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解剖、生理、临床》
作者 | (德)Peter Duus著;刘宗惠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52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271794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6760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感觉系统1
感受器1
周围神经3
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7
本体感觉8
周围性控制机理8
单突触性本体感觉反射8
三叉神经(Ⅴ)11
其它反射12
脊髓小脑前束15
脊髓小脑束15
脊髓小脑后束15
后索16
后索损伤综合征18
脊髓丘脑束18
脊髓丘脑前束18
脊髓丘脑侧束19
脊髓和周围神经支配23
感觉传导路中断综合征28
运动系统32
皮质脊髓束或锥体束33
皮质核束或皮质延髓束35
锥体外运动系统35
锥体束和锥体外系通路损害39
中枢性痉挛性瘫痪综合征40
运动性与感觉性周围神经元42
神经根损伤综合征45
肌肉的节段性及周围性神经支配47
运动单位的疾病51
弛缓性瘫痪综合征51
神经丛的损伤52
周围神经损伤的常见综合征53
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征54
间盘疾病(骨软骨病,间盘突出,脱出或疝)导致的脊神经根综合、、征65
脊髓的血液供应70
动脉供应70
静脉回流71
脊髓血管病变导致的综合征72
髓外肿瘤73
脊髓肿瘤73
髓内肿瘤75
哑铃型肿瘤75
肌病76
3 脑干及颅神经78
外部结构78
延髓78
桥脑81
中脑81
颅神经82
起源、构成及功能82
嗅觉系统(Ⅰ)86
视觉系统(Ⅱ、Ⅲ、Ⅳ、Ⅵ)89
视路(Ⅱ)89
眼球运动(Ⅲ、Ⅳ、Ⅵ)94
眼肌瘫痪99
眼肌的随意和反射活动的神经支配102
辐辏和调节105
对光反射107
眼的交感神经支配109
面部疼痛114
面神经和中间神经(Ⅶ)116
面神经本部117
中间神经119
面神经损伤常见类型121
听觉系统(Ⅷ)122
听力损害124
前庭或平衡系统(Ⅷ)125
前庭系统损害129
迷走系统(Ⅶ中间神经、Ⅸ、Ⅹ和Ⅺ)130
舌咽神经(Ⅸ)130
迷走神经(Ⅹ)133
副神经(颅内部分)(Ⅺ)134
疑核135
副交感神经运动核136
第Ⅸ和Ⅹ颅神的内脏传入纤维136
第Ⅸ和Ⅹ颅神经的躯体传入纤维136
副神经损害综合征137
副神经(脊髓部分)(Ⅺ)137
舌下神经(Ⅻ)138
Ⅸ~Ⅻ颅神经联合损害140
脑干的内部结构140
延髓141
桥脑147
中脑148
脑干的血液供应151
动脉151
静脉154
循环疾病引起的综合征154
肿瘤引起的综合征161
脑幕和枕骨大孔嵌入综合征163
皮质165
去脑强直168
去皮质综合征169
4 小脑171
外部结构171
内部结构172
功能177
新小脑功能障碍的体征178
小脑的血供179
动脉179
小脑上动脉179
小脑下后动脉181
小脑下前动脉181
沿小脑幕缘的小脑上动脉受压182
静脉182
小脑上动脉阻塞182
循环性损害182
小脑血肿183
小脑肿瘤184
小脑星形细胞瘤184
髓母细胞瘤184
血管母细胞瘤(Lindau病)185
转移性肿瘤185
听神经鞘瘤186
其它小脑疾病187
补遗187
室管膜瘤187
5 间脑188
丘脑189
功能195
血供196
丘脑病损综合征197
丘脑循环障碍综合征197
丘脑肿瘤199
丘脑炎症性疾病200
上丘脑(丘脑上部)201
底丘脑(丘脑底部)202
结构203
下丘脑(丘脑下部)203
下丘脑的功能209
边缘系统211
杏仁核复合体213
海马214
边缘系统是与表达、情感构成、性格特征及本能冲动有关的神经环路214
下丘脑损害216
周围自主神经系统221
下丘脑的控制221
功能222
交感神经系统224
骶部226
副交感神经系统226
牵涉痛231
6 基底神经节和锥体外系统233
基底神经节233
锥体外系统236
锥体外系灰质核团病损的体征240
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综合征241
运动过多——肌张力减低综合征243
其它体征245
7 脑膜、脑室和脑脊液248
脑膜248
硬(脑,脊)膜248
软(脑,脊)膜250
蛛网膜250
蛛网膜下腔251
脑室和脑脊液252
脑室252
脑脊液254
脑脊液流动受阻254
8 端脑或大脑皮质263
外部特征263
内部特征265
白质272
投射纤维272
联合纤维274
连合纤维274
皮质的功能性结构275
顶、枕、颞皮质的初级感受区281
初级躯体感觉皮质281
初级视觉皮质282
初级听觉皮质284
初级味觉皮质285
初级前庭皮质286
额叶287
初级躯体运动皮质(中央前回)287
运动前区皮质288
语言运动皮质(Broca区)289
前额叶皮质(额叶联合区)291
次级感受皮质区(顶、枕、颞联合区)295
联合区损害导致的局灶性体征296
感觉性或Wernicke失语302
补充说明305
下丘脑和垂体306
大脑疾病伴发的一般症状和体征306
脑膜瘤307
癫痫发作309
脑的循环系统310
动脉血供310
颈内动脉310
Willis动脉环311
椎动脉311
脑固有动脉313
大脑动脉的周围吻合318
脑循环障碍的体征和综合征31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19
颈内动脉供血不足321
动脉性动脉瘤328
高血压性动脉疾病和脑内出血332
静脉和硬脑膜窦335
脑外静脉335
脑内静脉337
静脉和窦内血栓形成的症状学338
文献338
编后语338
1995《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解剖、生理、临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Peter Duus著;刘宗惠等译 1995 北京:海洋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
-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及检查方法
- 黑龙江中医学院
-
- 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学
- 199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病理讨论集
-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临床神经病诊断学
- 198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鉴别诊断
- 1977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神经系疾病定位诊断
- 197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
- 198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
- 197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临床神经疾病学
- 1999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
-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学
- 198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神经病定位诊断
- 197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