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通志 政治学志》
作者 | 张分田,萧延中撰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567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080230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8688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导言1
第一章 中国古代政治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11
第一节政治学说滥觞期11
第二节理论思维奠基期14
第三节统治思想确立期22
第四节统治思想发展与成熟期25
第五节政治观念停滞期31
第六节政治理论的转型期35
第二章天人合一:君主政治体系的形上架构39
第一节天道范畴系统的社会政治内涵40
一、天道与礼40
二、天、道、王三位一体53
一、人性问题的提出56
第二节人性论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绝对性56
二、人的价值与政治取向58
三、秦汉以来几种论证君主制度的人性论64
第三节君权天赋论:天命、革命与君位继承77
一、君权天(神)授观念的发展过程78
二、君位继承理论93
第三章政治权力一元论99
第一节国家论99
一、君、家、国一体的国家观100
二、国家及君主制度起源诸说107
第二节君主政体论117
一、君为政本:一心兴邦、一心丧邦117
二、诸子百家论国家政权形式120
第三节君权的构成与帝王权威的垄断性139
一、君父:全社会的大家长与宗法权力140
二、王辟:法律和秩序的化身与军政大权143
三、天子:君的神格和君命的神圣化146
四、圣人:与道同体的文化权威149
五、皇帝:天地君亲师的集合体151
第四节宰辅论:君权与相权153
一、先秦诸子论相为百官之长153
二、汉代的“经邦论道,燮理阴阳”说154
三、唐太宗论宰相议政与封驳制度156
四、陈亮论“操其要于上,分其详于下”157
五、明太祖论废除宰相制度157
六、邱浚论君立官以分理158
七、黄宗羲论恢复宰相制度159
八、王夫之强化相权、逐级负责的设想160
九、清乾隆帝力主“乾纲独断”161
第五节“封建论”:中央与地方、一统与分治162
一、先秦诸子论分封制163
二、“封建”与“郡县”两种体制之争164
三、宋代以来几种有代表性的体制论172
第六节宗族与基层社会控制论179
一、宗族政治论的发展演变过程179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基层社会控制理论181
第四章政治关系论192
第一节君、臣、民政治角色及其基本关系192
一、君、臣、民政治角色193
二、君、臣、民关系纽带诸说196
第二节君臣一体论与驭臣之术199
一、君臣一体论诸命题200
二、政治录用标准:臣的品分与鉴识214
三、君无为、臣有为的御臣之道219
第三节民本论与治民之道230
一、民本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过程230
二、“民惟邦本”论诸命题235
三、重民政策的基本原则249
一、忠孝一体的政治关系规范255
第四节伦理化的政治规范与孝治论255
二、“以孝治天下”:孝理、名教与礼治261
第五章政治调节理论与政治运作原则276
第一节王霸治道:心术与治术、柔克与刚克276
一、刚柔论277
二、王霸之辨294
第二节改易更革论:损益、变法与改制298
一、孔子的损益说299
二、法家的变法论300
三、《周易》的通变政治哲学303
四、《吕氏春秋》的变法论306
五、《淮南子》“礼乐无常”的变革观307
六、董仲舒的改制更化论307
七、西汉后期的“更始自新”说308
八、王弼论“因时权变”309
九、柳宗元的经权统一论310
十、李觏、范仲淹论道兼常权、通变救弊311
十一、王安石的“改易更革”论313
十二、朱熹论“时中”与经权316
十三、王夫之的“《易》兼常变,礼惟贞常”论318
十四、龚自珍的“豫师来姓”、自我更新说321
第三节谏议论322
一、谏文化的缘起322
二、先秦的几种谏议理论323
三、汉代的臣工进谏理论328
四、隋唐帝王的纳谏与导谏论331
五、宋代以后以谏议调节王权的理论342
第六章政治价值论347
第一节政治理想347
一、几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政治理想348
二、形形色色的“大同”与“均平”理想356
三、无君理想370
第二节道统论376
一、“道高于君”377
二、道统:政治认同的价值标准383
三、高举道义大纛的社会批判思想387
第七章传统政治理论的转型与重建404
第一节清末民初的全面政治衰败404
第二节体制变革论:议会民主观414
一、“中体西用”的政体模式415
二、虚君制的改良构想423
三、清末“新政”的议会观429
四、革命:民权政治论431
第三节保守主义政治论440
一、开明专制论440
二、中国体制本位说447
三、民国初年的复辟帝制论453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没有权威的“政治”457
一、“天义”派的民粹主义政治观459
二、《新世纪》的反传统倾向472
第五节地方自治论:寓“统”于“分”488
一、从“复乡职议”到“地方自治”490
二、清末立宪中的“地方自治”论504
三、联邦制论与“联省自治”511
第六节政党理论及其演变525
一、传统政治中的“党”525
二、现代政党意识的萌芽与发展526
三、孙中山:“以党治国”论之先驱541
第七节理想政治结构的憧憬与设计544
一、《天朝田亩制度》:农业“均等”国的理想544
二、“桃花源”式的“求志社”551
三、康有为的“大同”世界553
参考文献565
后记567
1998《中华文化通志 政治学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分田,萧延中撰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华文化通志 藏族文化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现代文化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营口市志 第5卷
- 1999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教育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清代文化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史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天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物理与机械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医药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地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化学与化工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经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诸子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经济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华文化通志 法学志
-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