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明理论》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脾胃概说16

第一节 脾的功能与特性16

一、脾的功能16

二、脾的特性19

第二节 胃的功能与特性20

一、胃的功能20

二、胃的特性22

第三节 脾与胃的关系22

第四节 脾胃与五脏的关系23

一、脾胃与心23

四、脾胃与肾24

二、脾胃与肺24

三、脾胃与肝24

第五节 脾胃与六腑的关系25

一、脾胃与胆25

二、脾胃与小肠25

三、脾胃与大肠26

四、脾胃与膀胱26

五、脾胃与三焦26

第六节 脾胃与奇恒之腑的关系27

一、脾胃与脑27

四、脾胃与脉28

三、脾胃与骨28

二、脾胃与髓28

五、脾胃与女子胞29

第七节 脾胃与精神气血津液的关系29

一、脾胃与精29

二、脾胃与神30

三、脾胃与气30

四、脾胃与血31

五、脾胃与津液31

第三章 脾胃病的病因病机33

第一节 病因33

一、六淫外邪33

二、疫疠毒邪35

三、七情太过36

四、饮食、劳倦38

第二节 病机39

一、病邪与正气相争40

二、阴阳失于平衡40

三、气机升降失常41

第四章 脾胃病的辨证42

第一节 脏腑辨证42

一、脾脏病辨证42

二、胃腑病辨证45

三、脾胃兼病辨证47

一、脾病主要病状辨证49

第二节 症状辨证49

二、胃病主要病状辨证61

三、脾胃病舌苔脉象辨证74

第五章 脾胃病的治疗法则77

第一节 治则77

一、治病求本77

二、扶正祛邪79

三、调整阴阳80

四、三因制宜81

第二节 治法83

一、温法类83

二、清法类84

三、下法类85

四、和法类86

五、消法类87

六、补法类87

七、升法类89

八、降法类89

第三节 治疗宜忌90

一、脾胃必须分治90

二、脾胃当分阴阳90

三、脾不可升降太过91

四、脾胃不宜过用寒热92

六、脾胃必须补泻得当93

五、脾胃以通运为宜93

第六章 心肝肺肾病从脾胃论治96

第一节 心病从脾胃论治97

一、心病从脾治97

二、心病从胃治99

第二节 肝病从脾胃论治100

一、肝病从脾治100

二、肝病从胃治102

第三节 肺症从脾胃论治103

一、肺病从脾治103

二、肺病从胃治104

一、肾病从脾治105

第四节 肾病从脾胃论治105

二、肾病从胃治107

第七章 腑病从脾胃论治108

第一节 胆病从脾胃论治108

一、胆病从脾治108

二、胆病从胃治110

第二节 小肠病从脾胃论治111

一、小肠病从脾治111

二、小肠病从胃治112

第三节 大肠病从脾胃论治113

一、大肠病从脾治113

二、大肠病从胃治114

一、膀胱病从脾治115

第四节 膀胱病从脾胃论治115

二、膀胱病从胃治116

第八章 脾胃病从其他脏腑论治117

第一节 脾病从心肺肝肾及四腑论治118

一、脾病从心治118

二、脾病从肺治119

三、脾病从肝治120

四、脾病从肾治121

五、脾病从四腑治122

一、胃病从心治123

第二节 胃病从心肺肝肾及四腑论治123

二、胃病从肺治124

三、胃病从肝治125

四、胃病从肾治126

五、胃病从四腑治126

第九章 脾胃学说在内科临床上的应用128

第一节 外感热病128

一、风温128

二、春温132

三、暑温136

四、湿温140

五、秋燥146

一、咳嗽150

第二节 内伤杂病150

二、哮喘153

三、肺痨160

四、胸痹163

五、心悸166

六、健忘169

七、眩晕172

八、耳聋175

九、小便失禁179

十、尿浊181

十一、阳痿184

十二、痿证187

第十章 脾胃学说在妇科临床上的应用191

第一节 月经病192

一、经行先期192

二、月经过多196

三、月经停闭198

第二节 带下病201

一、白带201

二、黄带204

三、赤带206

第三节 妊娠病209

一、恶阻209

二、胎动不安212

三、胎漏下血215

一、恶露不绝217

第四节 产后病217

二、小便失禁220

三、乳汁不行222

第五节 妇人杂病224

一、阴挺224

二、不孕227

第十一章 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231

第一节 小儿时病232

一、麻疹232

二、顿咳234

三、夏季热237

一、哮喘239

第二节 小儿杂病239

二、疳症242

三、遗尿244

第十二章 脾胃学说在外科临床上的应用247

第一节 疮疡248

一、颈痈248

二、委中毒251

三、有头疽253

四、附骨疽257

五、烂疔259

六、疔疮走黄261

一、缠腰蛇丹264

第二节 皮肤病264

二、湿疹266

三、天泡疮269

附篇 历代脾胃文献选录272

马王堆出土古医书272

经典论说273

一、《内经》273

二、《难经》276

三、《伤寒论》276

四、《金匮要略》278

各家阐发280

一、《诸病源候论》280

三、《素问玄机原病式》281

二、《备急千金要方》281

四、《脾胃论》282

五、《济生方》284

六、《格致余论》284

七、《景岳全书》285

八、《古今医统》288

九、《图书编》289

十、《医方考》289

十一、《医宗必读》291

十二、《临证指南医案》292

十三、《吴医汇讲》293

十四、《外科证治全书》294

方剂索引296

1991《脾胃明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陆拯编著 1991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药学(1982 PDF版)
中药学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脾胃论 注释(1976 PDF版)
脾胃论 注释
1976
和胃健脾功( PDF版)
和胃健脾功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音像电子出版社
东垣十书  脾胃论(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肇经堂校刊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下(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下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上、中( PDF版)
东垣十书 脾胃论 上、中
脾胃论  卷下( PDF版)
脾胃论 卷下
脾胃论  卷中( PDF版)
脾胃论 卷中
脾胃论卷上( PDF版)
脾胃论卷上
脾胃论  上中( PDF版)
脾胃论 上中
东坦十书  内外伤辨  脾胃论( PDF版)
东坦十书 内外伤辨 脾胃论
脾胃论溯源及应用(1995 PDF版)
脾胃论溯源及应用
199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胃补脾食谱(1998 PDF版)
健胃补脾食谱
1998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科学认识史论(1995 PDF版)
科学认识史论
1995 南京市:江苏人民出版社
脾胃病效方300首(1998 PDF版)
脾胃病效方300首
199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