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933年日法围绕中国南沙“九小岛”问题六次交涉情况及主要内容》

《表1 1933年日法围绕中国南沙“九小岛”问题六次交涉情况及主要内容》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南沙“九小岛事件”日文史料一则》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法国对南沙群岛缺乏认知,也无任何诉求。随着日本势力逐渐深入到南沙群岛后,法国人意识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于是趁机占领中国南沙“九小岛”,企图获得军事上的缓冲地带。法国宣布“先占”后,日法之间在中国领土上的博弈正式开始。日法双方总共有六次外交交涉(详见表1)。在前三次交涉中,法方在“九小岛”问题上观点模糊,表示没有行使主权的意图,可见法国侵占“九小岛”并无国际法规定的时效性占有,所谓“先占”本身缺乏法理依据,也拿不出有效的历史证据,“九小岛”与法国及法属印度支那并无关系;另外法国态度上的模糊也是拖延战略,为进一步侵占南沙群岛争取时间。此时日方态度强硬,反对法国侵占“九小岛”,日方所谓的依据是拉萨岛磷矿株式会社在南沙群岛的“发现”和“长期”经营,但日方依据也不充分。这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渔民定期“从海南岛乘坐船到南沙群岛捕捞海参、贝类、玳瑁、海龟等海产”,而且还有“两三名渔民长年在岛上生活”,当时南海渔民在南沙群岛经营海产接受广东省政府管辖,并缴纳相应的税金,这充分说明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对南沙群岛实施了有效管辖。从第四次交涉开始,法国逐渐露出真面目,法属西贡殖民地参事会将“九小岛”编入交趾支那巴地州后,法国态度转向强硬;第五次交涉中,法国还驳斥日方的诉求缺乏法理依据,要将“九小岛”问题提交国际仲裁;第六次交涉法国采取了同样的论调,日本则希望通过双方谈判解决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当时的国际仲裁话语权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尤其是英法等国在国际法院中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日本如果同意采取国际仲裁的方式,就陷入法国的法理圈套中。同时,日本也吸取墨西哥在法墨克利珀顿岛争端中的教训,不同意将“九小岛”问题提交国际仲裁(2)。同时,日本外务省内部的意见是坚决否认法国在“九小岛”的主权地位,“在谈判中尽量采取拖延战术”(3),等时机来临日本就侵占这些岛屿,彻底将法国势力排除在外。此后,日法双方都派军舰非法在我国南沙群岛海域游弋,争端就搁置下来。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为阻止外国的战略物资进入中国,派军舰在黄海、东海、南海全面封锁中国。为有效控制南海,日本先后侵占东沙群岛、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并把南沙群岛非法命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府高雄市管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