表文献为《环境审计论》[19],该专著以环境审计本质为基点构建了环境理论框架结构。#5内部控制、#12审计委员会、#14公司治理研究著作具有重叠性,代表文献为《内部控制论》[20]《制度基础审计学》[21]《内部控制论》系统阐述了现代内部控制的产生、发展及概念,将对内部控制评价视角由制度转向结构,并建立了结合风险估量的内控评价方法[20],对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具有开创性作用;《制度基础审计学》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介绍制度基础审计方法的专著,是将审计测试与审计决策成功结合的理论专著[21]。#6审计准则研究的代表文献为《独立审计准则研究》,该专著系统阐述了独立审计准则产生的动因、准则国别差异的“环境适应论”及我国建立独立审计准则应处理的主要关系。#7审计质量、#8审计意见、#9审计市场与审计收费、#15审计师变更、#16审计独立性研究著作往往相互结合,代表文献包括《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22]《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问题研究》[23],两部专著利用实证方法从审计供给角度探索对审计质量影响的核心要素,是审计研究最活跃的热点领域之一。#10审计监督与审计理论研究的代表文献包括《审计辞海》[24]《会计审计理论探索》[25]《杨时展论文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26]《中国会计史稿》[27]《世界审计史》[28]《国际比较审计》[29]《审计研究》[30]《实证审计理论》[31]9部,这些图书内容详尽细致,语言简要概括,观点鲜明创新,着重阐述审计发生及发展、审计本质及结构等基础理论,为不同时代的审计研究提供基议题。#11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的代表文献包括《联网审计技术方法与绩效评价》[32]《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管理》[33]两部,以阐述信息化审计为核心内容,促进了“审计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3审计风险研究代表文献包括《审计风险与控制》[34]《风险基础审计》[35]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案例》,前两部专著对审计风险的本质、要素、计量及控制进行了系统诠释,为审计风险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案例》,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核心,系统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方法及实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