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求取 ⇩

第一章血液检查1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1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查1

(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减少2

(二)红细胞质的改变2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增多4

二、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5

(一)中性粒细胞5

(二)嗜酸性粒细胞8

(三)嗜碱性粒细胞10

(五)单核细胞11

(四)淋巴细胞11

(六)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12

第二节 贫血的其它检查14

一、网织红细胞计数14

二、红细胞比积及其相关数值的测定15

(一)红细胞比积15

三、红细胞直径曲线测绘15

(二)红细胞平均数值的计算16

四、溶血性贫血的常用实验室检查17

(一)溶血原因17

(二)溶血试验18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24

一、血沉增快25

第四节 血型鉴定、配血试验与输血26

二、血沉减慢26

一、ABO血型系统27

(一)ABO血型系统的抗原与抗体27

(二)ABO系统的亚型27

(三)ABO系统血型鉴定原则28

(四)ABO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28

二、Rh血型系统29

(一)Rh血型系统的抗原和抗体29

(二)Rh血型系统鉴定原则29

(三)Rh血型系统的临床意义30

三、配血试验30

四、输血31

五、献血员的选择31

第二节 骨髓取材方式及涂片染色32

第二章骨髓检查32

第一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32

第三节 骨髓血细胞起源发育规律和形态33

一、骨髓血细胞的起源33

二、骨髓血细胞的发育规律35

三、骨髓血细胞的形态学特点36

(一)红细胞系统36

(二)粒细胞系统36

(三)单核细胞系统37

(四)淋巴细胞系统37

(五)浆细胞系统37

(六)巨核细胞系统37

(七)其它较常见的细胞38

(一)低倍镜检查39

第四节 骨髓血细胞检查法及结果分析39

(二)油浸镜检查40

二、血涂片观察40

三、结果分析43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45

(一)washburn法45

第五节 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45

(二)改良Pereira碘化钾法46

二、特异性酯酶染色47

三、非特异性酯酶染色47

四、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48

五、酸性磷酸酶染色49

六、酸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50

七、糖原染色50

八、铁染色52

九、墨汁吞噬试验53

十、热盐水溶解试验54

(一)缺铁性贫血55

第六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55

一、贫血55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56

(三)溶血性贫血57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57

二、白血病58

(一)急性白血病59

(二)慢性白血病60

(三)关于白血病分型的建议62

第七节 白血病的免疫分型64

一、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及白细胞的分化标志65

(一)CD系列单克隆抗体65

(二)正常白细胞分化成熟标志66

(三)白血病细胞相关标志67

二、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分型方法及分型诊断68

(一)免疫分型单抗68

(二)免疫分型方法和标准69

(三)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70

(一)提高诊断的准确性73

(二)免疫分型与临床过程相关73

三、白血病免疫分型的临床意义73

(三)免疫分型与发病特点75

(四)免疫分型可以指导治疗77

第八节 造血系统其它恶性疾病78

一、多发性骨髓瘤78

二、恶性组织细胞病79

三、红白血病80

四、恶性淋巴瘤81

(一)何杰金病81

(二)非何杰金淋巴瘤81

五、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82

第九节 紫癜及其它84

一、紫癜84

(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4

(二)其它原因所致的紫癜85

(一)类白血病反应86

二、其它86

(二)类脂质蓄积症87

(三)骨髓转移癌(瘤)88

(四)骨髓坏死89

一、血管在止血与抗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91

第一节 止血与凝血的病理生理91

二、血小板在止血凝血过程中的作用91

第三章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91

(一)粘附功能92

(二)聚集功能92

(四)血小板促凝血功能93

(五)血小板的血块收缩功能93

(三)血小板的分泌功能93

(三)血液凝固94

(四)血管修复94

(二)血小板的作用94

(一)血管收缩94

三、微血管损伤后的止血机理94

四、凝血因子及凝血机理95

(一)凝血因子95

(二)凝血机理95

五、抗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97

(一)细胞抗凝机制98

(二)体液抗凝机制98

一、骨髓涂片检查99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99

第二节 出血、血栓性疾病的检查法100

一、检查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试验100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100

(四)血浆中VonWillebrand因子测定101

(三)阿斯匹林耐量试验101

(二)出血时间测定101

(五)甲床毛细血管镜检查102

二、检查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等的试验102

(一)血小板计数102

(二)血小板粘附功能测定102

(三)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103

(四)血块退缩试验103

(五)血浆β-TG和PF4测定103

(六)血浆TXB2和6-酮-PGF1α测定103

(七)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104

(八)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自身抗体测定104

三、检查有无凝血障碍的试验105

(一)主要用以反映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障碍的试验105

(二)主要用以检查凝血第一阶段外源性途径障碍的试验107

(二)凝血酶凝结时间108

四、检查循环抗凝物质的试验108

(一)凝血时间交叉试验108

(三)血浆AT-Ⅲ测定109

(四)Ⅷ因子抑制物(Ⅷ因子抗体)测定109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110

(一)DIC的诊断筛选试验110

(二)DIC确诊试验112

(三)DIC的实验诊断进展114

六、有关凝血的一些进展114

(一)凝血因子114

(二)凝血理论119

(三)凝血因子检查方法120

一、收集尿标本时注意事项123

二、尿标本的种类123

第一节 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123

第四章尿液检查123

三、尿标本的保存与防腐124

第二节 尿液的一般性状检查125

一、尿量125

二、外观125

(一)血尿126

(二)血红蛋白尿126

(三)胆红素尿126

(四)乳糜尿126

(五)脓尿126

(六)盐类结晶尿126

三、气味127

四、酸碱度127

五、比重127

一、蛋白质128

(一)蛋白尿形成的原因和机理128

第三节 尿中常见化学成分检查128

(二)尿蛋白测定方法130

附:本-周蛋白尿检查法131

二、糖132

(一)糖尿形成的机理132

(二)糖定性试验133

三、酮体133

(一)非糖尿病性酮尿134

(二)糖尿病性酮尿134

第四节 尿中其它化学成分的检查134

一、淀粉酶134

二、γ-谷氨酰转肽酶135

三、β2微球蛋白136

四、Tamm-Horsfall蛋白136

(一)红细胞137

一、细胞成分137

第五节 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137

(二)白细胞和脓细胞138

(三)上皮细胞139

二、管型139

(一)透明管型139

(二)细胞管型139

(三)颗粒管型140

(四)蜡样管型140

(五)脂肪管型140

(六)肾功能不全管型140

(七)其它管型140

(八)与管型相似的物体141

三、尿沉渣中的结晶142

(一)碱性尿内常见结晶142

(二)酸性尿内常见结晶143

(三)其它病理性结晶144

第一节 临床上常用的肾功能试验147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147

第五章肾功能试验147

(一)菊粉清除率测定148

(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148

(三)血中尿素氮和非蛋白氮测定149

(四)血清肌酐测定150

(五)血清尿酸测定150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151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PSP排泌试验151

(二)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152

(三)酸碱平衡功能试验154

第二节 新近开展的肾功能试验156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血浆蛋白清除率156

(一)以直线斜率求θ角法157

(二)肾小管对氨马尿酸最大排泌量测定158

(一)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158

(二)求选择性蛋白尿指数法158

二、反映近端肾小管功能的试验158

三、反映远端肾单位的功能试验159

(一)尿渗量测定159

(二)渗透溶质清除率测定160

(三)自由水清除率测定160

四、肾血流量测定162

五、肾小管性酸中毒的诊断试验162

(一)酸负荷试验163

(二)碱负荷试验163

第六章妊娠诊断试验和精液、前列腺液检查167

第一节 妊娠诊断试验167

一、诊断方法167

二、临床意义167

一、精液常规检查168

第二节 精液检查168

二、生物化学与其他检查169

第三节 前列腺液检查170

第七章肝脏疾病的实验室检查171

第一节 酶学检查及其临床意义171

一、转氨酶173

二、血清碱性磷酸酶175

三、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176

四、血清单胺氧化酶176

五、血清5′-核苷酸酶177

六、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177

七、胆碱酯酶178

第二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试验179

一、血清总蛋白质及白蛋白测定179

二、血清蛋白质电泳180

三、血清前白蛋白测定181

四、血清胶体稳定性试验182

(一)麝香草酚浊度试验182

(二)麝香草酚絮状试验182

(三)硫酸锌浊度试验182

(四)卢戈碘试验(复方碘试验)182

五、血浆凝血因子检查183

六、血氨测定183

第三节 胆红素代谢功能试验184

一、胆红素来源184

二、黄疸时胆红素代谢异常185

(一)溶血性黄疸185

(二)肝细胞性黄疸185

(三)阻塞性黄疸185

三、检查方法185

(一)血清黄疸指数185

(五)尿中尿胆原及胆红素检查186

(四)血清总胆红素测定186

(二)血清胆红素定性(凡登白试验)186

(三)血清直接胆红素定量试验186

第四节 脂肪代谢功能试验187

一、血清总胆固醇测定188

二、血清胆固醇酯测定188

三、血清胆汁酸测定189

(一)总胆汁酸测定189

(二)甘氨胆酸测定189

第五节 肝脏染料排泄功能试验189

一、磺溴酞钠滞留率试验190

二、靛青绿滞留率试验190

第六节 糖代谢功能试验191

一、葡萄糖耐量试验191

二、去氢皮质素糖耐量试验191

一、血清甲胎蛋白测定192

第七节 肝癌的实验室检查192

三、半乳糖耐量试验192

二、α1-抗胰蛋白酶测定194

三、铁蛋白检测194

四、α-L-岩藻糖酶测定194

五、其他194

第八章病毒性肝炎的特异性诊断及临床评价195

第一节 肝炎病毒概述195

一、甲型肝炎病毒195

二、乙型肝炎病毒197

(一)表面抗原及抗体198

(二)核心抗原及抗体199

(三)e抗原及抗体199

(四)HBV的前S(preS)蛋白200

(一)丙型肝炎病毒及其传播203

三、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203

四、δ型肝炎病毒204

(二)戊型肝炎病毒及其传播204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特异性诊断指标及其临床意义205

一、甲型肝炎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205

二、乙型肝炎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207

(一)检测方法207

(二)乙型肝炎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214

三、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16

(一)HCV216

(二)HEV217

四、δ肝炎检测及其临床意义218

五、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毒性肝炎诊疗中的应用219

(一)分子杂交技术在甲型肝炎检测中的应用219

(二)乙型肝炎分子杂交检测的应用220

(二)甲型肝炎减毒灭活疫苗221

(一)甲型肝炎灭活疫苗221

(三)基因工程疫苗221

(三)δ肝炎分子杂交221

一、甲型肝炎的预防221

[附]病毒肝炎的预防221

二、乙型肝炎的预防222

(一)母婴传播的预防222

(二)其它易感人群的预防223

(三)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226

第九章粪便检查228

第一节 标本采取228

第二节 检查内容228

一、一般性状检查228

二、显微镜检查229

四、化学检查235

三、细菌学检查235

五、粪便检查用作消化吸收功能的过筛试验236

第十章胃液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37

第一节 胃液检查237

一、一般性状检查237

二、化学检查238

(一)胃酸分泌量测定238

(二)乳酸测定239

三、显微镜检查240

第二节 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242

一、一般性状检查242

二、显微镜检查243

三、细菌学检查244

四、化学检查245

一、一般性状检查246

第一节 痰液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246

第十一章痰液检查246

二、显微镜检查247

三、细菌培养247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248

第十二章脑脊液检查249

第一节 适应症及标本采取249

第二节 检查内容249

一、一般性状检查249

二、化学及免疫学检查250

(一)蛋白质检查250

(二)葡萄糖检查250

(三)氯化物检查251

(四)酶学检查251

(五)免疫学检查251

四、细菌学检查253

三、显微镜检查253

第一节 渗出液与漏出液255

第二节 检查内容255

一、一般性状检查255

二、化学检查255

第十三章浆膜腔穿刺液检查255

三、显微镜检查257

四、微生物学检查257

五、细胞学检查257

第十四章临床免疫学检查258

第一节 临床血清学检查258

一、伤寒、副伤寒血清学诊断258

(一)肥达试验258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58

(三)胶乳凝集试验258

三、布鲁斯菌病血清反应259

二、斑疹伤寒血清反应259

四、嗜异性凝集反应260

五、冷凝集素试验260

六、丙种反应性蛋白测定261

七、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261

八、梅毒血清学试验262

九、流行性出血热的血清学检查263

十、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查263

第二节 免疫功能检查264

一、免疫球蛋白的测定264

(一)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264

(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方法265

(三)免疫球蛋白的参考值265

三、补体的检查266

二、轻链及重链检查266

(四)临床意义266

(一)总补体活性测定267

(二)补体单一成分测定——C3测定267

四、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检查267

(一)常用的T淋巴细胞检查法268

(二)常用的B淋巴细胞检查法268

五、自身抗体检查269

(一)抗核抗体的检查269

(二)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查270

(三)抗甲状腺球蛋白及抗微粒体抗体的检查271

(四)类风湿因子检查271

(二)混合型272

七、免疫复合物测定272

(一)单克隆型272

六、冷球蛋白的检查272

第十五章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查274

第一节 血液电解质检查274

一、钠测定274

二、钾测定277

三、氯测定278

第二节 无机元素279

一、钙测定279

二、磷测定281

三、镁测定282

四、锌测定282

五、铜测定283

第三节 血清铁及有关成份测定285

一、血清铁285

四、转铁蛋白286

五、铁蛋白286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286

三、转铁蛋白饱和度286

第四节 心肌酶学检查287

一、肌酸激酶287

二、乳酸脱氢酶288

三、天门冬氨酸氨基移换酶288

四、羟丁酸脱氢酶292

第五节 血糖292

一、有关糖代谢的试验292

(一)血糖测定293

(二)葡萄糖耐量试验293

(三)尿糖测定294

(四)胰岛素测定294

(五)血清C-肽测定294

(一)血糖升高295

二、临床意义295

(二)血糖降低298

第六节 肾上腺激素300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300

(一)17酮类固醇301

(二)17羟皮质类固醇301

(三)血皮质醇302

(四)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测定302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302

(六)醛固酮测定302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303

第七节 血脂及脂蛋白测定304

一、血脂质测定304

(一)胆固醇含量测定304

(三)磷脂含量测定305

二、载脂蛋白测定305

(二)甘油三酯含量测定305

三、脂蛋白测定306

四、血脂质参考值308

五、高血脂症与高脂蛋白血症309

(一)Ⅰ型高脂蛋白血症310

(二)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310

(三)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310

(四)Ⅲ型高脂蛋白血症311

(五)Ⅳ型高脂蛋白血症311

(六)Ⅴ型高脂蛋白血症311

六、低脂蛋白血症313

(一)无β-脂蛋白血症313

(二)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313

(三)家族性α-脂蛋白缺乏症313

第十六章治疗药物监测314

第一节 需要进行TDM的药物及临床指征314

第二节 影响TDM的因素315

第三节 TDM的临床应用316

第四节 监测血样采取时间及注意事项317

第五节 TDM结果的解释318

第十七章实验质量保证320

第一节 分析前准备320

一、医生正确选择试验320

二、患者准备321

三、标本处理324

第二节 分析过程326

一、质量控制326

二、质控的应用327

第三节 分析后评估329

一、“正常值”一词的问题330

二、参考值331

三、医学决定水平332

附录:彩图及注释333

1991《实验诊断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淑娟等编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实验诊断学(1991 PDF版)
实验诊断学
1991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laboratory diagnostics = 实验诊断学( PDF版)
laboratory diagnostics = 实验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  下册( PDF版)
实验诊断学 下册
实验诊断学  第3版( PDF版)
实验诊断学 第3版
实用实验诊断(1942 PDF版)
实用实验诊断
1942
实验诊断学( PDF版)
实验诊断学
临床实验诊断学  下(1989 PDF版)
临床实验诊断学 下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验诊断学  上(1975 PDF版)
实验诊断学 上
197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实验诊断(1997 PDF版)
实用实验诊断
1997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验诊断学(1996 PDF版)
实验诊断学
1996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实验诊断实习指导(1999 PDF版)
实验诊断实习指导
1999 北京:海洋出版社
实验诊断(1999 PDF版)
实验诊断
1999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临床实验诊断(1983 PDF版)
临床实验诊断
1983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生物学技术教程(1997 PDF版)
基础生物学技术教程
1997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实验诊断学  下(1976 PDF版)
实验诊断学 下
197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