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危重症的抢救》求取 ⇩

第一章 循环骤停1

〔原因与发病原理〕2

〔病理生理与生化改变〕4

〔先兆与预防〕11

〔诊断〕12

〔类型〕13

〔治疗〕13

2.继续处理阶段14

1.立即处理(包括现场处理)阶段14

(一)复苏术的基本措施和步骤14

一、复苏术14

(二)心脏复苏术15

1.心前区拳击术15

2.胸外心脏按压术15

3.胸内心脏按压术18

4.心脏复苏药物的应用20

5.心室颤动的治疗23

6.人工起搏器的应用27

(三)呼吸复苏术28

2.呼吸复苏术的方法29

1.呼吸复苏术的重要性29

(四)复苏失败的原因31

(五)放弃复苏的指征32

二、复苏后的处理32

(一)目的33

(二)要点33

(三)有效循环的维持33

1.心率的维持33

3.微循环障碍的防治34

2.微循环的维持34

4.急性左心衰竭的处理35

5.心律失常的处理35

6.复苏后心脏再度停跳的原因36

(四)呼吸的管理36

1.呼吸的维持37

2.呼吸功能衰竭的防治37

3.气管插管38

4.气管切开38

1.水和电解质39

5.机械呼吸器39

(五)水电解质与酸硷平衡的维持39

2.酸中毒40

(六)脑损害的防治44

1.脑损害的程度与处理原则44

2.低温疗法45

3.脱水疗法49

4.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50

5.巴比妥酸盐的应用51

7.改善脑血液循环和脑组织代谢53

6.镇静剂的应用53

8.高压氧疗法55

9.体位56

10.脑损害及其预后的判断57

11.脑损害的结局58

(七)原发病的治疗58

(八)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59

(九)感染的防治59

(十)苏醒术60

2.苏醒剂的应用61

1.刺激疗法61

第二章 休克63

第一节 感染性休克64

〔微循环的基本结构与生理特点〕64

〔病因〕71

〔发病原理与病理生理〕71

〔临床表现〕83

〔诊断〕87

(一)体位90

一、纠正休克90

〔治疗〕90

(二)氧疗法91

1.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充分的肺泡通气量91

2.给氧91

(三)补充血容量93

1.目的93

2.补充方法93

3.中心静脉压测定在感染性休克时的应用价值94

(四)纠正酸中毒96

2.硷性药物的应用97

1.保持适当的肺泡通气97

(五)调节微循环的功能100

1.冷型休克101

2.温型休克108

高动力型休克110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110

1.药理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休克的作用原理111

2.适应症与禁忌症111

3.剂量与用法111

(七)关于中和内毒素的问题112

4.副作用112

5.疗效不佳的原因112

(八)顽固性休克113

(九)休克并发症的处理113

二、控制感染114

(一)消除感染114

1.病毒感染114

2.原虫感染114

3.立克次氏体感染115

4.霉菌感染116

5.细菌感染117

(二)增强机体抵抗力139

1.加强营养139

2.输血140

3.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140

(三)对症处理140

1.高热141

2.惊厥141

三、人工冬眠疗法在感染性休克的应用141

(三)人工冬眠的实施142

(一)原理142

(二)适应症142

(四)有效标志143

(五)维持时间143

(六)注意事项143

(七)复温143

〔预后〕143

第二节 出血性休克145

〔病因〕145

〔发病原理与病理生理〕146

〔诊断〕147

一、出血性休克的诊断147

二、出血性休克各阶段的诊断147

三、几种内科常见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要点149

〔治疗〕151

一、纠正休克151

(一)一般治疗151

(二)补充循环血量151

1.输血152

2.血浆及血浆代用品155

(三)恢复有效的细胞外液量157

1.输液的原理157

2.输液量的估计158

3.输液的剂型160

4.注意事项161

5.疗效的判断162

(四)纠正代谢性酸中毒163

(六)并发症的处理164

3.高动力型休克164

2.温型休克164

(五)改善微循环164

1.冷型休克164

二、止血165

(一)溃疡病出血165

(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9

(三)胆道出血173

(六)血友病类出血174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174

(五)支气管扩张咯血174

(四)DIC174

〔病因与发病原理〕175

〔临床表现与诊断〕178

〔治疗〕181

一、休克病因的治疗181

二、纠正休克181

(一)体位181

(二)监护181

(三)给氧182

(四)补充血容量182

1.冷型休克183

(六)调整微循环功能183

(五)纠正酸中毒183

2.温型休克187

(七)改善心脏功能189

1.洋地黄糖甙的应用189

2.生脉散与四逆汤190

3.胰高血糖素191

(八)心脏的机械支持疗法192

1.并行体外循环(部分心肺转流术)192

2.左心转流术193

3.主动脉内气囊泵术193

4.体外反相搏动术193

(九)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194

(十)改善心肌代谢194

1.能量合剂195

2.大剂量维生素C疗法195

3.极化液的应用195

1.镇静与止痛196

(十一)其它196

2.营养197

三、并发症的处理197

四、原发病的治疗198

第四节 过敏性休克198

〔病原学〕199

〔发病原理〕200

〔临床表现〕203

一、预防204

(一)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204

〔诊断〕204

〔治疗〕204

(二)尽可能找出过敏原205

(三)作好具有过敏原作用的药物使用前的过敏试验205

(四)脱敏疗法205

二、治疗205

(一)肾上腺素的应用205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206

(五)补充血容量206

(二)去甲肾上腺素206

(三)钙制剂206

3.氨茶硷类药物207

5.氯苄乙吡207

4.色甘酸二钠207

(七)休克的治疗207

2.水杨酸类药物207

1.苯海拉明等药物207

(六)其它抗生物活性药物的应用207

(八)休克并发症的处理208

1.喉头水肿208

2.肺水肿208

3.脑水肿208

4.循环骤停208

5.代谢性酸中毒208

6.荨麻疹208

(九)减少过敏原的吸收208

第三章 心力衰竭209

〔病因〕210

第一节 左侧心力衰竭210

〔发病原理〕213

〔临床表现与诊断〕216

〔治疗〕219

一、左室衰竭219

(一)病因治疗219

(二)消除精神紧张因素219

1.利尿剂的应用220

2.血管扩张剂的应用220

(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220

(三)改善心功能220

(五)减少肺循环血量及其压力227

1.体位227

2.止血带的应用227

3.静脉放血术227

(六)改善肺功能与纠正缺氧228

1.抗泡沫疗法228

2.氨茶硷228

3.吸氧疗法229

(七)辅助循环229

(九)监护230

2.氢化考的松的应用230

二、左房衰竭230

(八)其它230

1.抗组织胺制剂的应用230

第二节 右侧心力衰竭231

〔病因〕231

〔发病原理〕232

〔临床表现〕233

〔诊断与鉴别诊断〕236

(二)避免或控制诱发因素237

(一)休息237

二、一般治疗237

(一)心脏基本病变的治疗237

一、病因治疗237

〔治疗〕237

(二)镇静药物的应用238

(三)饮食238

(四)吸氧239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239

(一)洋地黄的作用原理239

(二)洋地黄的代谢240

(三)洋地黄应用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42

(四)制剂的选择、剂量与用法244

(五)洋地黄中毒249

四、其它强心甙的应用253

五、利尿剂的应用255

(一)利尿剂的应用原则255

(二)临床常用的利尿剂及其用法255

(三)利尿剂的合理应用258

(四)利尿剂的副作用258

附:几种常见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治疗的注意事项260

一、冠心病260

七、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260

八、糖类皮质激素的应用260

六、血管扩张剂的应用260

二、风湿性心脏病261

三、肺心病262

四、心肌炎262

五、高血压心脏病263

六、心肌病263

七、克山病264

九、心包填塞与缩窄性心包炎265

八、先天性心脏病265

十、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66

十一、贫血性心脏病266

十二、房室传导阻滞266

第四章 心律失常268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268

第二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78

〔病因〕278

〔诊断与鉴别诊断〕279

(一)物理性兴奋迷走神经281

〔治疗〕281

一、发作期的治疗281

(二)胆硷酯酶抑制剂的应用282

(三)升压药物283

(四)洋地黄283

(五)奎尼丁284

(六)普鲁卡因酰胺284

(七)异搏停284

(八)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285

(十)同步直流电复律286

(九)慢心律286

二、发作间歇期的治疗287

(一)去除诱因287

(二)镇静剂287

(三)洋地黄287

(四)奎尼丁287

(五)其它287

三、几种特殊情况的治疗287

(一)顽固性、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287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有预激症候群的治疗287

第三节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89

(三)房性心动过速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289

〔病因〕290

〔诊断与鉴别诊断〕290

〔治疗〕291

第四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92

〔病因〕292

〔诊断与鉴别诊断〕293

〔治疗〕294

一、发作期294

(一)利多卡因294

(二)普鲁卡因酰胺296

(三)慢心律297

(四)溴苄胺298

(五)直流电体外同步电击复律术298

(六)奎尼丁299

(七)升压药物的应用299

(八)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300

二、发作间歇期302

〔几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302

一、反复发作性或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302

(一)病因304

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304

(二)临床表现305

(三)诊断305

(四)治疗306

三、高钾血症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307

四、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性心动过速308

第五节 心室颤动309

〔病因〕309

一、预防310

〔临床表现〕310

〔预防与治疗〕310

二、治疗311

(一)无心电示波情况311

(二)有心电示波情况311

第六节 心房颤动313

〔诊断〕313

〔治疗〕314

一、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314

(一)洋地黄316

二、持久性(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316

(二)恢复窦性心律药物的应用317

1.奎尼丁317

2.其它320

(三)直流电同步电击复律术321

第七节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325

〔病因〕325

〔诊断〕326

一、休息328

二、禁用能抑制心肌的药物328

〔治疗〕328

三、病因治疗329

四、药物治疗329

(一)阿托品329

(二)异丙基肾上腺素329

(三)克分子乳酸钠溶液329

(四)双氢克尿塞329

(五)肾上腺皮质激素330

(六)20%硫酸镁330

五、人工心脏起搏331

(七)参附汤331

六、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的抢救332

第八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32

〔概述〕333

〔病因〕333

〔病理与病理生理〕334

〔诊断〕335

〔治疗〕337

一、病因治疗337

二、提高心率337

(四)附子注射液338

(三)人工心脏起搏338

(一)阿托品338

(二)异丙基肾上腺素338

第五章 呼吸衰竭339

第一节 概述339

〔呼吸衰竭的分类〕340

〔呼吸道、肺的生理与解剖简介〕342

第二节 中枢性呼吸衰竭363

〔呼吸中枢的解剖与生理〕363

〔病因〕364

〔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366

〔治疗〕372

一、病因治疗372

二、脑水肿与脑疝的治疗372

三、维持正常通气功能372

(一)保持呼吸道的通畅372

1.导管吸痰373

2.气管插管374

3.气管切开375

1.山梗菜硷378

(二)呼吸兴奋剂的应用378

2.尼可刹米379

3.回苏灵379

4.戊四氮379

5.其它380

6.呼吸合剂381

(三)机械呼吸器的应用381

四、莨菪类药物的应用389

(三)高压氧疗法391

(二)过氧化氢溶液391

(一)吸氧391

五、氧疗法391

六、其它392

第三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92

〔病因与发病原理〕393

〔病理解剖〕403

〔病理生理〕405

〔临床表现〕407

〔诊断〕410

〔鉴别诊断〕411

(三)维持与改善肺的正常通气/血流比率412

(二)积极处理原发疾病412

〔治疗〕412

一、预防412

(一)预防的一般原则412

1.关于血容量问题414

2.扩张血管药物的应用414

3.吸氧414

6.强心剂的应用415

8.抗凝疗法415

7.ATP的应用415

5.纠正酸中毒415

4.保持呼吸道通畅415

9.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416

10.抑肽酶的应用416

二、治疗416

(一)治疗原则417

(二)一般治疗418

(三)机械呼吸器的应用418

(五)控制液体的摄入量421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421

(七)抑肽酶的应用422

(八)与病因或病理生理有关的治疗措施422

(六)有效地控制感染422

1.肺血管收缩423

2.脂肪栓塞423

5.肺水肿424

(九)人工膜肺的应用424

6.透明膜肺424

4.低蛋白血症424

3.DIC424

第四节 呼吸道-肺功能障碍性呼吸衰竭426

〔病因〕427

〔病理生理与分类〕427

〔临床表现及诊断〕432

〔治疗〕435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通气阻力436

(一)祛痰与排痰436

1.祛痰436

2.排痰438

(二)解除支气管痉挛439

1.支气管解痉剂的应用439

2.其他441

(三)消除支气管粘膜炎症和控制肺部感染442

1.感染的控制442

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445

二、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的处理445

(一)低氧血症的纠正445

1.吸氧450

2.过氧化氢溶液451

3.高压氧疗法452

(二)潴留二氧化碳的排出452

1.人工辅助呼气453

2.机械呼吸器454

3.呼吸兴奋剂的应用455

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与雾化吸入455

(一)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455

(二)雾化吸入457

1.目前临床常用的雾化方法457

2.雾化吸入的药物458

(一)酸硷失衡459

四、合并症的处理459

1.诊断460

2.治疗464

(二)电解质紊乱466

1.钾467

2.氯467

4.镁468

(三)肺性脑病468

3.钠468

(四)心力衰竭470

(五)肝、肾功能损害471

(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72

(七)休克472

五、中医药治疗472

第六章 脑水肿与脑疝475

〔病因〕476

〔病理及分类〕477

〔病理生理〕482

〔临床表现与诊断〕495

〔治疗〕507

一、降颅压措施508

(一)脱水疗法508

1.高渗性脱水剂508

2.非高渗性脱水剂515

3.输液与出入量平衡517

4.脱水疗法与钾盐的补充520

5.脑水肿合并心力衰竭的脱水疗法522

6.脑水肿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脱水疗法522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523

(三)其它抗脑水肿药物524

1.巴比妥酸盐类及麻醉药524

2.洋地黄类强心甙526

(四)低温疗法526

(五)过度换气529

(六)高压氧及氧疗法530

(七)外科手术531

(八)各种脑水肿治疗方法的选择532

二、脑疝的抢救533

(一)乙型脑炎535

三、原发病的治疗535

1.缺血性脑血管病537

(二)急性脑血管意外537

2.出血性脑血管病539

(三)中毒541

1.一氧化碳中毒541

2.有机磷中毒543

(四)高原性脑水肿544

四、支持疗法544

六、脑细胞的保护545

五、中医药治疗545

七、对症处理546

八、脑死亡及其判断548

第七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551

〔病因与发病原理〕552

〔临床表现〕559

〔诊断〕562

〔鉴别诊断〕564

一、消除诱因及促凝因素566

〔治疗〕566

二、治疗568

(一)紧急处理原发病569

(二)DIC各期的治疗569

1.高凝血期569

2.消耗性低凝血期572

3.继发性纤溶期576

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抗凝期578

2.加强支持疗法579

1.加强局部止血措施579

(三)其它579

3.及时处理重要器官的损害580

4.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问题580

第八章 急性肾功能衰竭综合征581

〔肾脏的解剖与生理简介〕582

〔病因〕587

〔发病原理〕588

〔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592

〔诊断与鉴别诊断〕605

一、诊断步骤605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各期的诊断依据609

〔治疗〕611

一、预防611

(一)预防原发病的发生611

(二)积极治疗病因612

(三)迅速纠正功能性少尿612

1.补足血容量612

2.消除肾血管痉挛与肾肿胀613

二、肾实质损伤期615

(一)严格控制水的摄入量616

(二)饮食的调节618

(三)并发症的防治620

1.高钾血症620

2.低钠血症624

3.低氯血症624

4.高镁血症625

5.高磷血症625

6.低钙血症625

7.水中毒625

8.代谢性酸中毒625

9.尿毒症626

11.出血627

12.神经精神症状627

10.贫血627

13.感染628

(四)促进肾脏细胞修复药物的应用637

(五)利尿疗法638

(六)腹泻疗法638

(七)人工透析疗法639

1.腹膜透析639

3.胃肠透析646

2.血液透析646

三、肾实质恢复期647

(一)早期647

(二)中期648

(三)后期648

(四)其它649

四、肾实质痊愈期649

〔预后〕649

第九章 肝性昏迷651

〔原发病与诱因〕652

〔临床表现〕656

〔诊断与鉴别诊断〕659

〔发病原理〕662

〔治疗〕676

一、迅速去除诱发因素677

(一)出血677

(二)感染678

(三)缺钾681

(四)放腹水682

(一)氨中毒的治疗683

1.降血氨药物的应用683

(五)妊娠与分娩683

二、肝性昏迷的抢救683

2.控制继续产氨687

(二)左旋多巴的应用691

(三)抗胆硷能药物693

(四)溴克丁694

(五)中西医结合疗法695

(六)其他疗法696

(一)热量与营养697

三、良好的支持疗法697

(二)水与电解质平衡699

(三)酸硷平衡702

四、原发病的治疗703

(一)“保肝”药物的合理应用704

(二)常见原发病的治疗705

1.急性黄疸型病毒性重症肝炎705

2.肝硬变708

5.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710

五、并发症与夹杂症的治疗710

4.妊娠急性脂肪肝710

3.严重胆道感染710

(一)脑水肿711

(二)肝-肾综合征712

(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12

(四)感染713

人体检验正常值714

药名索引720

104种注射液物理化学配伍禁忌表729

1973《内科危重症的抢救》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翁维权,陈家愚主编 197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内科危重病症(1991 PDF版)
内科危重病症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危重症监测抢救技术( PDF版)
危重症监测抢救技术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常见危重病抢救(1999 PDF版)
常见危重病抢救
1999 北京:金盾出版社
名医谈保健(1990 PDF版)
名医谈保健
1990 北京:华龄出版社
内科急危重症(1998 PDF版)
内科急危重症
1998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常见危重症抢救及护理(1994 PDF版)
常见危重症抢救及护理
1994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老年重危病症抢救(1988 PDF版)
老年重危病症抢救
1988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工业锅炉安全技术基础(1983 PDF版)
工业锅炉安全技术基础
1983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抢救内科急重症(1998 PDF版)
中西医结合抢救内科急重症
1998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血吸虫病重危症的抢救(1977 PDF版)
血吸虫病重危症的抢救
197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儿科急症抢救(1983 PDF版)
儿科急症抢救
1983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妇产科危重急症抢救手册(1998 PDF版)
妇产科危重急症抢救手册
1998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急危重症  抢救与护理(1992 PDF版)
急危重症 抢救与护理
1992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八种危重症抢救(1988 PDF版)
八种危重症抢救
1988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危重急症抢救技术手册(1998 PDF版)
危重急症抢救技术手册
1998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