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求取 ⇩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药物动力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史1

一、药物动力学的概念1

上篇药物动力学1

二、药物动力学的发展历史3

第二节 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6

一、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内容6

二、药物动力学研究的意义8

1.药物动力学在新药研制过程中的指导意义8

二、尿药排泄数据的处理11

2.药物动力学在中草药有效成份研究中的意义11

第二节 双室模型血管外途径给药12

3.药物动力学在药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12

4.药物动力学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16

5.药物动力学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等学科邻域中的重要地位17

1.吸收20

一、药物在体内的A、D、M、E过程20

第三节 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基本概念20

2.分布21

3.代谢21

4.排泄22

二、隔室模型理论23

1.隔室模型23

2.隔室划分的相对性、客观性和抽象性25

3.隔室模型的种类26

三、药物转运的速率过程27

1.一级速率过程28

2.零级速率过程29

3.受酶活力限制的速率过程29

四、速度常数29

五、生物半衰期(t1/3)31

六、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83)32

七、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AUC)33

八、表观分布容积(V)34

1.单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Vd)34

3.多室模型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88)35

2.双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 (Vβ)35

九、体内总清除率(TBCL)36

十一、生物利用度(F)37

十、肾清除率(Clr)37

十二、首过效应38

十三、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39

第二章 单室模型41

1.模型的建立42

一、血药浓度法42

第一节 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42

2.求药物转运方程的解43

3.基本参数的求法45

4.基它参数的求法47

二、尿药排泄数据的处理50

三、亏量法56

四、肾清除率(Clr)60

五、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实例61

第二节 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64

一、血药浓度法64

1.模型的建立64

2.求方程的解65

3.稳态血药浓度(C?)66

4.达坪分数f? 与t?2的关系67

5.K?与V?的求法68

二、尿药排泄数据的处理70

第三节 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72

一、血药浓度法72

1.模型的建立72

2.给药部位的药物转运的动力学分析72

3.体内药物转运的动力学分析73

4.残数法77

5.其它参数的求法81

6.达峰时(Tmax)与峰浓度(Cmax)的求法84

二、尿药排泄数据的处理90

三、单室模型血管外途径给药实例93

第三章 双室模型108

第一节 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110

1.模型的建立110

一、血药浓度法110

2.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的关系112

3.基本参数的估计方法114

4.模型参数的求法116

5.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117

6.总体清除率(TBCL)117

7.总表观分布容积(Vβ)118

8.周边室表观分布容积(V2)118

一、模型的建立124

二、药物转运方程的解与药物浓度-时间关系125

三、基本参数的估计方法127

1.转运速度常数K12;K22;K10的求法132

2.中央室表观分布容积的求法132

四、基它药物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法132

3.半衰期的求法133

4.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求法133

5.总表观分布容积的求法133

6.总清除率的求法134

7.达峰时(Tmax)和峰浓度(Tmax)的求法134

8.吸收速度常数Ka的另一种求法136

第三节 双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148

一、模型的建立148

二、药物浓度与时间的关系149

三、同时快速静脉注射157

一、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和识别162

第四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162

第一节 概述162

二、米氏动力学164

第二节 米氏动力学参数的测定168

一、半衰期的求法168

二、稳态血药浓度169

三、曲线下面积172

四、Km和Vm的体内测定174

1.Lineweaver-Burk公式174

2.Hanes-Woolf公式174

3.Woolf-Augustinsson-Hofstee公式175

4.静脉注射给药后以lgc→t作图法求Vm 和 Km参数175

第三节 Aspirin的临床药物动力学184

1.口服吸收185

一、Aspirin的吸收动力学特性185

2.直肠吸收186

3.皮肤吸收187

二、Aspirin的消除动力学特征187

1.Aspirin及其代谢产物的肾脏排泄188

2.尿液pH对肾脏排泄的影响189

3.Aspirin体内消除动力学的特点189

三、Aspirin动力学模型研究的发展192

四、Aspirin在婴幼儿与儿童体内的动力学特点194

3.非线性代谢的药物195

5.非线性胆汁排泄的药物195

4.非线性肾排泄的药物195

2.非线性分布的药物195

1.非线性吸收的药物195

五、其它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的药物195

第五章 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198

一、血流速率-限度模型201

二、实验按排207

三、血液清除率209

四、肺清除率211

五、表观分布容积213

六、非线性处置作用214

七、模限度模型215

八、种属相似性和比例扩大218

第六章 临床给药方案设计223

第一节 概述223

一、临床药物动力学与临床药师的基本任务224

3.血药浓度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地位225

2.血药浓度监测225

二、给药方案个体化与血药浓度监测225

1.给药方案个体化225

4.哪些情况需要血药浓度监测226

三、生物利用度与临床用药剂型的选择227

四、药物与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230

1.药物与蛋白结合的意义231

2.药物与蛋白结合的临床意义231

五、临床药物动力学参数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作用232

第二节 单剂量给药方案的设计233

一、单剂量快速iv给药方案的设计233

二、生物利用度的指标234

二、单剂量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方案设计234

第三节 多次重复给药方案设计237

一、多次重复静脉注射给药方案设计237

1.多剂量函数237

2.稳态血药浓度239

3.稳态最大血药浓度(Cmacs2)240

4.稳态最小血药浓度(Cmfn?)241

5.坪幅241

6.达坪分数(f?(n) )242

7.积蓄系数(R)244

8.最佳给药周期(τ)245

9.安全剂量246

10.有效剂量246

11.安全有效剂量246

12.负荷剂量247

13.多剂量重复iv给药方案实例248

1.血药浓度计算252

二、多次重复口服或肌肉注射给药方案设计252

2.坪浓度254

3.最大坪浓度与达峰时255

4.最小坪浓度与坪幅256

5.达坪分数257

6.积蓄系数(R)259

7.维持剂量的计算260

8.负荷剂量的计算263

第四节 静脉注射给药方案设计265

一、恒速静脉滴注给药方案265

二、静脉滴注与静脉注射同时给药方案269

三、先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给药方案270

四、间歇静脉滴注给药方案271

五、负荷剂量的计算272

六、双室模型药物静脉滴注给药方案273

第五节 平均稳态血药波度与给药方案设计275

一、单室模型多次重复血管外给药275

二、双室模型多次重复血管外给药280

第六节 Ritschel一点法与重复一点法的原理与应用281

一、Ritschel一点法282

1.Ritschel一点法的原理282

2.从血清肌酐百分率C?计算病人消除速度常数K1e283

3.从一个血液标本的血药浓度计算稳态血药浓度公式285

二、Ritschel重复一点法285

三、重复一点法在静脉滴注中的应用286

第七节 肾功能不良患者给药方案设计288

一、平均稳态血药浓度288

二、肾病患者给药方案设计289

三、某些药物的t1/2与CLcr的关系292

第八节 t1/2与给药方案设计294

一、t1/2与给药方案设计294

二、生物半衰期的变动300

1.剂量效应300

2.尿液的pH的影响300

3.个体差异300

4.年龄的影响301

5.药物的相互作用301

6.疾病的影响与生理因素的影响301

第九节 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特点302

一、年龄增加引起的生理变化302

1.机体成分的某些变化302

6.其它方面的变化303

5.胃肠道的变化303

4.肾脏的变化303

3.肝脏的变化303

2.心脏功能303

二、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改变304

1.吸收304

2.分布304

3.代谢304

4.排泄305

第十节 药物动力学在抗菌素临床用药中的指导作用305

一、同类品种的药理及药物动力学特性的比较307

二、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310

三、预测毒性反应的发生313

四、生物利用度的测定318

1.绝对生物利用度323

2.相对生物利用度323

一、生物利用度的概念323

第七章 生物利用度323

1.峰浓度(C?x)324

2.达峰时(Tmax)326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326

三、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方法326

1.血药浓度法327

2.尿药浓度法328

四、生物利用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329

五、生物利用度的实验设计331

六、给药按排331

七、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333

八、生物利用度实验与实验研究举例334

第八章 非房室模型分析358

一、统计矩358

二、生物利用度360

三、清除率360

四、半衰期361

五、吸收动力学362

六、表观分布容积363

七、代谢分数363

八、预估稳态血药浓度364

九、预估到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364

1.硬件366

一、计算机的一般知识366

第一节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366

第九章 电子计算机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366

2.软件367

二、IBN pc微机的操作初步368

1.输入BASIC程序的基本步骤368

2.程序的编辑371

3.功能键373

4.磁盘的初始化和复制374

5.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376

第二节 BASIC语言简介377

1.格式378

3.说明378

2.功能378

2.功能378

二、计算输出(PRINT)语句378

1.格式378

一、赋值(LET)语句378

三、键盘输入(INPUT)语句379

1.格式379

2.功能380

3.说明380

四、成批赋值(READ/DATA)语句380

1.格式380

2.功能380

1.格式381

六、条件转向(IF-THEN)语句381

2.功能381

3.说明381

1.格式381

五、无条件转移(GOTO)语句381

2.功能381

七、内部函数382

1.平方根函数SQR(χ)382

2.指数函数EXP(χ)382

3.对数函数LOG(χ)382

4.绝对值函数ABS(χ)382

5.三角函数382

八、循环(FOR-NEXT)语句383

1.格式383

2.功能383

3.说明383

4.应用举例383

1.下标变量384

九、下标变量和数组384

2.数组385

十、数组说明(DIM)语句385

1.格式385

2.功能385

3.说明385

十一、转子程序(GOSUB)语句和返回(RETURN)语句386

1.格式386

2.功能386

3.说明386

第三节 电子计算机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程序386

一、基本数学理论及概念386

1.高斯-牛顿(Gauss-Newton)迭代法386

2.高斯-约旦法解线性方程组389

2.上机操作说明391

二、计算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程序391

1.程序391

3.应用举例392

三、计算单室模型血管外途径给药的程序392

1.程序392

2.上机操作说明392

3.应用举例394

四、计算双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程序395

1.程序395

2.上机操作说明395

3.应用举例395

五、计算双室模型血管外给药程序396

1.程序396

2.上机操作说明396

3.应用举例397

六、用牛顿迭代分式精化Ka程序398

1.程序398

2.上机操作说明398

3.应用举例398

下篇生物药剂学399

第十章 总论399

一、生物药剂学的内容及其发展399

二、生物药剂学的实验设计401

第十一章 药物的吸收403

第一节 消化道吸收403

二、药物吸收机制404

1.被动扩散404

2.主动转运404

三、消化道生理及药物吸收406

1.消化道及其pH值406

4.膜孔转运406

3.促进扩散406

2.胃排空速率与药物吸收407

四、药物理化性质对吸收的影响408

1.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的影响408

2.溶出速率411

3.多晶型414

五、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稳定性418

第二节 口腔吸收419

一、口腔的生理特点419

二、口腔的药物吸收419

第三节 直肠吸收420

一、直肠的解剖与生理420

1.脂溶性与解离度421

二、直肠的药物吸收421

2.药物的溶解度与粒径422

3.栓剂基质的影响423

第四节 注射吸收425

一、给药部位与吸收途径425

1.静脉注射425

2.肌肉注射426

3.皮下注射426

4.其它部位注射426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427

1.药物理化因素427

2.生理因素430

第五节 皮肤吸收431

一、皮肤及药物透皮吸收431

1.皮肤状况433

二、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433

2.药物的理化性质435

第十二章 药物的分布、代谢、排泄436

第一节 药物分布436

一、体内分布436

1.体内分布与药效436

2.体内分布与化学结构438

二、表观分布容积439

三、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440

1.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440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能力441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443

4.蓄积作用443

5.肝脏的首过作用444

1.从血液向淋巴液的转运447

四、淋巴系统的转运447

2.从组织液向淋巴液的转运449

3.从消化管向淋巴液的转运451

五、其它系统的转运451

1.脑内转运451

2.血球内的转运454

3.胎儿内的转运454

4.脂脂组织的转运455

第二节 药物的代谢456

一、药物代谢部位和药物代谢酶456

1.肝微粒体药酶系统457

2.非微粒体酶系统457

3.肠道菌丛的酶系统457

二、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458

1.给药途径与给药剂量对代谢的影响461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461

2.酶促及酶抑作用463

3.影响药物代谢的生理因素464

第三节 药物的排泄466

一、肾排泄466

1.肾的生理467

2.药物的肾排泄机制468

二、胆汁排泄472

第十三章 剂型与疗效474

第一节 口服液体剂型474

一、溶液型药剂474

1.溶液型药剂的吸收特点474

2.影响吸收的因素475

2.影响混悬剂吸收的因素477

二、混悬型药剂477

1.混悬型药剂的吸收特点477

3.乳剂478

第二节 口服固体剂型480

一、散剂480

二、胶囊剂481

三、片剂483

1.药物从片剂吸收入机体的过程483

2.剂型因素对片剂溶出速率和药物吸收的影响484

第三节 注射剂型491

一、注射部位与吸收的关系491

1.静脉注射给药491

2.肌肉注射给药491

2.溶媒和附加剂492

1.药物的理化性质492

3.皮下注射给药492

二、影响注射吸收的剂型因素492

第四节 眼用剂型495

一、眼用药剂的吸收495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496

1.生理因素496

2.药物的剂型因素497

第五节 直肠给药剂型499

一、药物从直肠中的吸收过程500

1.通过直肠分泌液的吸收500

2.不通过直肠分泌液的吸收500

二、影响吸收的因素500

1.生理因素500

2.药物的剂型因素501

二、影响药物在呼吸系统分布的因素503

1.呼吸道气流503

第六节 肺吸收剂型503

一、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503

2.药物粒子的大小504

3.药物性质505

4.剂型与工艺505

第七节 皮肤用剂型505

一、皮肤的屏障作用506

二、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506

1.生理因素506

2.药物和剂型因素507

附录一 常用符号说明511

附录二 计算机程序与结果514

1992《药物动力学与生物药剂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邓树海等主编 1992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应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第2版(1989 PDF版)
应用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第2版
198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药物动力学  (第二版)(1987 PDF版)
药物动力学 (第二版)
1987
药物动力学( PDF版)
药物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研究中心
药物动力学基础( PDF版)
药物动力学基础
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代动力学( PDF版)
生物药剂学和临床药代动力学
药物动力学数学入门( PDF版)
药物动力学数学入门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  1(1999 PDF版)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 1
1999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  2(1999 PDF版)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 2
1999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药物动力学概论(1984 PDF版)
药物动力学概论
1984 北京:中国学术出版社
药物代谢动力学(1980 PDF版)
药物代谢动力学
1980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内蒙古优秀科技人物及成果(1987 PDF版)
内蒙古优秀科技人物及成果
198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药物制剂化学(1981 PDF版)
药物制剂化学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药物动力学(1989 PDF版)
临床药物动力学
1989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1999 PDF版)
药用动物与动物药
1999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物动力学(1990 PDF版)
药物动力学
1990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