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学》
作者 | 张子和编纂;蒋维乔校订 编者 |
---|---|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250 |
出版时间 | 191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54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绪论1
第一章 教育学之起原1
第二章 教育之意义3
第三章 教育之效力及限界5
第四章教育之必要8
(甲)个人的方面8
(乙)社会的方面9
第五章 教育学与术之关系11
第六章 教育学之范围及与他科学之关系12
第二编教育者论16
第一章教育者之天职16
第二章教育者之资格17
(甲)身体上之资格18
(乙)精神上之资格19
第三编被教育者论23
第一章概说23
第二章被教育者身体之组织23
(1)组织系统及卫生24
(2)营养系统及卫生25
(3)运动系统及卫生27
(4)神经系统及卫生29
(5)生殖系统30
第三章身体发育之顺序31
第四章 身心之关系32
第五章 心之所在与特质34
第六章知情意36
第七章 个性及男女性44
第八章 被教育者之社会的关系48
第九章教育期之区分54
列表55
第四编目的论58
第一章意义及关于目的论之诸家见解58
(1)关于教育对象之见解59
(2)关于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之见解60
(3)关于社会与个人之见解60
第二章关于目的思想之历史的变迁62
第三章 教育之十原则72
第四章 结论76
第五编教授论78
第一章 教授之意义及目的78
第二章 教授之心理的及论理的基础81
第三章教材之选择及分类90
(1)修身93
(2)语学94
(3)历史103
(4)地理105
(5)理科107
(6)数学110
(7)图画112
(8)手工115
(9)音乐117
(10)游戏体操119
(11)裁缝122
第四章教材之排列法123
(甲)直进法125
(乙)圆周的循环法127
(丙)中心统合法129
第五章 教授细目教案及日课表131
第六章 关于教授方法之三条件148
第七章形式的段阶149
(1)教授概括的知识之段阶151
(2)教授事实的知识之段阶159
(3)教授技能的教科之段阶161
第八章教式162
(甲)注入式163
(乙)开发式166
第九章 教态171
第六编训育论173
第一章训育之意义及目的173
第三章训育之二主义174
(1)服从主义175
(2)道德自由主义176
第三章 训育与教授之关系177
第四章训育之心理的基础179
(1)意思之要件179
(2)意思陶冶之法则180
(3)品性182
第五章训育之统一186
(1)家庭训育186
(2)学校训育191
(3)社会训育197
第六章训育之方法201
(1)教授202
(2)示范204
(3)游戏体操207
(4)作业211
(5)威权212
(6)命令214
(7)惩罚217
(8)褒赏222
第七编学校论227
第一章 教育场227
第二章学校系统235
系统各表附236
第三章各种学校241
(一)普通教育之学校241
(二)职业教育之学校245
1916《大教育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子和编纂;蒋维乔校订 1916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教育学
- 1995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大学教育
- 1934
-
- 大学教育
- 1969.05 東京大学出版会
-
- 大学教育春秋
- 1999.01 ノンブル
-
- 大学教育論
- 1970.01 誠文堂新光社
-
- 大学·大学教育·大学生
- 1967.08 慶応通信
-
- 教育·大学·学生
- 1964.11 岩波書店
-
- 大学教育心理学
- 199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 教育哲学大纲
- 193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大学教育论文
- 1985 淡江大学教育研究中心
-
- 大学教育
- 1934 商务印书馆
-
- 大学教育
- 1972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
- 大学教师与教育科学
- 1989 职工教育出版社
-
- 大学入学教育
- 1999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 教会大学与神学教育
- 1999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