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纂要》求取 ⇩

一、脏象1

(一)脾胃的重要性1

(二)脾胃的特性5

(三)脾胃的功能10

1.脾胃为生化之源10

2.脾主运化藏营舍意16

3.胃主受纳腐化水谷19

(四)脾胃与体华窍的联系23

(五)脾胃与其它脏的联系27

1.足太阴脾30

(六)经络30

(1)循行路线31

(2)络属关系31

(3)腧穴32

(4)标本根结34

2.足阳明胃35

(1)循行路线35

(2)络属关系36

(3)腧穴37

(4)标本根结40

(5)隶属关系40

(七)解剖41

二、病因病机47

(一)病因47

1.外感诸邪47

2.内伤诸邪52

(1)七情所伤52

(2)饮食劳倦所伤53

(3)药物所伤59

(二)病机61

1.脾胃纳化失常61

2.脾胃阴阳升降失常69

3.脏腑关系失常75

三、诊法80

(一)四诊80

1.望诊80

(1)望部察色80

(2)察舌辨苔85

(3)观口验齿92

(4)看形态93

2.闻诊95

3.问诊95

4.切诊99

(1)脉诊99

(2)按诊114

1.病证范围116

(二)辨证116

2.辨寒热虚实122

(1)脾虚寒证122

(2)脾实热证125

(3)脾湿证126

(4)脾兼证128

(5)胃虚寒证129

(6)胃实热证131

2.辨预后134

1.标本缓急138

四、治则与治法138

(一)治则138

2.虚实补泻142

(二)治法147

1.甘温除热法147

2.益气升陷法148

3.温中散寒法149

4.夺郁泻中法152

5.健脾燥湿法153

6.清脾泻火法153

7.益气理脾法153

8.降逆通下法154

9.清胃养阴法156

10.苦寒泻下法157

11.针灸疗法158

(三)调摄与护理165

五、辨证论治172

(一)外感热病172

1.太阴伤寒172

2.太阴温病173

[附]太阴寒湿174

3.阳明伤寒175

4.阳明温病183

[附]阳明寒湿187

5.斑、疹、痧、痘187

6.黄疽191

[附]虚黄200

7.疟疾200

8.痢疾203

9.霍乱216

(二)内伤杂病220

1.纳差220

2.吞酸、嘈?223

3.呃逆、嗳气229

4.呕吐、哕235

[附]恶心251

5.噎隔、反胃、关格252

[附]走哺262

6.痞满、臌胀263

7.泄泻275

8.便秘289

9.胃痛、腹痛、头痛295

10.消渴308

11.积滞、积聚314

12.吐血320

13.便血、尿血326

14.虚劳329

15.水肿337

16.痰饮344

[附]梅核气354

17.咳、喘、哮证354

18.虫证362

19.中风、脾胃风365

20.凉悸、怔忡、不寐、多寐369

[附]健忘372

21.癫、狂、癇证375

22.厥证380

23.汗证383

24.痿证386

[附]肉极、消瘦、亸389

25.痹证390

[附]鹤膝风392

26.淋病、癃闭、遗尿、小便不禁392

27.遗精396

28.眩晕398

29.经带诸疾400

(1)月经不调400

(2)经闭403

[附]不孕症403

(3)崩漏406

(4)带下、阴痒408

30.胎产诸疾410

(1)恶阻410

(2)胎漏、胎动不安412

(3)妊娠肿胀414

(4)胎气上逆415

(5)转胞416

(6)恶露不绝416

(7)产后缺乳417

[附]恶露不下417

(8)乳汁自出418

(9)产后杂证419

31.阴挺420

[附]阴吹421

32.疳证421

[附]吐泻、注夏、喫泥、夜啼424

33.胎黄425

34.惊风426

[附]撮口风、囱填、囱陷429

35.流涎、滞颐430

[附]唾431

36.痈疽、疗疮431

[附]外科杂证(酒脚、脚气、疥癣、镰疮、游风)434

37.内痈(胃、肠、肺痈)437

38.乳痈、乳岩439

39.脱肛441

40.耳目诸侯442

(1)针眼442

(2)胞险肿核443

(3)椒疮444

(4)粟疮444

(5)睫毛倒入445

(6)风赤疮痰446

(7)睑弦亦烂447

[附]赤眼肿痛447

(8)胞睑肿胀447

(9)上胞下垂449

(10)睥翻眼险450

(11)胞轮振跳450

(12)黄液上冲451

(13)夜盲452

(14)青盲452

(16)疳疾上目453

(15)暴盲453

(17)凤牵偏视、神珠将反454

(18)目不明456

(19)耳鸣458

41.口唇诸疾(口甘、口淡、口糜、口疮、重舌、唇疗、唇风)459

42.齿鼻咽喉诸疾465

(1)牙疼465

(2)牙疳469

(2)牙宣470

(4)咽喉疾患471

(5)鼻衄、齿衄473

[附]鼻痔476

1986《脾胃论纂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陕西中医学院等编 1986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脾胃病效方300首(1998 PDF版)
脾胃病效方300首
199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脾胃论 注释(1976 PDF版)
脾胃论 注释
1976
和胃健脾功( PDF版)
和胃健脾功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
东垣十书  脾胃论(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肇经堂校刊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下(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下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上、中(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上、中
脾胃论  卷下( PDF版)
脾胃论 卷下
脾胃论  卷中( PDF版)
脾胃论 卷中
脾胃论卷上( PDF版)
脾胃论卷上
脾胃论  上中( PDF版)
脾胃论 上中
东坦十书  内外伤辨  脾胃论( PDF版)
东坦十书 内外伤辨 脾胃论
脾胃论溯源及应用(1995 PDF版)
脾胃论溯源及应用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胃补脾食谱(1998 PDF版)
健胃补脾食谱
1998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科学认识史论(1995 PDF版)
科学认识史论
1995 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
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1999 PDF版)
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
1999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