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迷宫状微生物岩的类型、沉积特征及环境解释(修改自文献[5])》

《表1 迷宫状微生物岩的类型、沉积特征及环境解释(修改自文献[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华北地台马沟剖面寒武系苗岭统微生物岩的组构特征、沉积环境和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微生物岩是指与微生物生长、新陈代谢、细胞表面性质,以及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相互作用有关的沉积物(岩)[2-4,12],是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的钙化作用产物[10,14]。基于宏观形态学特征(中等尺度构造),常被划分为纹层状的叠层石、凝块状的凝块石、贫乏构造的均一石和树枝状的树形石等[1-4,11,14]。迷宫状微生物岩(maze-like microbialites)最早被描述为凝块石[21],后来因发育的普遍性而被Shapiro et al.[22]列为凝块石的一种特殊类别,并将厘米至分米级别的分叉迷宫状、“栅栏”式构造命名为迷宫体(maceriae)。Lee et al.[5],Chen et al.[6]则因其结构特殊而直接取名迷宫状微生物岩(礁),并进一步分类为板格状迷宫状微生物岩、柱状迷宫状微生物岩和柱状杂乱的微生物岩(表1)。陈吉涛等[7]则根据迷宫和迷宫间沉积组分的不同,将迷宫状生物岩(礁)分为泥质迷宫状微生物岩(礁),颗粒状迷宫微生物岩(礁)和白云质迷宫微生物岩(礁)3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