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山深部地质与构造地质》
作者 | A.Hirn等著;王休中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7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38·新3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832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西藏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C.J.Allègre等1
西藏高原的新构造 D.A.Rothery等11
北巴基斯坦的喜马拉雅地质构造格架 M.P.Coward等15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的西藏一侧 P.Tapponnier等26
Ladakh喜马拉雅的班公湖—楚舒勒地段的构造格架及地质建造 S.V.Srikanta等35
喜马拉雅主中央逆冲断层及其对喜马拉雅反向变质作用的意义 S.Sinha-Roy39
喜马偕尔地区喜马拉雅前Siwalik期第三纪盆地的演化 V.Srivastava等55
Panjal暗色岩的Sr亏损与岩石圈断裂构造的关系 M.I.Bhat等65
Kumaun-Garhwal喜马拉雅主边界断层的性质及其在测定褶皱压扁率中的特殊参73
考意义 A.R.Bhattacharya73
喜马拉雅弧区反映活动构造的河流剖面 L.Seeber等79
西藏喜马拉雅边缘的地壳结构和变化 A.Hirn等98
西藏南部地壳的热结构 C.Jaupart等101
印度地盾高莫霍面的温度 R.N.Singh等115
拉萨地块及边缘缝合带——横跨西藏延续500公里的莫霍面 A.Hirn等121
西藏日喀则蛇绿岩——一种独特的大洋岩石圈 A.Nicolas等126
喜马拉雅带地壳的相互影响——来自爆炸地震学的启示 A.Hirn等131
通过长周期地震台网的瑞利波频散推导的西藏南部的深部结构 N.Jobert等142
喜马拉雅地壳中P波传播特征 J.C.Lepine等146
喜马拉雅弧及西藏高原之下Pn及Sn波的速度及传播特征:…………………………151
可能是西藏之下印度大陆岩石圈俯冲的证据 M.Barazangi等151
喜马拉雅逆冲断层和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地壳缩短量的古地磁估算 J.Besse等160
1987《喜马拉雅山深部地质与构造地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A.Hirn等著;王休中译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喜马拉雅山地质
- 199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77
-
- 喜马拉雅山
- 时代公司
-
- 构造地质及地质力学
-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构造地质
- 1984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喜马拉雅地质 2 中法合作喜马拉雅地质考察1981年成果之一
- 1984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 5 构造地质 地质力学 第4号 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 西藏活动构造
- 1987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66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79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构造地质
- 1981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地质专报 5 构造地质 地质力学 第7号 喜马拉雅岩石圈构造演化 总论
- 1988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喜马拉雅地区前寒武系地质构造与变质作用
- 1989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9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构造地质学
- 1990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