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藏族自治县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8

一、大事纪年8

二、专题记述77

地理113

第一篇 建置沿革113

第一章 位置、建置与境域113

第一节 地理位置113

第二节 建置沿革113

第三节 境域115

第四节 县治116

第五节 县名考118

第二章 政区121

第一节 解放前的政区121

第二节 建县后的行政区划122

第三章 镇、区、乡(民族乡)125

第一节 乔瓦镇125

第二节 区125

第三节 乡(民族乡)129

第一节 地层162

第二篇 自然地理162

第一章 地质162

第二节 地质构造163

第二章 地貌165

第一节 特征165

第二节 类型166

第三节 山脉169

第三章 水系170

第一节 河流171

第一节 特征172

第二节 湖泊172

第四章 气候172

第二节 气象要素174

第三节 气象灾害179

第五章 土壤181

第一节 土壤形成的特点181

第二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182

第三节 土壤分区185

第一节 土地资源188

第二节 矿产资源188

第六章 资源188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189

第四节 水资源194

第五节 草资源195

第六节 森林资源199

第三篇 人口201

第一章 人口发展201

第一节 解放前201

第二节 建县后201

第三节 人口分布、密度207

第二章 人口普查209

第一节 第一次人口普查209

第二节 第二次人口普查209

第三节 第三次人口普查210

第四节 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11

第五节 第四次人口普查211

第三章 人口结构214

第一节 性别构成214

第二节 年龄构成216

第三节 民族构成217

第四节 文化结构219

第五节 行职业构成221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生育223

第一节 婚姻223

第二节 家庭224

第三节 育龄妇女生育状况225

第五章 人口控制227

第一节 机构设置227

第二节 宣传教育227

第三节 政策228

第四节 成效230

经济232

第四篇 经济总貌232

第一章 经济建设与发展232

第一节 经济建设233

第二节 经济发展234

第三节 产业结构237

第四节 经济效益240

第二章 人民生活242

第一节 农村242

第三章 经济管理243

第一节 计划管理243

第二节 城镇243

第二节 物价管理244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246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247

第五节 国土管理247

第六节 统计管理248

第七节 审计监督249

第一章 生产关系251

第一节 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生产关系251

第五篇 农业251

第二节 民主改革253

第三节 农业合作化254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254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55

第二章 种植业258

第一节 种植业区划258

第二节 粮食作物260

第三节 经济作物263

第四节 果木265

第一节 改革耕作制度268

第三章 农业技术268

第二节 改进栽培技术269

第三节 推广良种271

第四节 植物保护273

第四章 农田基本建设278

第一节 土壤普查278

第二节 农田建设281

第五章 农业机具282

第一节 竹木农具282

第二节 铁制农具283

第三节 农业机械284

第六章 乡镇企业286

第一节 兴起和发展286

第二节 结构287

第三节 管理及效益291

第七章 农村经济管理292

第一节 农村经济管理的变化发展292

第二节 农村收益分配和经济统计293

第三节 农村经济会计制度296

第一章 森林资源297

第一节 资源分布297

第六篇 林业297

第二节 资源调查298

第三节 林业区划299

第二章 森林保护301

第一节 护林防火301

第二节 严禁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306

第三节 封山育林308

第四节 病虫害防治308

第五节 野生动物保护309

第一节 采种育苗311

第三章 森林培育311

第二节 造林绿化313

第三节 迹地更新314

第四章 林政管理316

第一节 林权划分316

第二节 落实林业“两制”317

第三节 征收育林基金319

第四节 木材采伐运输管理321

第五章 森林开发和综合利用323

第一节 国有林采伐323

第二节 集体林采伐323

第三节 民用材采伐324

第四节 木材综合利用325

第七篇 畜牧业326

第一章 家畜家禽329

第一节 猪329

第二节 牛330

第三节 羊331

第四节 马 骡 驴332

第五节 禽 蜂 兔333

第二章 饲草饲料334

第一节 饲草利用334

第三章 疫病防治337

第二节 饲料337

第一节 疫病普查338

第二节 寄生虫区系调查338

第三节 疫病防治340

第四节 畜禽检疫344

第四章 品种改良344

第一节 猪344

第二节 牛改良345

第三节 绵羊、山羊改良346

第二节 国营牧场347

第五章 牦牛场 国营牧场347

第一节 解放前的牦牛场347

第八篇 水利电力350

第一章 水利建设351

第一节 解放前351

第二节 建县后351

第二章 水电建设354

第一节 电站354

第二节 供电及输电线路357

第一节 农村人畜饮水360

第三章 饮用水360

第二节 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361

第四章 水电管理3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61

第二节 用水管理362

第三节 用电管理362

第五章 防洪抗旱和水土保持363

第一节 防洪抗旱363

第二节 水土保持365

第二节 水产养殖366

第一节 鱼类资源366

第六章 水产366

第三节 渔政管理367

第九篇 工矿业368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369

第一节 个体手工业369

第二节 集体企业370

第三节 全民企业371

第二章 采掘 冶金工业372

第一节 黄金372

第二节 铁377

第三节 铜378

第四节 水晶378

第三章 森林工业378

第一节 木材采运379

第二节 木材加工380

第四章 建材工业381

第一节 石灰381

第二节 砖瓦381

第一节 粮食加工382

第五章 食品工业382

第四节 水泥382

第三节 河沙382

第二节 油脂加工383

第三节 副食品 糖果 糕点加工383

第四节 酿造384

第五节 乳品385

第六章 轻化工业385

第一节 硝 硫磺 炸药 土农药385

第二节 造纸385

第三节 松香 松节油386

第二节 自来水387

第三节 机械农具修造387

第四节 塑料387

第一节 印刷387

第七章 其他工业387

第四节 皮革 缝纫 纺织388

第五节 金银饰品加工389

第六节 竹编 木器389

第七节 土陶390

第二节 管理内容3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91

第八章 工业管理391

第三节 技术改造392

第四节 经济效益393

第十篇 交通运输395

第一章 道路395

第一节 驿道395

第二节 公路397

第二章 桥梁 渡船399

第一节 伸臂桥399

第二节 索桥 木便桥401

第三节 混凝土拱桥403

第四节 渡船404

第三章 运输406

第一节 人畜力运输406

第二节 机动车辆运输407

第三节 水运410

第四节 装卸410

第四章 管理411

第一节 机构411

第三节 路政412

第二节 养护412

第四节 运输及交通安全管理413

第十一篇 邮电415

第一章 邮政415

第一节 邮路415

第二节 投递416

第三节 邮政业务417

第二章 电信421

第一节 电报421

第二节 电话422

第三章 管理427

第一节 机构427

第二节 行政管理427

第三节 邮电管理427

第四节 技术管理429

第五节 财务管理429

第十二篇 商业贸易430

第一章 市场431

第一节 商贸活动431

第二节 商业经济体制434

第二章 调购437

第一节 粮油438

第二节 肉食 禽蛋440

第三节 中药材442

第四节 外贸商品443

第五节 生产资料444

第六节 民族特需商品444

第七节 废品收购445

第八节 其他农副土特产品445

第三章 销售446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450

第二节 粮油451

第三节 木材销售456

第四节 百货 五金 交电457

第五节 医药 器械458

第六节 副食 日杂458

第七节 民族用品462

第八节 饮食服务463

第九节 集市贸易464

第四章 管理466

第一节 企业管理466

第二节 企业改革470

第三节 企业整顿471

第十三篇 财政税务473

第一章 财税机构474

第一节 解放前474

第二节 建县后474

第二章 财政475

第一节 财政收入475

第二节 财政支出479

第三节 管理482

第四节 财政监察490

第五节 国债491

第三章 税务493

第一节 税捐493

第二节 税政493

第三节 征收管理501

第十四篇 金融508

第一章 机构508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盐源县支行木里服务组508

第二节 中国人民银行木里县支行508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木里县支行508

第七节 信用合作社509

第六节 保险公司509

第四节 中国工商银行木里县支行509

第五节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木里县支行509

第二章 货币510

第一节 币种510

第二节 货币流通511

第三节 货币管理511

第四节 金银收兑512

第三章 存款 储蓄513

第一节 存款513

第二节 储蓄514

第四章 信贷与基建拨款与监督516

第一节 高利贷516

第二节 农业贷款516

第三节 工业贷款516

第四节 商业贷款518

第五节 基本建设贷款519

第六节 信贷管理520

第七节 基建拨款与监督520

第五章 结算与汇兑521

第一节 集镇522

第一节 结算523

第二节 汇兑523

第六章 保险524

第一节 保险项目524

第二节 理赔524

第七章 金库 债券525

第一节 金库525

第二节 债券525

第一节 瓦厂527

第二节 博瓦527

第一章 城镇建设527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527

第二章 乡村建设533

第二节 农房534

第三章 管理535

第一节 机构535

第二节 建设管理535

第三节 建筑管理536

第四节 房产管理538

第四章 环境保护538

第一节 污染538

第二节 治理540

政治541

第十六篇 政权541

第一章 “政教合一”的土司衙门541

第一节 政教合一制度的形成及特点542

第二节 土司衙门的机构和官员设置544

第三节 八司人会议547

第四节 基层机构设置547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550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会议550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551

第三节 乡人民代表会议和乡人民代表大会554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555

第五节 选举559

第三章 政府562

第一节 木里县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562

第二节 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563

第三节 木里藏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563

第四节 木里藏族自治县人民政府564

第五节 县人民政府(县人民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直属机关、工作机构和派出机关566

第六节 乡人民政府568

第一节 中共木里县(工)委571

第一章 组织机构571

第十七篇 中国共产党571

第二节 党的基层组织575

第三节 党组577

第四节 区委578

第五节 武装部党委579

第二章 县(工)委各时期主要工作579

第一节 建政时期579

第二节 平叛和民改时期58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582

第四节 调整时期582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583

第六节 拨乱反正584

第七节 改革开放时期584

第三章 党务工作586

第一节 组织工作586

第二节 宣传工作593

第三节 统战工作597

第四节 宗教工作598

第五节 纪律检查工作599

第六节 党校工作600

第七节 档案工作601

第九节 保密工作602

第八节 信访工作602

第十节 党史工作603

第十八篇 人民政协604

第一章 组织机构604

第一节 政协木里县委员会604

第二节 各届政协委员构成604

第三节 政协工作机构606

第二章 政协例会606

第一节 全委会606

第二节 常委会610

第一节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613

第三章 政协工作613

第二节 平叛中的工作615

第三节 民主改革中的工作616

第四节 学习 宣传616

第五节 宗教工作617

第六节 提案工作618

第七节 文史资料工作618

第十九篇 群众团体620

第一章 县总工会620

第一节 组织建立620

第二节 工代会620

第三节 工会工作621

第二章 农(牧)协贫协625

第一节 农(牧)民协会626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626

第三章 县妇联626

第一节 组织建立626

第二节 妇代会627

第三节 妇联工作627

第四章 共青团632

第一节 组织建立632

第二节 团代会632

第三节 共青团工作633

第五章 县科学技术协会637

第一节 组织建立637

第二节 科协工作637

第二十篇 劳动人事639

第一章 劳动639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639

第二节 劳动力639

第三节 知识青年安置641

第四节 就业642

第五节 劳动保护645

第六节 劳动保险647

第七节 争议仲裁648

第二章 人事649

第一节 机构649

第二节 干部管理649

第三节 干部结构654

第四节 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655

第五节 监察658

第三章 工资 福利659

第一节 工资制度659

第二节 调整工资659

第三节 浮动工资 生活补贴和地区津帖663

第四节 企业工资改革666

第五节 福利666

第二十一篇 政法670

第一章 土司法统670

第一节 诉讼670

第二节 审判671

第三节 监狱671

第四节 刑罚和刑具672

第五节 民事调解673

第二章 人民公安674

第一节 机构674

第二节 政侦 刑侦及内部保卫676

第三节 治安管理678

第四节 预审683

第五节 监改683

第六节 消防685

第七节 人民武装警察686

第三章 人民检察686

第一节 机构686

第二节 刑事检察687

第四节 自侦案件688

第三节 监所检察688

第五节 控告与申诉689

第四章 人民法院6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690

第二节 民事审判690

第三节 刑事审判691

第四节 经济审判692

第五节 案件复查693

第五章 司法行政694

第一节 机构694

第二节 律师工作694

第四节 调解工作695

第三节 公证工作695

第五节 法制宣传696

第二十二篇 军事697

第一章 军事机构697

第一节 土司武备697

第二节 县人民武装部 兵役局698

第三节 武装委员会700

第四节 人民防空领导小组(联防指挥部)701

第五节 县武警中队702

第二章 军事活动702

第一节 明朝时期702

第二节 清朝时期703

第三节 民国时期706

第四节 解放初期709

第五节 平息叛乱710

第三章 民兵713

第一节 民兵组织713

第二节 军事训练715

第三节 政治教育716

第四节 贡献716

第四章 兵役718

第一节 土司衙门的兵役制度718

第二节 征兵718

第三节 预备役719

第四节 国防教育720

文化721

第二十三篇 教育721

第一章 学校设置721

第一节 解放前721

第二节 建县后721

第二章 教育制度729

第一节 学制729

第二节 考试与招生729

第一节 课程设置732

第三章 教育实施732

第二节 教学方法733

第三节 思想品德教育734

第四节 体卫工作736

第五节 勤工俭学737

第四章 教师738

第一节 任用738

第二节 教师结构740

第三节 待遇741

第四节 教师组织743

第二节 农民教育744

第五章 成人教育744

第一节 职工教育744

第六章 经费 设备745

第一节 经费745

第一节 专业科技人员745

第二章 科技队伍745

第二节 设备748

第七章 管理750

第一节 体制750

第二节 机构750

第二节 专业结构752

第一节 管理机构752

第一章 机构752

第二十四篇 科学技术752

第三节 科研机构753

第四节 科技群团753

第二节 技术职称754

第三章 科技工作755

第一节 科普活动755

第二节 科技承包756

第三节 农业区划756

第四节 地震工作757

第五节 气象工作758

第六节 资源普查760

第四章 科技成果761

第一节 农业761

第二节 畜牧业764

第三节 林业765

第四节 工业765

第五节 医卫766

第六节 其他766

第七节 科技成果奖767

第一节 宗教文娱活动769

第二节 雕塑769

第二十五篇 文化 体育769

第一章 群众文化769

第三节 绘画771

第四节 文艺活动772

第五节 刊物774

第六节 美术 书法 摄影775

第七节 民歌 谚语776

第八节 民间故事779

第九节 民间乐器780

第二节 放映781

第二章 电影781

第一节 机构781

第三节 影片发行782

第四节 国家对木里电影事业的扶持783

第五节 电影宣传784

第三章 图书784

第一节 印刷和发行784

第二节 收藏和阅览786

第一节 机构787

第二节 报刊 通讯787

第四章 新闻787

第三节 广播 电视788

第五章 文物 古迹791

第一节 文物普查791

第二节 古建筑遗址791

第三节 文物791

第六章 体育793

第一节 群众体育793

第二节 竞赛纪略795

第三节 人才培养、输送796

第七章 史 概况 方志798

第一节 史798

第五节 机构798

第四节 设施798

第二节 概况800

第三节 方志801

第二十六篇 医疗卫生803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经费803

第一节 机构803

第二节 队伍806

第三节 经费807

第二章 疾病预防808

第一节 疾病简况808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811

第三节 预防接种812

第四节 卫生监督814

第五节 部分疾病调查与防治817

第三章 妇幼保健823

第一节 新法接生823

第二节 妇女保健825

第三节 儿童保健825

第四章 医疗826

第一节 西医826

第二节 中医828

第一节 机构829

第三节 草医829

第五章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829

第二节 内容830

第三节 成效831

社会832

第二十七篇 民族832

第一章 藏族832

第一节 族源832

第二节 语言文字834

第三节 风俗习惯835

第四节 宗教信仰852

第五节 经济及文化状况853

第二章 彝族 汉族854

第一节 彝族854

第二节 汉族859

第三章 蒙古族 纳西族861

第一节 蒙古族861

第二节 纳西族866

第四章 苗族 布依族 壮族 傈僳族871

第一节 苗族871

第二节 布依族875

第三节 壮族877

第四节 傈僳族881

第五章 其他少数民族885

第一节 来源885

第二节 特点885

第二十八篇 宗教886

第一章 藏传佛教886

第一节 格鲁派的传入和发展886

第二节 寺庙 僧人及信教群众分布892

第三节 寺庙组织系统899

第四节 宗教节日及佛事活动901

第五节 僧侣习修次第903

第七节 活佛转世905

第六节 黄教戒律905

第二章 原始宗教和民间自然鬼魂崇拜907

第一节 原始宗教907

第二节 准宗教现象909

第二十九篇 民政910

第一章 优抚与安置910

第一节 拥军优属910

第二节 抚恤914

第三节 烈士褒扬919

第四节 退役军人安置919

第五节 支前920

第一节 灾荒救济921

第二章 救济921

第二节 社会救济926

第三节 收容遣送927

第四节 扶贫928

第三章 社会福利928

第一节 “五保”户的照顾928

第二节 残老院929

第三节 康复村931

第四章 婚姻登记932

第一节 婚姻制度932

第三节 婚姻登记933

第二节 婚姻改革933

第五章 行政区划934

第一节 行政区划变动934

第二节 地名管理934

第三节 边界争议935

人物937

人物传937

人物简介954

人名录956

附录967

《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始末979

1995《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199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1992 PDF版)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
1992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木里藏族自治县概况( PDF版)
木里藏族自治县概况
木里文史  第4辑  纪念木里藏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专辑  下( PDF版)
木里文史 第4辑 纪念木里藏族自治县成立四十周年专辑 下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1994 PDF版)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
1994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交互式电视技术  多媒体技术综合指南(1996 PDF版)
交互式电视技术 多媒体技术综合指南
1996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用户接口技术与交互系统构造方法(1992 PDF版)
用户接口技术与交互系统构造方法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城步苗族自治县志(1996 PDF版)
城步苗族自治县志
1996 长沙:湖南出版社
计算机基础实用教程  第2版(1998 PDF版)
计算机基础实用教程 第2版
1998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屏边苗族自治县志(1999 PDF版)
屏边苗族自治县志
1999 北京:新华出版社
乳源瑶族自治县志(1997 PDF版)
乳源瑶族自治县志
1997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名录(1986 PDF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名录
1986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名领导小组
松桃苗族自治县志(1996 PDF版)
松桃苗族自治县志
199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江华瑶族自治县志(1994 PDF版)
江华瑶族自治县志
1994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孟村回族自治县志(1993 PDF版)
孟村回族自治县志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
宁蒗彝族自治县志(1993 PDF版)
宁蒗彝族自治县志
1993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