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冯友兰卷 上》
作者 | 陈来编校 编者 |
---|---|
出版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88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342663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6146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冯友兰先生小传 陈来1
上卷1
新理学1
自序3
绪论4
(一)新理学与哲学4
(二)哲学与科学4
(三)思与辩6
(四)最哲学底哲学9
(五)哲学与经验11
(六)哲学之用处13
(七)哲学之新与旧14
第一章 理太极19
(一)实际与真际19
(二)类22
(三)全27
(四)理30
(五)形上形下34
(六)太极38
(七)“物物有一太极”40
(八)“理一分殊”42
第二章 气两仪四象44
(一)气及真元之气44
(二)道家所说之道48
(三)“无极而太极”50
(四)所谓气一元论52
(五)时空及理气先后问题54
(六)两仪58
(七)四象65
(一)道及天道66
第三章 道天道66
(二)道之六义69
(三)十二辟卦圆图70
(四)先天后天72
(五)反,复,日新75
(六)循环底日新76
(七)进退底日新77
(八)损益底日新78
(九)变通底日新80
(十)“未济”83
(一)性与命85
第四章 性心85
(二)义理之性,气质之性,气质或气禀87
(三)正性,辅性,及无干性89
(四)性善性恶90
(五)人性是善是恶96
(六)情,欲103
(七)道心,人心105
(八)心106
(九)“心统性情”107
(十)宇宙底心108
(十一)宇宙底心及宇宙的心109
第五章 道德人道111
(一)道德之理111
(二)社会之理及各种社会之理113
(三)不道德底道德行为116
(四)君子小人118
(五)革命之道德底根据119
(六)仁121
(七)义,中,经权,王霸123
(八)礼129
(十)信130
(九)智,良知130
第六章 势历史131
(一)势与因之而成之事物131
(二)社会制度与思想135
(三)社会制度之好坏137
(四)无为140
(五)历史143
第七章 义理146
(一)何为义理146
(二)是非147
(三)本然命题与实际命题148
(四)本然系统与实际系统153
(五)哲学系统与各种哲学系统154
(六)从哲学看宇宙及从宇宙看哲学158
(七)哲学与道统160
第八章 艺术161
(一)技与道161
(二)比,兴,风格164
(三)艺术作品之本然样子165
(四)本然样子之一与多170
(五)对于艺术作品之实际底评判175
(六)艺术之教育底功用177
(二)鬼179
第九章 鬼神179
(一)张横渠所谓鬼神179
(三)鬼神之际183
(四)魂魄184
(五)神185
(六)以鬼为神187
(七)命运188
(八)宗教189
(九)祭祀190
(一)才人193
第十章 圣人193
(二)才人与圣人195
(三)格物,致知,知天196
(四)穷理,尽性,事天200
(五)道家之浑沌203
(六)宇宙底心206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209
自序211
第一篇 别共殊211
第二篇 明层次222
第三篇 辨城乡234
第四篇 说家国245
第五篇 原忠孝257
第六篇 谈儿女270
第七篇 阐教化281
第八篇 评艺文293
第九篇 判性情307
第十篇 释继开319
第十一篇 论抗建330
第十二篇 赞中华341
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357
第一篇 尊理性370
第二篇 行忠恕379
第三篇 为无为396
第四篇 道中庸411
第五篇 守冲谦425
第六篇 调情理438
第七篇 致中和452
第八篇 励勤俭461
第九篇 存诚敬470
第十篇 应帝王479
下卷489
第一章 觉解492
第二章 心性507
第三章 境界526
第四章 自然541
第五章 功利559
第六章 道德576
第七章 天地597
第八章 学养621
第九章 才命638
第十章 死生655
新原道(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671
自序673
第一章 孔孟681
第二章 杨墨695
第三章 名家706
第四章 老庄716
第五章 易庸732
第六章 汉儒751
第七章 玄学763
第八章 禅宗778
第九章 道学789
第十章 新统806
第一章 论形上学的方法827
第二章 柏拉图的辩证法838
第三章 斯宾诺莎的反观法848
第四章 康德的批判法857
第五章 维也纳学派对于形上学底看法870
第六章 新理学的方法877
第七章 论分析命题886
第八章 论约定说895
第九章 禅宗的方法904
第十章 论诗915
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923
原儒墨935
郭象《庄子注》的哲学体系967
张载的哲学思想及其在道学中的地位1027
中国哲学与未来世界哲学1057
在中国传统社会基础上的哲学1068
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1084
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1092
冯友兰先生学术年表1108
冯友兰先生著述要目1116
后记1122
1996《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冯友兰卷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来编校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冯友兰选集
- 199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 51 开元盛世
- 1991年12月第1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冯友兰卷 下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 1997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郭沫若卷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冯友兰评传
- 1996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
- 1999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胡适卷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金岳霖卷 上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严复卷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顾颉刚卷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 李济卷
- 1996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精华录
- 1988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
- 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
- 199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冯友兰学记
- 199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