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辅导》
作者 | (美)马蒂森(Matison,H.K.)著;赵太和,金宏达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0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0326·13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1360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导言1
(一)文学的定义1
(二)读者2
(1)读者的经验2
(2)读者的目的4
(三)作者的背景和目的6
(四)分析和解释作品7
(五)体验和鉴赏文学9
(六)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提出的问题10
(七)小结10
(八)自我测试11
(九)自我测试答案12
第一部分 作者说的是什么15
第二章 主题与中心思想17
(一)作品的主题与中心思想17
(二)含蓄的和直露的中心思想18
(三)中心思想的意义--要问的问题20
(四)小结23
(五)自我测试23
(六)自我测试答案30
(一)背景是什么32
第三章 背景32
(二)背景与情节、人物、基调和中心思想的关系37
(三)背景的意义--要问的问题40
(四)综合练习41
(五)小结45
(六)自我测试45
(七)自我测试答案54
第四章 情节58
(一)引言58
(二)情节结构59
(三)选择与次序61
(四)矛盾63
(五)高潮、结尾和中心思想65
(六)巧合、惊奇和悬念68
(七)情节的意义--要问的问题70
(八)小结72
(九)自我测试72
(十)自我测试答案81
第五章 人物88
(一)引言88
(二)人物是怎样被揭示的89
(三)人物的类型92
(四)有效的人物描写94
(五)人物与中心思想的关系97
(六)人物的意义--要问的问题98
(七)小结100
(八)自我测试101
(九)自我测试答案109
第二部分 作者如何表达思想117
(一)引言119
第六章 叙事角119
(二)第三人称叙事角121
(1)全知作者121
(2)有限全知作者122
(3)客观作者123
(三)第一人称叙事角128
(1)主要或次要人物130
(2)旁观者(报导者)131
(3)意识流135
(四)叙事角的一致性136
(五)叙事角在作品中的意义--要问的问题138
综合练习及答案140
(六)小结151
(七)自我测试152
(八)自我测试答案153
第七章 语言160
(一)引言160
(二)词汇160
(1)抽象性词汇与具体性词汇161
(2)客观性词汇与主观性词汇162
(3)对话与特有的语言163
(三)句法164
(四)形象166
(1)描写166
(2)比较166
(3)引喻167
(4)关联167
(5)程度168
(六)讽刺,反讽和含混语170
(七)阅读时应提出的问题171
综合练习及答案177
(五)象征618
1986《文学鉴赏辅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马蒂森(Matison,H.K.)著;赵太和,金宏达译 1986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学与鉴赏
- 1979 志文出版社
-
- 文学与鉴赏
- 民国68.05 志文出版社
-
- 文学鉴赏论
- 1998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艺鉴赏指导
- 1982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外国文学辅导
- 1989.04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文学赏鉴论丛
- 1981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文学鉴赏论
-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俄语语音与语调
- 1980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文学鉴赏概要
- 1988 求实出版社
-
- 文学鉴赏知识
- 198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文艺鉴赏向导
- 198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大学语文辅导
- 1986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文艺鉴赏学 下
- 1999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文艺鉴赏学 上
- 1999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