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沟与弧前地质》
作者 | 莱格特(J.K.Leggett)编;李春昱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地质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94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3038·新28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832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译文序言…………………………………………………………………………………李春昱前言………………………………………………………………………………J.K.Ieggett日本一、日本四万十带白垩纪-中新世早期活动边缘沉积 A.Taira等1
目录1
二、本州岛北面日本海沟的沉积作用 R.von Huene M.A.Arthur16
三、日本中部岛弧与岛弧交接地区及其周围某些弧前褶皱带的构造32
小川雄次郎32
四、日本列岛的弧前地质构造 常政志岐 吉文见泽43
五、从墨西哥南部深海钻探计划66线的结果看中美洲海沟和弧前区的相带49
J.C.Moore J.S.Wathins等49
中美洲49
六、中美洲海沟内侧大陆坡上的构造作用 T.H.Shipley等62
七、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马拉地区中美洲海沟不同构造环境的沉积作用74
K.J.McMillen等74
八、危地马拉外中美洲海沟剖面深海钻探计划67线所获结果概述84
R.von Huene等84
九、哥斯达黎加尼科亚半岛中美洲海沟内陆坡的演化 N.Lundberg91
南美洲103
十、秘鲁中部弧前地区新生代地壳结构、地层及构造 L.D.Kulm等103
R.Moberly等116
十一、秘鲁南、北部及相邻的厄瓜多尔和智利的大陆边缘、弧前和其他盆地116
十二、厄瓜多尔西北博尔本盆地西部的地质126
C.D.R.Evans J.E.Whittaker126
阿留申134
十三、白令海地区的古板块边界 M.S.Marlow等134
十四、阿拉斯加南部丘冈芝地体的白垩纪海沟沉积141
T.H.Nilsen G.G.Zuffa141
十五、阿拉斯加科迪亚克岛鬼石组中连贯体的构造演化 T.Byrne150
亚洲和大洋洲161
十六、巽他海沟和弧前区的沉积作用 G.F.Moore等161
十七、新西兰北岛俯冲系统的演化 G.J.van der Lingen171
大西洋181
十八、一个成熟的弧前系构造:巴巴多斯海岭杂岩 G.K.Westbrook181
十九、巴巴多斯苏格兰群的沉积和构造 C.J.Pudsy H.G.Reading192
二十、据塞纳号潜艇观测资料评述西班牙北面大陆边缘的俯冲作用及构造205
J.A.Malod等205
对海沟构造型式的控制作用 X.Le.Pichon等210
地中海210
二十一、希腊海沟的俯冲作用——根据海洋波束和潜水研究探讨厚层蒸发岩210
二十二、希腊外海岭中部和希腊海沟系的主要线性构造217
N.H.Kenyon等217
二十三、卡拉普洛-西西里弧的构造——造山期后板内变形的结果225
F.C.Wezel225
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莫克兰234
二十四、印度洋西北部阿曼湾莫克兰增生沉积柱之变形 R.S.White234
二十五、莫克兰俯冲岩系北缘(巴基斯坦俾路支西部)晚白垩世—新生代245
发展史 R.S.Arthurton等245
二十六、伊朗东南部莫克兰山脉——会聚板块边缘——从白垩纪到现在的活256
动情况剖析 G.J.H.McCall R.G.W.Kidd256
加利福尼亚265
二十七、弗朗西斯科海岸带——北加利福尼亚俯冲作用的最新一幕265
S.B.Bachman265
二十八、加利福尼亚最北部弗朗西斯科杂岩的沉积与构造 K.R.Aalto277
M.C.Blake等288
二十九、北加利福尼亚弗朗西斯科岩系的沉积、变质及构造增生作用288
三十、加利福尼亚皮德拉斯布兰卡斯角附近部分脱水及固结的弗朗西斯科沉292
积物的变形 D.S.Cowan292
三十一、美国加利福尼亚中、北部大谷地弧前盆地的形成和演化308
R.V.Ingersoll308
斯-喀尔巴阡岛弧系中“休眠”型、“活动”型深海沟的识别及其板块构造314
意义 R.Hesse314
三十二、东阿尔卑斯和喀尔巴阡山的白垩纪—早第三纪复理石带:阿尔卑314
造山带中的弧前地体314
三十三、苏格兰南部山地——早古生代增生的弧前地区的剖析333
J.K.Leggett等333
三十四、苏格兰南部高地Bail山—Abington地区早古生代增生杂岩北缘的沉353
积特征、火山活动、地质构造及变质作用 B.C.Hepworth等353
岩相和相模式366
三十五、俯冲复合体内的沉积相组合 M.B.Underwood S.B.Bachman366
三十六、来自与岛弧有关盆地的现代深海砂的成分 J.B.Maynard等375
三十七、俯冲带的产生对岛弧演化与蛇绿岩发育的意义 D.E.Karig384
1986《海沟与弧前地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莱格特(J.K.Leggett)编;李春昱等译 1986 北京:地质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海洋地质学
- 1993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西沟在前进
- 1976 北京:农业出版社
-
- 海底地质学
- 1979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渤海地质
-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黄东海地质
-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东海地质
-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海洋环境与地质
- 1997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海洋地质学
- 1991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海洋地质
- 1983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深海地质学
-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
- 扬子海相地质与油气
- 1993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 海洋地质学
- 1999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海洋地质学
- 1963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 黄海地质
- 1989 北京:海洋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