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量检测技术与质量保证》
作者 | 吴嘉祥等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1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60940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8198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8
第一节 概述8
第二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基本术语10
第三节 合同环境下的外部质量保证模式与选择12
一 GB/T19000(idtIS09000)系列标准给出的合同环境下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12
二 质量保证模式的选择18
第四节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19
二 质量体系的结构21
一 质量体系要素的适用范围21
三 质量体系的文件23
四 质量体系审核23
五 质量体系的评审和评价23
六 质量改进24
七 质量成本24
八 营销质量25
九 规范和设计质量25
十一 过程质量26
十 采购质量26
十二 过程控制27
十三 产品验证27
十四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27
十五 不合格品的控制28
十六 纠正措施28
十九 人员29
二十 产品安全性29
十八 质量记录29
十七 生产后的活动29
二十一 统计方法的应用30
第五节 质量体系的建立与实施31
一 质量体系的总体设计32
二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35
三 质量体系的实施37
第三章国内外工业企业的质量保证机构与计量保证机构示例及计量检验人员的配备40
第一节 国内外工业企业的质量保证机构与计量保证机构的示例40
一 《工业企业参考管理标准》模式41
二 《企业计量工作科学管理》推荐的计量机构设置的模式42
三 典型的工厂计量组织机构43
四 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部机构47
五 英国康普兰测试有限公司及奎德雷技术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49
六 日本模式51
七 美国模式51
八 原苏联模式53
第二节 工业企业计量检验人员的配备55
一 检验人员应配备的人数55
二 工业企业计量人员的配备55
第四章计量、检验的条件要求与计量、检验室的设计61
第一节 检验场所及设计要求61
第二节 计量检测的条件要求63
一 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中的规定64
二 检测能力指数Mcp值与测量极限误差Um中的条件因素64
三 计量检定规程的有关规定67
第三节 计量检测室的设计73
一 选址74
二 总体布置与平面组合74
三 工作面积74
四 计量检修人员应配人数76
五 一个计量检测人员应占工作面积76
七 门、门斗、窗的布置77
六 计量检测室的模数77
八 空气调节79
九 空气调节系统79
十 仪器布置82
十一 地面处理83
十二 其它83
第五章计量标准的建立、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维护保养85
第一节 计量标准的建立86
一 建立计量标准应做的技术工作86
二 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填写87
第二节 计量器具的配备88
一 按被测量对象的实际需要配备计量测试器具88
二 按有关标准规定配备计量器具88
三 根据加工能力配备计量器具92
四 检测能力指数Mcp值可作为合理配备计量器具的依据94
第三节 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100
一 开箱与安装100
二 计量检验器具的日常性维护101
第六章计量检定与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103
第一节 计量检定系统表104
一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的概念109
第二节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109
二 我国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范围110
第三节 企业计量器具检定、检定规程与检定周期112
一 企业计量检定的分类112
二 开展计量器具检定的基本条件113
三 计量器具检定规程113
四 计量检定周期113
一 美国计量保证方案(MPA)的推出120
第四节 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120
二 GB/T19022.1—ISO10012-1标准的发布与实施121
三 ISO10012-2国际标准124
第七章质量检验与抽样检查方案127
第一节 质量检验128
一 产品质量的特性与特征128
二 产品质量检验129
三 企业质量检验131
五 抽样检查132
四 工序能力的检验132
第二节 抽样检查方案133
一 单位产品、检查批和样本133
二 质量特性的表示方法134
三 样本质量的表示134
四 批质量的表示134
五 抽样特性曲线(OC曲线)135
六 两种错判和两种风险138
七 关于质量水平138
八 抽样方案的宽严程度和判别能力140
九 合理抽样要遵循的程序141
十 抽样检查方案的分类141
十一 抽样检查的现行国家标准145
十二 抽样检查现行国家标准使用方法举例150
第八章检验、探伤、检定、测量的工作程序160
第一节 质量要素的确定方法与程序文件的格式161
一 质量要素的确定方法与质量要素分析161
二 程序文件的格式162
三 工作程序的表述方法169
第二节 首件三检工作程序170
第三节 工序检验工作程序171
第四节 超声波探伤工作程序173
第五节 成品检验工作程序175
第六节 计量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程序176
第七节 测量的工作程序179
第九章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182
第一节 概述182
一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主要作用182
二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183
三 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83
四 控制系统的品质表征指标185
第二节 工业自动调控系统的结构与计算机控制188
一 工业自动化中常用的物理定律与物理效应188
二 工业自动调控系统的结构188
三 计算机控制194
第三节 常用调控系统举例195
一 简单调控系统195
二 复杂调控系统196
第四节 具体控制系统举例199
一 数字程序控制机床的控制系统199
二 炼油厂的测控系统200
第五节 测控设备实例210
第十章计量测试数据的处理212
第一节 计量测试数据的记录方法212
一 检定记录和检定结果的处理213
二 自动计量测试中常用的记录设备213
第二节 数据处理的具体内容及相关内容216
一 与数据处理有关的基本概念216
二 数据处理的具体内容218
二 示值有效位数的选取219
三 运算过程近似数的位数选取219
一 基本概念219
第三节 有效位数的选择及数值修约规则219
四 测量结果的有效位数221
五 常数的有效位数222
六 数据修约规则(近似数的截取方法)222
第四节 被测量值的确定与评价225
一 等精度测量中被测量值的确定与评价225
二 不等精度测量中被测量值的确定与评价231
三 组合测量结果处理233
1997《企业计量检测技术与质量保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嘉祥等编著 1997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乡镇企业如何保证产品质量
- 198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混凝土质量检测技术专辑
- 1983 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
-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 下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工业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 1986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 降水测量系统质量保证手册
- 199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核电工业质量保证
- 1991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 手表检验与测量技术
- 1987 轻工业出版社
-
- 化工产品质量保证 标准化、计量、质量管理
- 1994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电力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
- 1994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工业企业的质量检验
- 1988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1989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中国近代史应试指南
- 198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工程计量检测技术
- 1990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 非电量检测技术
- 1991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