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6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上》求取 ⇩

第一章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1921年)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条件2

一、中国近现代的社会矛盾2

二、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和壮大6

三、中国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11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中国的传人和传播18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入19

二、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思想在五四时期的传播29

第三节 五四时期三次大论争及其哲学意义57

一、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58

二、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71

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争85

第四节 毛泽东世界观的转变94

一、向革命民主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的转变95

二、向共产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转变107

三、毛泽东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道路118

简短的结论120

第二章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初步运用(1921年—1927年)12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宣传124

一、中国共产党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124

二、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史学要论》的基本思想132

三、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143

四、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152

五、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宣传,《现代社会学》的基本思想16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174

一、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174

二、对国家主义派的批判186

三、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19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205

一、中国国情的最初分析,民主革命纲领的制订206

二、民主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210

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223

四、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哲学根源234

简短的结论240

第三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系统化(1927年—1957年)2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研究和普及244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和苏联等国哲学家著作的翻译出版244

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中的历史作用250

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哲学大众化运动257

四、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267

第二节 三十年代哲学、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论争278

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有论争278

二、唯物辩证法问题的论争286

三、关于“哲学到何处去”等问题的论争294

四、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论争303

一、中国革命特殊道路的提出30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日益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308

二、《反对本本主义》发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314

三、毛泽东调查研究的活动及其特点320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由初步形成到系统化的过渡328

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28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军事哲学思想333

三、刘少奇论白区工作中党的政策策略辩证法的运用351

第五节 《实践论》、《矛盾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361

—、“两论”的写作和流传361

二、《实践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373

三、《矛盾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388

简短的结论414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多方面展开(1937年—1945年)41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系统阐发417

—、《论持久战》等军事著作的发表417

二、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420

三、战争中的主观和客观427

四、战争和政治、战争和革命432

五、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辩证法437

六、兵民是胜利之本443

七、朱德《论解放区战场》及其哲学意义447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辩证法452

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452

二、运用辩证法两点论,制定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454

三、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反对“左”右两种倾向461

四、周恩来《论统一战线》及其哲学意义463

第三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的确立467

一、整风运动是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468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阐述470

三、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476

四、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方法479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487

—、《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488

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揭示492

三、革命发展论和革命阶段论的统一499

四、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法504

五、文化遗产的批判和继承508

第五节 美学、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实践509

一、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511

二、生活实践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513

三、普及与提高、政治与艺术的辩证法516

四、哲学方法论和文艺创作的关系517

五、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520

第六节 伦理道德修养与无产阶级世界观523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23

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一致性526

三、动机和效果统一的道德评价理论528

四、道德遗产的批判与继承529

五、培养共产主义一代新人531

六、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533

第七节 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538

一、宇宙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38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540

三、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542

四、抓中心工作,辅以第二位、第三位的工作548

第八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对各种唯心主义流派的斗争55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及其中国化551

二、对唯生论和力行哲学的批判562

三、对战国策派哲学的批判569

四、对新理学的评述574

五、对新心学的评述579

简短的结论581

第一节 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583

第五章解放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色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1945年—1949年)583

一、两种命运、两种前途与革命的两手策略585

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59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的新发展605

一、十大军事原则606

二、战略决战中的战略战术61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621

一、坚持彻底的辩证法,将革命进行到底622

二、《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及其哲学意义627

三、唯心史观的破产,唯物史观的胜利636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宣传644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644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研究和宣传647

三、党的主要领导人倡导加强理论学习651

简短的结论656

1989《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6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黄楠森等主编;于良华等编写 1989 北京:北京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199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95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4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199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4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
1994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5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新编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988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198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8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5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1996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5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传播和发展
1996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3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巴黎公社后的传播和发展(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3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巴黎公社后的传播和发展
1991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84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4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8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国外的研究和发展(1993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8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国外的研究和发展
1993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7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下(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第7卷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下
1989 北京:北京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1987 PDF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
1987 北京:东方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89 PDF版)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1988 PDF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