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模型各层的位错源数量、初始位错密度与位错间距》

《表1 模型各层的位错源数量、初始位错密度与位错间距》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位错密度梯度结构Cu单晶微柱压缩的三维离散位错动力学模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Zhang等[34]的研究揭示了位错源密度对材料的变形机制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当Frank-Read位错源长度远小于位错平均间距时,材料的塑性响应是位错源控制机制;当Frank-Read位错源长度远大于位错间距时(通常为2.5倍以上),强化机制主要为林位错硬化。表1给出了各层的位错源数量、初始位错密度和位错间距。结合位错源长度为约400 nm可知,位错平均间距的最大值约为162 nm,因此,本工作中各层的塑性变形机制均为林位错硬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