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材 建筑力学 第2分册 材料力学 第2版》
作者 | 干光瑜,秦惠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25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4002894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5312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和基本概念1
1-1 材料力学的任务1
1-2 关于变形固体的概念2
1-3 材料力学采用的基本假设3
1-4 内力的概念 截面法4
1-5 应力的概念6
1-6 位移和应变的概念7
1-7 构件变形的基本形式8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10
2-1 轴向拉伸、压缩的概念及工程实例10
2-2 轴力 轴力图11
2-3 横截面上的应力14
2-4 斜截面上的应力17
2-5 拉(压)杆的变形18
2-6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质22
2-7 强度计算 容许应力和安全系数32
2-8 拉伸和压缩超静定问题35
2-9 温度应力与装配应力40
2-10 应力集中的概念42
2-11 薄壁容器的应力计算44
习题45
第三章 剪切和联结的实用计算54
3-1 剪切的概念及工程实例54
3-2 剪切的实用计算55
3-3 挤压的实用计算56
3-4 焊接计算60
习题62
第四章 扭转66
4-1 扭转的概念及实例66
4-2 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67
4-3 功率、转速与扭矩之间的关系68
4-4 薄壁圆管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剪应力69
4-5 剪应力互等定律和剪切虎克定律71
4-6 实心圆截面杆受扭时横截面上的应力72
4-7 空心圆截面杆的剪应力78
4-8 斜截面上的应力79
4-9 扭转角的计算 刚度条件81
4-10 超静定问题82
4-11 矩形截面杆在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84
4-12 圆柱形密圈螺旋弹簧的计算87
习题91
第五章 梁的内力96
5-1 工程实际中的弯曲问题96
5-2 梁的荷载和支座反力97
5-3 梁的内力及其求法99
5-4 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103
5-5 弯矩、剪力、荷载集度间的关系106
5-6 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113
习题114
第六章 截面的几何性质118
6-1 静矩和形心118
6-2 惯性矩和惯性积119
6-3 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及转轴公式122
6-4 主惯性轴和主惯性矩124
6-5 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125
习题126
第七章 梁的应力及强度计算129
7-1 梁的正应力129
7-2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134
7-3 梁的合理截面形状及变截面梁138
7-4 矩形截面梁的剪应力140
7-5 工字形截面及其他形状截面的剪应力144
7-6 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146
7-7 弯曲中心的概念149
习题151
第八章 梁的变形155
8-1 概述155
8-2 梁的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式156
8-3 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157
8-4 叠加法计算梁的位移162
8-5 共轭梁法(虚梁法)计算梁的位移165
8-6 梁的刚度校核170
8-7 超静定梁171
习题175
第九章 计算弹性位移的能量法180
9-1 引言180
9-2 外力功与弹性变形能的计算180
9-3 莫尔积分法计算位移187
9-4 图乘法193
9-5 卡氏定理195
习题198
第十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203
10-1 应力状态的概念203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205
10-3 主应力、主平面、主剪应力208
10-4 图解法--应力圆213
10-5 双向和三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218
10-6 体积应变220
10-7 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221
10-8 主应力迹线的概念222
10-9 强度理论224
习题231
第十一章 杆件在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236
11-1 概述236
11-2 斜弯曲237
11-3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作用244
11-4 偏心拉伸(压缩)截面核心247
11-5 杆在弯曲与扭转共同作用下的强度计算253
习题256
第十二章 压杆稳定262
12-1 压杆稳定的概念262
12-2 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63
12-3 其他支承情况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65
12-4 临界应力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267
12-5 超过比例极限时压杆的临界力 临界应力总图270
12-6 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 稳定条件271
12-7 大柔度杆在小偏心距下的偏心压缩275
12-8 其他弹性稳定问题简介277
习题278
13-1 概述282
13-2 杆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282
第十三章 动荷载282
13-3 杆件作匀速转动时的应力计算285
13-4 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287
习题292
第十四章 交变应力297
14-1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297
14-2 疲劳破坏的概念298
14-3 疲劳极限及其测定299
14-4 影响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301
14-5 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计算303
14-6 非对称循环下的疲劳极限305
14-7 非对称循环下的疲劳强度计算306
14-8 按应力幅计算疲劳强度308
习题310
主要符号表311
附录 型钢表312
1989《高等学校教材 建筑力学 第2分册 材料力学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干光瑜,秦惠民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建筑力学 第2分册 材料力学
- 1979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弹性力学 第2版 下册
- 1982
-
- 高等学校教材 材料力学 第2版
-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材料力学 第2版 上
- 196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材料力学
- 1991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材料力学 第2版 下
- 196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理论力学 第2版
- 196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工程热力学 第2版
- 198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理论力学 下 第2版
- 1987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建筑力学 第3分册 结构力学 第2版
-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建筑力学 第2分册 材料力学 第3版
-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理论力学 【第2版】下
- 197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材料力学 第2版 建筑力学 第2分册
- 198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高等学校教材 建筑制图 第2版
- 1978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