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求取 ⇩

前言1

第一篇 晚清人事制度--近代文官制度的酝酿1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人事制度1

第一节 官吏选拔制度1

一、科举制度1

二、保举制度5

三、从吏员中选拔官员5

四、捐纳制度5

一、清代的学校6

第二节 官员培养制度6

二、庶吉土制度9

第三节 官吏任用制度11

一、官吏的任免11

二、回避制度15

第四节 官吏的考核和监察制度15

一、官吏的考绩制度15

二、监察制度18

第五节 官吏的品级与俸给19

一、官员的品级19

二、官员的俸给21

第二章 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清朝人事制度的变动24

第一节 科举制的没落与吏治的腐败24

第二节 40年代至90年代变革人事制度的主张27

一、龚自珍、魏源的鞭挞封建末世和“变法”“改制”,培养人才的主张28

二、曾国藩、李鸿章的变科举、设学堂,培养洋务人才的主张32

第三节 新式学堂的建立及洋务人才的培养37

一、新式学堂的建立37

二、新式学堂学生的来源40

三、新式学堂课程的设置41

四、学生成绩的考查和分配42

五、新式学堂的特点43

第四节 留学生的选派及其使用45

一、留学生的选派45

二、早期留学生的管理47

三、留学生的使用49

第五节 洋员的聘任51

一、聘任洋员制度的建立51

二、海关洋员的聘任制度54

三、洋员聘任制度对中国人事制度的影响57

一、洪秀全的用人思想60

第三章 太平天国人事制度60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官吏选任制度60

二、科举制度的改革67

三、招贤制度71

四、育才官与各级教育机构的设立72

第二节 太平天国官吏的铨选与考绩74

一、爵位与官等75

二、保长奏贬制度77

三、官吏的奖惩78

一、乡官制度的产生79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79

二、乡官的选任80

三、乡官的任免与奖惩83

四、乡官的等级与待遇84

第四节 太平天国官吏的供给制85

一、“人无私财”的原则85

二、圣库制度86

三、太平天国后期官吏供给制的破坏89

第一节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人事制度的主张91

一、19世纪末民族危机的加剧和吏治的进一步腐败91

第四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人事制度改革91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改革人事制度的主张93

第二节 戊戌变法时期的人事制度改革101

一、戊戌变法时期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101

二、顽固派的激烈反抗103

第三节 变革官制的失败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107

第五章 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的人事制度“改革”111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废除111

一、20世纪初清朝的“新政”与科举制的废除111

二、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114

第二节 清末选派留学生制度119

一、清末中国经济、政治的变动与选派留学生运动的掀起119

二、留学生的选派与管理121

第三节 科举制度废除后的人事制度124

一、新式学堂毕业生的选拔与任用124

二、归国留学生的选拔与任用127

三、对原有科举出身人员的处理129

第二篇 民国初年的人事制度--近代文官制度的推行132

第六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人事制度132

第一节 孙中山的人事思想132

一、官吏为国民公仆133

二、权能分治135

三、人尽其才136

四、考试择人141

五、建立监督官员的专门机构142

第二节 文官制度的规划143

一、《任官令》草案对文官任用制度的规划143

二、《文官考试令》草案对文官考试制度的规划145

三、《文官考试委员会官职令》草案对文官考试机构的规划146

第三节 监察制度的改革147

二、弹劾权149

一、顾问权149

三、查办权150

第四节 教育制度的改革152

第五节 南京临时政府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得失154

第七章 北洋政府的人事制度15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156

一、文官制度的推行156

二、典试委员会及其职权156

三、文官高等考试158

四、文官普通考试161

五、特种文官的考试162

六、文官的甄别与甄用163

第二节 北洋政府的文官任用制度166

一、文官的官等166

二、文官的任用168

三、觐见制度和谒见制度171

四、铨叙局及其职权171

第三节 官吏的监督与惩戒172

一、文官的纪律172

二、北洋政府的监察制度174

三、官吏的惩戒179

第四节 文官的待遇与抚恤184

一、官吏的薪俸184

二、文官的保障186

三、文官的抚恤188

第八章 广州国民政府的人事制度190

第一节 广州国民政府在考选制度方面的改革190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广州国民政府的建立190

二、考试院的筹建191

三、《考试条例》的公布194

第二节 广州和武汉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199

一、监察院的建立及其职权200

二、惩吏院和审政院203

第三篇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人事制度206

第九章 十年内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人事制度206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的推行206

第二节 考试院的设置及其职权209

一、考试院的设立209

二、考试院的机构及其职权210

一、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217

第三节 公务员的考试217

二、特种考试220

三、监试制度225

四、检定考试制度228

第四节 公务员的任用232

一、公务员的分类管理232

二、公务员的任用资格233

三、公务员的甄别与登记239

四、公务员的分发243

一、公务员的考绩246

第五节 公务员的考绩与待遇246

二、公务员的奖惩247

三、公务员的薪俸与抚恤249

第六节 公务员的纪律和监督253

一、公务员的纪律253

二、公务员的监督255

三、公务员的惩戒259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的人事制度262

第一节 行政三联制的推行262

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与行政三联制的推行262

二、中央设计局265

三、幕僚长制度和分层负责制268

四、党政考核工作委员会270

第二节 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变化271

一、抗战时期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特点271

二、高等考试273

三、普通考试274

四、专门职业和技术人员考试275

五、公职侯选人的考试制度280

第三节 人事统一管理制度的建立288

一、人事统一管理法规的制定289

二、《人事管理条例》颁布后的人事管理系统290

三、各级人事管理机构的职权291

四、人事管理人员的任用及其办事规则292

第四节 公务员考绩与奖惩制度的变化293

一、《非常时期公务员考绩条例》的颁布293

二、公务员考绩制度的变化294

三、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变化297

第五节 公务员纪律与监督制度的变化299

一、《公务员服务法》的分布299

二、公务员监督制度的变化301

一、公务员的薪俸303

第六节 公务员的待遇303

二、公务员的退休306

三、公务员的抚恤308

第十一章 “行宪”以后南京政府的人事制度310

第一节 南京政府的“制宪”和“行宪”310

第二节 “行宪”后南京政府的人事管理机构312

一、考试院的改组及其职权312

二、考选部的组织及其职权314

一、《公务人员任用法》的颁布315

三、铨叙部的组织及其职权315

第三节 “行宪”后的公务人员的任用制度315

二、公务人员的任用标准和任用等级316

三、公务人员任用的程序318

四、公务人员任用的回避制度318

第四节 “行宪”后的考试制度319

一、《考试法》的修订319

二、升等考试制度的推行320

三、“行宪”后的高等考试和普通考试320

一、公务人员的纪律321

第五节 “行宪”后公务人员的纪律和监督321

二、公务人员的监督322

三、公务人员的惩戒324

第六节 “行宪”后公务人员的待遇325

一、公务人员的薪俸325

二、公务人员的退休326

三、公务人员的抚恤327

第一节 建党时期的干部制度328

一、建党时期干部制度的特点328

第十一章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制度328

第四篇 革命根据地的人事制度--新中国人事制度的雏型328

二、建党时期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纪律329

三、建党时期干部的培养330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中共干部制度的发展332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大批干部加入国民党332

二、黄埔军校对革命军事政治工作干部的培养334

三、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工运农运干部的培养336

四、党校的创设及其对干部的培养337

五、干部的编制和干部的纪律339

第三节 国民党右翼对中共干部的排斥和迫害341

一、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341

二、“四·一二”政变和“清党”运动342

三、武汉政府的“分共”与中共退出国民党343

第十三章 十年内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人事制度344

第一节 废除旧政权的官吏制度,工农群众参加国家政权管理344

一、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344

二、废除旧政权的官吏制度,工农群众参加国家政权管理347

三、苏维埃政权的干部与旧政权官吏的区别350

一、干部的选拔353

第二节 干部的选聘和调配353

二、技术人才的聘用和优待355

三、干部的调配359

第三节 干部的职位、编制和待遇362

一、干部的职位362

二、干部的编制365

三、干部的待遇370

第四节 干部的培训371

一、党的干部培训371

二、苏维埃政府干部的培训375

三、红军干部的培训377

第五节 苏区干部的监督378

一、苏区对党的干部的监督379

二、苏区对行政干部的监督380

三、苏区工农群众对干部的监督386

四、报刊舆论对干部的监督389

第六节 党在白区的干部制度390

一、大革命失败后白区干部队伍的状况390

二、干部的秘密工作制度391

三、建立党的政治保卫机关,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保护干部394

四、白区干部的选拔和培训395

五、干部的巡视制度和审查制度399

一、过分强调党的干部工人化,排斥打击知识分子干部401

第七节 党的苏维埃政府在干部制度上的失误和教训401

二、干部政策中的宗派主义404

三、对干部的错误惩处408

四、肃反扩大化对苏区干部的迫害409

五、遵义会议后党的干部政策的转变411

第十四章 抗日民主政府的人事制度414

第一节 抗日民主政府的人事立法工作414

一、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414

二、抗日民主政府人事立法工作的特点416

一、“任人唯贤”的方针418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府选拔干部的基本原则418

二、大量吸收和任用知识分子的政策419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423

第三节 干部的编制与精兵简政426

一、抗战初期干部的编制427

二、精兵简政的实施430

三、精兵简政的成效434

第四节 干部的管理435

一、干部管理的原则435

二、干部管理的体制436

三、干部管理的内容440

第五节 干部的任免和调配441

一、干部的任免441

二、干部的调配和交流445

三、干部的交代制度448

第六节 干部的考核和奖惩449

一、考核的目的和内容450

二、考核的方式451

三、奖惩的原则和标准453

四、奖惩的方式和程序456

第七节 干部的纪律和监督459

一、党的纪律和监督459

二、政府系统干部的纪律463

三、政府系统干部的监督464

第八节 干部的教育466

一、干部教育的内容466

二、干部教育的形式471

三、干部教育的管理475

第九节 干部的供给和福利477

一、干部供给的标准477

二、文化技术干部的优待480

三、干部的保健483

四、干部伤亡的褒恤485

五、妇女干部的优待487

六、干部家属的照顾488

第十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人事制度490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人事工作的概况490

一、解放战争的爆发和解放区的迅速扩大490

二、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491

三、解放战争时期干部队伍的基本状况493

四、解放战争时期党和人民政府人事管理工作的特点496

一、干部的选拔498

第二节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498

二、干部的培养500

第三节 干部的调派和编制504

一、干部调派的原则504

二、干部调派的条件和方法505

三、干部的编制508

第四节 干部的监督511

一、党员干部的监督511

二、政权系统干部的监督516

一、利用旧职员的意义和原则521

第五节 旧职员的利用和改造521

二、国民党政府公务员的留用和改造524

三、企业机关旧职员的利用和改造527

第六节 党外民主人士的团结和培养530

一、团结和培养党外民主人士的意义530

二、团结和培养党外民主人士的几种方式532

三、党外民主人士及其家属的照顾537

第七节 干部的待遇539

一、干部的供给制539

二、公营企业人员的工资制541

三、留用人员的待遇543

四、退职人员的待遇545

五、干部的褒恤546

第八节 建国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人事制度概述548

一、建国初期的干部管理体制548

二、建国初期干部的任免和奖惩制度551

三、建国初期的干部教育制度555

四、建国初期干部的工资制度558

五、建国初期的干部监督制度559

后记563

1989《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代昭主编 1989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1992 PDF版)
西方近现代政治制度
1992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各国人事制度( PDF版)
各国人事制度
各国人事制度(1992 PDF版)
各国人事制度
1992 商鼎文化出版社
外国人事制度(1987 PDF版)
外国人事制度
1987 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
各国人事制度(1975.09 PDF版)
各国人事制度
1975.09 三民书局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1994 PDF版)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
1994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1996 PDF版)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
1996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1934 PDF版)
中国近代教育制度
1934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1991 PDF版)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199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1992 PDF版)
中国古代人事制度
1992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1995 PDF版)
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
199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1988 PDF版)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
1988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1988 PDF版)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
1988 求实出版社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1993 PDF版)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监察制度(1979 PDF版)
中国现代监察制度
1979 台湾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