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全书》求取 ⇩

目录第一卷产权制度卷第一篇国有企业改革框架第一章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3

第一节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的由来3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3

二、减税让利,全面推行承包制5

三、国有企业的转机建制8

第二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思路9

一、经营机制的完善10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1

第二章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14

第一节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程序14

一、公司制14

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16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公司制后的管理21

一、宏观调控系统的完善21

二、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22

第二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第三章西方产权理论及政策含义25

第一节西方产权理论概述25

一、产权概念及西方产权理论的由来25

二、法人产权生长基础28

第二节西方现代企业制度31

一、美国现代企业制度31

二、法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32

三、日本的现代企业制度33

第一节 国有产权管理体制的改革35

一、单一产权管理体制的形式35

第四章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35

二、分权让利背后的产权分割38

第二节国有产权制度的建立39

一、国有企业产权的界定与产权登记40

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与产权交易44

第三篇有限责任公司第五章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特征47

第一节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形式47

一、有限责任公司47

二、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50

三、无限责任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51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53

一、法人产权独立化53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55

三、产权的权责明晰57

第六章国有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造59

第一节有限责任公司的治理结构59

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的发展59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产权转换与治理结构62

第二节国有企业建制的方法与程序65

一、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条件65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程序69

第四篇股份有限公司第七章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特征71

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形式71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71

二、股份有限公司运作条件及利弊74

第二节股份有限公司的产权特征76

一、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76

第二节现代企业人事劳动管理的基本方法 678

二、产权结构多元化79

一、三权分立的内部管理机构82

第八章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结构82

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的内部管理机构82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87

第二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筹措与股票发行上市89

一、公司资金的来源和运用89

二、股票的上市交易92

第九章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改造95

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95

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95

二、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97

第二节 国有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运作103

一、股权设置与股权结构103

二、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104

一、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的含义107

第一节现代企业集团的概念107

第五篇现代企业集团第十章现代企业集团的特征和类型107

二、现代企业集团与其他相关组织的区别108

第二节现代企业集团的特征109

一、现代企业集团的一般特征109

二、现代企业集团的法律特征111

三、现阶段我国现代企业集团的特点111

第三节现代企业集团的类型112

一、现代企业集团类型划分的原则112

二、现代企业集团的类型112

第十一章企业转制中的企业集团117

第一节 企业转制与发展企业集团117

一、发展企业集团的必要性117

二、企业转制与发展企业集团118

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120

一、优化组织结构,形成规模经济的功能120

第二节企业集团的特殊功能120

三、形成群体优势和综合功能121

四、加速我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功能121

八、促进企业科学技术进步的功能122

第三节企业集团的组建122

一、组建企业集团的原则122

七、增强企业活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功能122

六、加速建立和培育统一市场的功能122

五、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功能122

二、企业集团的组建124

第十二章现代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129

第一节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结构129

一、企业集团的领导体制129

二、企业集团的组织管理结构131

第二节现代企业集团的产权管理136

一、现代企业集团的产权制度136

二、企业集团的股份关系139

三、企业集团的内部利益关系140

四、企业集团的责任关系142

一、国有独资公司产权特征143

第六篇国有独资公司与合资企业第十三章国有独资公司143

第一节 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及责任143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资产经营责任制147

第二节国有独资公司的内部管理148

一、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148

二、各国国有独资公司的几种模式150

三、国内独资公司的内部结构151

一、国有企业中的民营154

第一节国有企业的承包租赁与破产154

第十四章 国有企业的破产154

二、国有企业中的破产157

一、国有企业中的承包160

第二节国有企业中的承包与租赁160

二、国有企业中的租赁162

第十五章国有企业的中外合资经营164

第一节 中外合资经营的基本形式164

一、合资经营企业的一般含义164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产权特征167

第二节 中外合资企业的设立与内部结构170

一、中外合资企业的设立170

二、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结构173

第二卷资产评估卷第一篇企业的清产核资第十六章清产核资概论177

一、何为清产核资177

二、为什么要进行清产核资177

第一节清产核资的意义177

三、清产核资的意义178

第二节清产核资的范围179

一、清产核资的基本原则179

二、清产核资的任务180

第三节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与领导181

一、清产核资基本单位的确定181

二、企业、单位在清产核资工作中的组织领导关系181

三、企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方式182

第一节资产清查的对象和原则185

一、资产清查的对象185

第十七章资产清查185

二、资产清查的原则188

第二节资产清查的基本要求188

一、物质流与价值流同步188

二、边清查、边登记、造册、边处理188

四、清查与备案相结合189

一、固定资产的清查189

第三节资产清查的方法189

三、清查与加强管理相结合189

二、流动资产的清查190

三、无形资产的清查191

四、长斯投资的清查191

六、土地的清查192

五、在建工程的清查192

七、负债的清查193

八、所有者权益的清查194

第十八章资产价值重估195

第一节资产价值重估概述195

一、资产价值重估的基本概念195

二、资产价值重估的背景及其它意义196

三、资产价值重估的范围196

四、资产价值重估的原则197

一、资产价值重估的工作程序198

第二节资产价值重估的程序与方法198

二、资产价值重估的方法201

第三节资产价值重估结果的分析与报告203

一、资产价值重估结果的分析203

二、资产价值重估工作报告204

第十九章资金核实205

第一节资金核实的几个基本问题205

一、资金核实的含义205

二、资金核实的主要内容205

三、资金核实的原则206

一、资金损失与挂帐的财务处理207

第二节资金核实的财务处理207

二、所有权变动的处理208

第三节资金核实的几项政策209

第四节国有资本金的核实210

一、资本金的概念210

二、资本金的核定方法210

第二篇企业的资产评估第二十章资产评估概述213

第一节什么是企业资产评估213

一、资产评估的主体213

三、资产评估的目的214

二、资产评估的客体214

四、资产评估必须遵循法定或公证的程序215

五、资产评估与清产核资的联系与区别215

第二节企业资产评估的原则215

一、科学性原则215

二、公正性原则216

三、客观性原则216

四、独立性原则216

五、系统性原则216

六、替代性原则217

二、资产评估机构申请资格证书必须具备的条件217

七、可行性原则217

一、资产评估机构资格审批权限217

第三节资产评估的机构管理217

三、资产评估机构申请资格证书需提交的文件资料218

四、资产评估机构的工作规则218

五、资产评估机构的违约处理218

第二十一章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219

第一节现行市价法219

一、现行市价的适用范围219

二、决定现行市价的基本因素219

三、评估现行市价的方法与程序219

第二节重置成本法220

一、有形损耗的估算方法221

二、功能性贬值或损耗的定量分析222

三、重置全价的估算方法222

第三节收益现值法224

一、收益现值法及其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224

二、决定收益现值的基本因素225

三、收益现值评估的方法226

第四节清算价格法227

一、清算价格法及其前提条件和适用范围227

三、评估清算价格的方法228

二、决定清算价格的主要因素228

一、固定资产的分类230

第二十二章固定资产评估230

第一节 固定资产评估的特点及步骤230

三、固定资产评估的步骤231

二、固定资产评估的特点231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计价评估235

一、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评估235

二、固定资产重置全价的评估235

三、固定资产重置净价的评估236

四、固定资产现行市价及清算价格的评估238

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变动评估241

一、指数分析法241

二、平衡分析法241

三、系数分析法242

四、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指标243

第二十三章房地产的评估244

第一节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的评估244

一、土地的分类244

二、土地评估应考虑的问题244

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的原则245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246

一、房屋的分类249

第二节房产价格的评估249

二、房产评估应考虑的问题249

三、影响房产价格的因素250

四、房产价格的评估251

第二十四章流动资产评估255

第一节流动资产评估的基本问题255

一、流动资产评估的特点255

二、流动资产评估的原则255

三、流动资产评估的程序256

第二节流动资产评估的方法257

一、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评估257

二、应收项目、发出商品、预付费用的短期投资的评估260

三、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评估262

第一节无形资产评估的基本问题265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265

第二十五章无形资产评估265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266

三、无形资产评估的内容及其原则266

第二节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评估267

一、无形资产成本特性267

二、无形资产完全重置成本的评估268

三、重置成本净值的评估270

第三节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评估271

一、无形资产评估时应考虑的因素271

二、无形资产计价的方法272

三、无形资产转让(投资)的评估方法273

一、整体资产评估与单项资产评估的差异275

第二十六章整体资产评估275

第一节整体资产评估概述275

一、企业整体评估的特点276

二、整体资产评估的基本途径276

第二节企业整体评估276

三、整体资产评估的工作步骤276

二、商誉与企业整体评估的关系277

三、企业整体评估的基本方法278

第三节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280

一、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280

二、企业未来收益的预测方法284

第三卷兼并破产卷第一篇企业兼并的动机与对策第二十七章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兼并历史289

第一节企业兼并的内涵与意义289

一、企业兼并的内涵289

一、企业兼并产生的经济背景292

二、企业兼并的意义292

第二节企业兼并的产生与发展292

二、我国企业兼并的发展阶段293

第三节企业兼并的原则295

一、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295

二、稳妥原则295

三、有偿原则295

五、效益原则296

一、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96

第四节 国外企业兼并的新理论296

四、融汇原则296

二、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假设297

三、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基本结论297

四、交易费用与企业兼并的关系298

第二十八章企业兼并的动因与目标模式300

第一节西方企业兼并动因300

一、经营协同效应动机300

二、财务协同效应动机301

三、企业发展的动机302

四、扩大市场权力的动机302

五、企业竞争战略的动机303

六、企业内部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冲突303

第二节 中国企业兼并动机304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304

七、企业外部的阻滞因素304

二、我国企业兼并动因的特点及产生原因305

三、强化我国企业兼并动机的对策306

第三节企业兼并的目标模式307

一、我国企业兼并的两种模式307

二、我国企业兼并的目标模式308

二、关于资产评估问题311

第一节我国企业兼并的难点问题311

第二十九章我国企业兼并的难点与对策311

一、关于产权界定问题311

四、关于对企业兼并的宏观调控问题312

第二节我国企业兼并的对策312

一、针对企业兼并存在的难点,采取相应的对策312

二、在企业兼并中综合运用各种手段312

三、关于被兼并企业的整体接收问题312

三、强化企业兼并后的管理313

一、企业兼并类型的划分315

第一节企业兼并的类型315

第二篇企业兼并的程序与组织管理第三十章企业兼并的类型与基本过程315

二、杠杆作用兼并(LBO)316

第二节企业兼并的基本过程317

一、调查论证317

二、民主决定317

三、报批审查317

四、资产评估317

五、法律公证317

二、可行性研究的步骤318

一、企业兼并可行性研究的意义318

第一节企业兼并的可行性研究318

第三十一章企业兼并的组织管理318

三、市场需求研究320

四、企业兼并的依据分析320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321

六、可行性研究的现状322

第二节企业兼并的资产评估323

一、资产评估在企业兼并中的重要作用323

二、企业兼并的资产评估方法324

三、企业产权定价326

四、资产评估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28

第三节企业兼并的善后处理329

一、人员管理329

二、领导体制的建立330

第三十二章企业兼并中政府银行的作用与法律331

第一节企业兼并中政府的作用331

一、政府为何要发挥作用331

二、政府如何发挥作用332

三、政府作用的具体措施332

第二节银行在企业兼并中的作用334

一、银行作用的必要性334

二、银行如何发挥作用335

一、企业兼并的内涵336

第三节企业兼并的法律问题336

二、企业兼并的原则、范围、程序和形式337

三、企业兼并必须达到的标准337

四、资产评估方法338

五、企业兼并完成后,有关产权、产权转让费归属的规定338

第三篇企业破产与破产法第三十三章企业破产的历史与原因341

第一节企业破产的历史341

一、企业破产的概念341

二、企业破产存在的社会条件345

第二节企业破产的原因347

一、破产原因的立法类型347

二、不能清偿347

三、停止支付349

四、资不抵债350

第三十四章破产中存在的问题及难关351

第一节我国企业破产中存在的问题351

一、破产机制不完善,该破产的企业总是破不了产351

二、企业破产后,银行信贷资产流失严重352

三、企业破产中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353

第二节我国企业破产的难关353

一、政府对企业破产的过度干预353

二、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354

三、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处置354

一、破产法的产生357

二、大陆法系破产法的形成与发展357

第一节破产法的产生与发展357

第三十五章企业破产的法律依据357

三、英美法系破产法的形成与发展358

四、破产法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359

第二节破产法的职能与作用360

一、破产法的社会经济职能360

二、企业实行破产法的作用361

第三节破产法的基本内容与原理362

一、破产法的基本内容362

二、破产法调整的法律关系363

三、破产法的基本原理363

四、我国企业破产法的基本特点365

第三十六章破产程序的基本内容367

第一节破产申请368

一、破产申请的提出368

二、破产申请的方式与申请人的义务369

第二节破产申请的受理370

一、破产案件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370

二、破产案件的管辖和受理371

三、债务人在破产案件受理后的义务372

四、债权人会议373

第三节和解和整顿374

一、和解和整顿的含义374

二、和解和整顿的前提及过程375

第四节破产宣告和破产清算376

一、破产宣告376

二、破产清算377

第三十七章破产企业的财产处理与人员安置378

第一节企业清算概述378

一、清算机构的组成及职权378

二、企业清算的一般程序379

三、破产企业的无效行为379

四、破产费用的范围380

五、破产财产清偿380

二、待业保险的基金来源381

第二节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381

一、待业职工重新就业的途径381

三、待业救济金的标准382

第三十八章企业破产中政府和银行的作用383

第一节企业破产中政府的作用383

一、政府作用的必要性383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384

三、政府的作用386

第二节企业破产中银行的作用388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银企关系388

二、银行对企业破产的作用389

第四卷 内部机制卷第一篇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与清产核资第三十九章 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与产权登记393

第一节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393

一、产权界定的内涵及意义393

二、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基本原则394

三、国有资产产权界定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实施395

第二节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398

一、产权登记的必要性398

二、企业单位产权登记的内容与程序400

四、清产核资中企业单位资产清查登记的有关政策403

三、企业单位产权登记的组织管理403

第四十章国有资产的清产核资406

第一节清产核资工作的意义406

第二节清产核资的目标、范围和特点408

第三节清产核资的工作内容和任务409

一、清查资产,核清“家底”409

二、资产所有权界定,维护国家资产权益411

三、进行资产价值重估,解决价值不实问题412

四、核实国家资金,为建立以资本金考核企业的管理方法提供依据413

六、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414

五、进行产权登记,明确产权关系414

七、建立优化资产配置经济性工作机制,挖掘现有经济潜力416

一、清产核资的总体部署417

第四节清产核资的总体部署和组织领导417

二、清产核资的组织领导418

第二篇现代企业的筹资与投资第四十一章现代企业通过商业银行筹资419

第一节商业银行贷款的种类419

一、银行贷款的分类419

二、“批发”贷款420

三、“零售”贷款422

四、其它贷款安排423

第二节信用评级与贷款的价格决定423

一、信用风险评估423

二、对“批发”借款人的评估424

三、对“零售”借款人的评估425

四、贷款利率的决定426

一、银行贷款政策的内容428

第三节银行贷款的政策与法令428

二、贷款的审查、催收与注销430

第四节借款客户的财务报表分析431

一、资产负债表431

二、损益计算书433

三、资金来源和运用表434

四、比率分析435

第四十二章现代企业在货币市场中筹资438

第一节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筹资438

一、商业票据的定义、优点、期限与信用评级438

二、商业票据的种类和发售440

三、商业票据的收益441

一、有关银行承兑汇票的几个问题442

第二节企业通过银行承兑汇票筹资442

第三节企业运用再购回协议筹资445

二、银行承兑汇票的成本与风险收益445

一、再购回协议的含义与功能445

二、再购回协议的收益和风险446

第四节企业通过欧洲美元市场筹资447

一、欧洲美元的定义与由来447

二、欧洲美元市场的运行449

第四十三章现代企业在资本市场筹资452

第一节公司债券的定义、种类与清偿452

一、公司债券的定义452

二、公司债券的基本概念452

三、公司债券的抵押形式453

四、债券的清偿454

第二节公司债券的信用与风险455

一、公司债券的信用评级455

二、公司债券的风险455

二、公司债券的种类457

第三节债券的结构、种类与发行457

一、信用利差的期限结构457

三、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462

第四节高收益公司债券463

一、高收益债券在公司融资中的作用463

二、高收益债券的风险与收益464

三、高收益债券的结构465

四、高收益债券的投资者465

第四十四章现代企业在证券市场投资466

第一节企业在短期国库券市场投资466

一、短期国库券的定义和收益466

二、短期国库券的发行467

第二节企业在大额存单市场投资471

一、大额可转让存单的定义与产生471

三、大额存单的发行与风险收益472

二、大额存单的内容与种类472

四、大额存单价格的计算473

一、美国的中长期国债的基本概念474

第三节企业在中长期国债市场投资474

二、中长期国债的初级市场475

三、中长期国债的二级市场476

四、利息和本金分别计算的证券478

第四节企业在利率掉期与利率协议市场投资479

一、企业在利率掉期市场投资479

二、利率协议485

一、抵押市场的有关概念487

第一节住房抵押市场的基本情况487

第四十五章现代企业在抵押市场的投资487

二、抵押贷款的本息及风险488

第二节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491

一、产生的背景491

二、二级市场的产生491

第三节帕斯鲁证券492

一、帕斯鲁证券的一些特点492

第四节抵押保证证券496

一、抵押保证证券的含义496

二、抵押保证证券的设计497

三、证券的风险与收益497

四、其它类型的抵押保证证券497

五、抵押保证证券的残值498

六、本息分别计算的抵押担保证券和财产担保证券499

七、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好处500

一、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502

第四十六章现代企业在期货期权市场投资502

第一节企业在期货市场的投资502

二、期货合约的功能503

三、期货合约的内容503

四、期货交易所504

五、期货合约的交易506

六、期货套利与期货投机的基本原理507

第二节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投资509

一、股票的性质与种类509

二、股票交易市场511

三、股票交易机制512

四、股票指数与股票指数期货514

五、股指期货的投资战略517

一、期权的基本概念521

第三节期权合约市场的投资521

二、期权的风险与收益522

三、期权的价格524

四、在交易所交易的期权526

五、期权战略527

六、与期权相关的投资工具528

第四十七章企业投资的风险收益理论532

第一节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理论532

一、投资的收益532

二、投资的风险533

三、托宾的收益风险理论535

四、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537

一、借贷行为的微观基础539

第二节利率决定理论539

二、资金的净供给曲线540

三、资金的需求曲线540

第三节资本资产价格模型和套利价格理论模型541

一、资本资产价格模型541

四、费雪法则541

二、套利价格理论模型543

第四节债券评估原理544

一、长期利率的决定544

二、债券到期的收益545

三、债券收益的再投资547

四、利率的时期结构547

一、外汇汇率的决定551

第一节企业面临的外汇市场551

第四十八章外汇理论与企业在外汇市场的投资551

第二节即期外汇市场554

一、市场参与者554

二、汇率变动的影响554

二、外汇交易555

第三节远期外汇市场558

一、远期合约558

二、期货合约561

三、期权合约563

四、外汇掉期565

第三篇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与控制第四十九章现代企业经营决策569

第一节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与原则569

一、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类型569

二、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一般原则571

一、提出经营问题572

第二节现代企业经营决策的一般程序572

四、评价和选择最优方案573

二、确定经营目标573

三、拟定备选方案573

一、盈亏分析法574

五、实施决策方案574

第三节确定型条件下的决策方法574

二、经济批量法577

三、差量分析法579

四、网络计划技术580

五、线性规划580

六、ABC分类管理法581

第四节风险型条件下的决策方法583

一、决策树法583

二、期望收益值分析法584

三、期望损失值分析法586

五、贝叶斯定理分析法588

四、边际分析法588

六、马尔可夫分析法589

第五节不确定型条件下的决策方法590

一、悲观决策法590

二、乐观决策法591

三、后悔值法591

四、等概率决策法592

五、模糊分析法593

第五十章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及质量管理596

第一节现代企业的市场观念与目标市场596

一、企业的市场观念及其演进596

二、现代企业目标市场分析598

三、现代企业与市场营销环境600

第二节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过程601

二、研究与选择目标市场602

一、分析企业市场机会602

三、制定战略性营销规划602

四、规划与执行市场营销策略604

五、实施市场营销控制605

第三节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605

一、质量管理及其发展605

二、现代质量管理的特点606

三、现代质量管理的内容608

第五十一章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609

第一节现代企业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的关系609

第二节成本信息管理610

一、建立成本信息的基本原则610

二、成本信息的收集、加工和运用610

第三节成本控制的依据和程序611

一、成本控制的根据及标准611

二、成本控制的程序611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613

四、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613

第四节成本控制的方法614

一、成本的事前控制614

二、成本的事中控制615

三、成本的事后控制617

四、成本控制与责任会计和价值工程617

第四篇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二章公司财务准则的基本内容619

第一节制定会计准则的动因619

第二节会计准则的内容621

第三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及报告准则625

第四节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的比较627

一、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和目的比较627

二、准则制定的组织机构比较628

三、准则的结构体系比较628

四、准则的内容比较629

五、准则近期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比较631

第五十三章公司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633

第一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类与作用633

一、公司财务报表的分类633

二、会计报表的作用633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编制634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634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分类与排列635

二、损益表的结构637

一、损益表的作用637

第三节损益表的结构与编制637

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639

四、利润分配表的结构与编制640

第四节财务状况变动表与现金流量表641

一、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作用641

二、营运资金的概念642

三、财务状况变动表的结构643

第五节现金流量表645

一、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意义645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645

三、现金流量表中收支项目的确定645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646

第六节财务报表分析647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647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648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步骤648

五、财务报表的比率分析650

四、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650

第五十四章现代企业的收入、利润核算与管理658

第一节公司收入的核算658

一、收入的意义658

二、产品销售收入的核算659

三、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660

第二节公司利润的核算662

一、利润的意义662

二、利润的核算662

三、利润及其结转666

第三节利润分配的核算666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和程序666

二、股息分配政策的确定及股息分配的具体形式667

三、利润分配及发放股利的核算669

第五篇现代企业的人事劳动与工资制度第五十五章现代企业的人事劳动673

第一节现代企业人事劳动的管理原则673

一、公平竞争原则673

二、责任制原则675

三、激励原则676

四、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677

五、民主管理原则677

一、企业人事劳动政策678

二、企业组织与工作设计679

第三节现代企业人事劳动管理的过程681

一、企业员工的招聘681

二、员工的教育培训682

四、维持企业工作秩序684

三、员工的考核与评估684

五、劳动保护与劳动保险685

第五十六章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制度687

第一节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市场687

一、劳动力市场是我国统一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687

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点688

第二节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689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目标689

二、建立和发展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措施690

第三节现代企业的工资制度691

一、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特点691

二、国有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691

四、最低工资制度692

三、岗位技能工资制692

第五卷政府调控卷第一篇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第五十七章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697

第一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点、内容697

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特点697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内容698

第二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原则699

第三节企业财产的分级管理和分工监管701

一、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职责701

二、国务院有关经济部门和行业性总公司的职责704

第四节通过监事会对国有企业经营实施监督705

第五节企业自主经营706

第五十八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707

第一节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707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707

第三节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构建708

一、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界定709

第四节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处置709

二、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的处置710

第五节对国有资产运营机构的监督、激励和约束711

第二篇国家的财政与金融调控第五十九章市场经济的宏观财政政策713

第一节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713

一、国家财政影响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713

二、财政功能的转化与政府干预经济714

三、现代市场经济中财政仍然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715

第二节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财政政策716

一、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716

二、财政政策的类型、手段及其作用718

第三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比较719

一、发达市场经济各国的财政政策720

二、不发达市场经济各国的财政政策723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财政政策调控726

一、经济转轨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727

二、转轨时期的政府宏观财政政策727

第六十章我国的新税制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30

第一节我国适应市场经济的税制改革730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与实质730

二、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731

三、新工商税制改革的基本内容732

第二节新税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35

一、合理税负、理顺纳税环节、促进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735

二、公平税负、平等竞争、激发企业活力737

三、简化和规范税收制度,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738

第六十一章市场经济的宏观货币政策740

第一节货币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740

一、金融市场成为主导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740

二、金融市场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领域741

三、中央银行是国家实施金融调控的主要和基本机构742

四、货币政策是现代市场经济各国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743

第二节现代市场经济的货币政策理论744

一、货币金融理论与货币政策主张744

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手段749

第三节各市场经济的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比较752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运用752

二、发展型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政策运用754

三、转轨型市场经济各国的货币政策运用755

第六十二章我国金融体制的政策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向757

第一节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757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运用与金融体制改革757

二、建立有效和完善的中央银行体制,加速金融市场的发育、深化金融改革760

三、深化外汇管理体制的改革763

一、金融体制改革是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765

第二节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65

二、金融体制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融资机制的融资主体766

三、金融与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要求企业重建经营机制与企业行为768

第三篇国家的计划与法律调控第六十三章市场经济下国家计划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71

第一节市场经济下新型计划调控体制771

一、国家计划管理职能的市场经济转换77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调控体制773

第二节新型计划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75

一、国家中长期计划是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的基本依据775

二、国家的经济政策与经济杠杆的运用是企业经营决策的指南776

三、国家直接计划调控是企业合法经营的最有力保障777

第六十四章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79

第一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779

一、市场经济必须有完备的法律体系779

二、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780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及当前法制建设的重点781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的影响782

一、市场进入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进入市场的影响783

二、市场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约束、规范和影响783

三、市场竞争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经营的约束、规范与保护784

第四篇社会保险制度第六十五章企业养老保险制度787

第一节养老保险概论787

一、基本养老保险的特征787

二、养老保险的类型788

三、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789

第二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791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791

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评价791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793

第三节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794

二、基本目标796

三、基本原则796

第四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796

一、指导思想796

四、建立一体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797

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797

六、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798

第六十六章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799

第一节有关概念及其含义799

第二节工伤保险的实施技巧799

一、关于工伤保险的范围问题799

二、工伤保险实施技巧800

三、支付方式问题800

四、遗嘱的抚恤问题800

二、我国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及范围划定801

第三节我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801

一、建国后至1978年改革前我国工伤保险的立法及实践活动801

第四节伤亡事故804

一、伤亡事故的概念804

二、伤亡事故分类804

三、伤亡事故登记和报告805

四、伤亡事故调查及处理805

五、伤亡事故统计分析806

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806

第六十七章企业职工福利制度811

第一节职工福利概论811

一、职工福利的概念811

二、职工福利的性质和作用811

三、现行职工福利制度的问题与改革813

一、职工集体生活福利设施814

第二节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与职工福利补贴814

二、职工文化娱乐设施816

三、职工的福利补贴816

第三节职工死亡抚恤817

一、死亡抚恤的概念817

二、因工(公)死亡和非因工(公)死亡818

第六十八章企业医疗保险制度819

第一节医疗保险概论819

一、医疗保险概念819

二、医疗保险类型和管理模式820

三、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组成因素821

四、医疗保险法律规定的基本内容822

第二节生育保险822

一、生育保险的概念和作用822

三、生育保险制度的改革823

二、我国生育保险制度823

一、背景及现状825

二、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评价825

第三节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制度825

三、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826

第六十九章企业失业保险制度829

第一节失业保险概论829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829

二、失业保险的性质830

三、意外事故的承保范围831

第二节企业职工失业保险831

一、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的内容832

二、建立专门机构838

三、失业职工管理及服务839

第三节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的改革840

四、转业训练、生产自救和再就业指导840

第六卷法规案例卷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845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856

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866

全民所有制物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871

关于推进供销合作社经营机制改革几点意见的通知875

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877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8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919

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924

关于出售国有小型企业产权的暂行办法926

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928

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931

股份制试点企业宏观管理的暂行规定934

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935

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941

股份制试点企业人事管理暂行办法952

注册会计师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的暂行规定953

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956

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物资供销管理暂行规定957

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暂行规定办法958

股份制试点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办法959

股份制试点企业审计暂行规定959

关于股份制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960

关于到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963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964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968

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的实施意见972

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暂行规定979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981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984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和产权纠纷处理暂行办法992

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请示的通知997

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的请示997

试点企业集团审批办法1004

关于试点企业集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的实施办法(试行)1005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统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007

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物资计划单列的实施办法(试行)1008

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人员出国(含赴港澳)和邀请来华事项审批的实施办法(试行)1009

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1010

关于试点企业集团若干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1013

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施办法(试行)1014

关于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劳动工资管理的实施办法(试行)1016

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建立财务公司的实施办法1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1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10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03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本)10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1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1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1049

企业财务通则1054

企业会计准则1058

朱镕基同志在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065

邹家华同志在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71

吴邦国同志在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与各省市自治区负责同志座谈时的讲话1078

深化企业改革搞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1082

认真贯彻实施《监管条例》切实加强国有企业财产的监督管理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1089

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划和意见》的说明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1096

《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的说明 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1100

在若干城市“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1104

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划和意见(草案)1110

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1118

制订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配套文件的目录及分工1123

关于监督机构对国有企业派出的监事会工作规范意见(草案)1124

国有企业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暂行办法(草案)1127

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1131

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增加国有工业企业自有生产经营资金办法的通知1133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1134

1996《国有企业改革全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清泰,卢春恒主编 1996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国有企业改革问答(1999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问答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 PDF版)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
国有企业改革文件汇编(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文件汇编
1998
国有企业改革有难点与对策(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有难点与对策
1998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国有小企业改革之路(1997 PDF版)
国有小企业改革之路
1997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国有企业总体改革论(1993 PDF版)
国有企业总体改革论
1993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国有企业改革实务(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实务
1998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干部读本(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干部读本
1998 北京:改革出版社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1997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
1997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策略研究
1998 济南:黄河出版社
国有小企业改革实务(1996 PDF版)
国有小企业改革实务
1996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1998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国营农场会计核算(1979 PDF版)
国营农场会计核算
1979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探索(1996 PDF版)
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探索
1996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国有企业改革(1999 PDF版)
国有企业改革
199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