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求取 ⇩

自序1

第一篇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及神经细胞1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1

第一节 个体发生1

一、神经管的形成2

二、神经管的转变3

(一) 宽度方面的转变3

(二) 长度方面的转变3

第二章 神经细胞7

第一节 组织发生学7

第二节 描述9

一、神经元9

(一) 神经元的形态9

(二) 神经元的分类11

(三) 神经纤维12

(四) 神经终末14

二、神经胶质16

三、细胞外腔17

第三节 功能与结构17

一、神经元17

(一) 细胞体17

(二) 神经纤维18

(三) 突触19

(四) 神经元的机构21

二、神经胶质23

(一) 星形神经胶质23

(二) 室管膜处的神经胶质细胞24

(三) 少突神经胶质细胞24

(四) 小神经胶质细胞24

三、大小25

二、方向25

四、重量25

五、长度25

第一节 外形25

第三章 脊髓25

第二篇 脊髓25

一、形状25

六、区分26

七、描述27

第二节 比邻27

一、脊髓与脊柱的关系27

二、脊髓与神经根的关系28

三、脊髓与脊膜的关系28

第三节 内观30

一、横切面30

二、区域的变化32

(四) 联合细胞33

第四节 系统化33

(五) 室管膜细胞33

(六) 神经胶质细胞33

(三) 感觉细胞33

(二) 交感神经节前细胞(交感核)33

(一) 运动细胞或运动神经元33

三、结构33

一、灰质34

二、白质35

(一) 长束35

(二) 短束39

第五节 临床探讨41

一、功能41

(一) 脊髓中枢41

(二) 脊髓的传导束47

二、脊髓综合征49

(一)灰质综合征或节段综合征49

(二)白质综合征或索综合征49

(三)混合综合征49

第三篇 脑干55

第四章 真正的脑干55

第一节 概述55

第二节 外形56

一、延髓56

二、脑桥58

三、中脑(脑峡部)58

第三节 比邻59

一、脊髓、延髓结合处内部结构的改变60

第四节 内观60

二、典型的水平断面62

(一) 脊髓颈段上份断面62

(二) 经过运动交叉的断面64

(三) 经过感觉交叉的断面64

(四) 经过延髓中份的断面65

(五) 经过脑桥延髓沟上方的脑桥断面65

(七)经过下丘的中脑断面66

(六)经过三叉神经发出处脑桥中份的断面66

(八)经过上丘的中脑断面68

第五节 系统化68

一、灰质68

(一) 节段中枢69

(二)节段间与节段上中枢75

二、白质80

(一) 长束80

(二) 短通路(联合束)82

第六节 临床探讨83

一、功能探讨83

(一) 脑干中枢83

(二) 脑干传导通路96

二、脑干综合征97

(一) 延髓综合征97

(二) 脑桥综合征98

(三) 中脑综合征99

(四) 上升网状结构综合征100

(五) 下行网状结构综合征101

三、脑干反射102

第五章 小脑104

第一节 外形104

第二节 比邻107

第三节 内观与结构108

一、小脑皮质108

(二) 固有纤维109

(一) 投射纤维109

三、小脑内的神经核109

(一) 齿状核109

(三) 颗粒(细胞)层109

(二) 蒲肯野氏细胞层109

(一) 分子层109

二、白质109

(二) 栓状核110

(三) 球状核110

(四) 顶核110

第四节 系统化110

一、原始小脑(古小脑)110

(一) 传入束111

二、旧小脑111

(二) 传出束112

三、新小脑113

第五节 临床探讨114

一、小脑的定位症状114

(一) 小脑蚓部或中线综合征114

(二) 小脑半球综合征115

第一节 外形116

(三) 其它症状116

第六章 第四脑室116

第二节 描述117

一、前壁或底117

二、后壁或顶118

三、边缘120

四、角120

第三节 临床探讨120

一、第四脑室底的功能120

二、第四脑室腔120

三、第四脑室肿瘤120

第四篇 前脑121

第七章 大脑121

第一节 外形121

一、重量122

二、描述122

(一) 大脑半球122

(三) 脑叶123

(二) 裂123

(四) 半球间结构128

(五) 大脑横裂129

第二节 比邻130

一、与颅骨的比邻130

二、与脑膜的比邻131

第三节 内观132

一、垂直额状切面132

二、水平切面132

第八章 丘脑与丘脑底部133

第一节 丘脑133

一、外形134

二、比邻134

三、结构与丘脑各核的分类136

四、系统化139

一、丘脑底部的界限143

第二节 丘脑底部143

二、丘脑底部的结构144

第三节 丘脑和丘脑底部的临床探讨145

一、运动功能145

二、感觉功能146

三、感官功能147

四、联络功能147

第九章 下丘脑(丘脑下部)148

第一节 描述148

六、丘脑网状系统功能148

五、植物性神经功能148

第二节 结构与划分149

一、弥散性小细胞核149

二、大细胞核149

第三节 系统化151

一、传入束151

(一) 端脑传入束151

(四) 中脑传入纤维153

(五) 感官传入纤维153

(三) 丘脑的传入纤维153

(二) 纹状体传入束153

二、传出束154

(一) 上升束154

(二) 下降束154

三、下丘脑垂体束155

四、下丘脑内联系155

(二) 下丘脑与前垂体(垂体前叶)156

(一) 下丘脑与后垂体(垂体后叶)156

一、下丘脑的功能156

第四节 临床探讨156

(三) 下丘脑--垂体--周围腺体间的相互关系158

(四) 功能定位159

(五)中枢神经对下丘脑的抑制159

二、下丘脑综合征160

(一) 代谢160

(二) 性功能161

(三) 生命调节162

(八) 膀胱功能障碍163

(七) 消化道出血和溃疡形成163

(九) 间脑性癫痫163

(五) 瞳孔改变163

(六) 食量的调节163

(四) 造血调节障碍163

(十) 情感与行为改变164

(十一) 醒觉与睡眠的调节164

第十章 垂体167

第一节 外形167

第二节 比邻167

一、垂体窝167

二、垂体窝外方169

第三节 结构170

一、垂体前叶或腺垂体170

二、垂体中间叶171

三、神经部或神经垂体(垂体后叶)171

第四节 系统化171

一、联系171

二、血循环172

(一) 前叶或腺垂体(包括中间叶)174

一、垂体功能174

第五节 临床探讨174

(二) 后叶或神经垂体176

二、垂体综合征176

(一) 垂体前叶综合征176

(二) 垂体后叶综合征179

(三) 颅咽管瘤180

第十一章 松果体与上丘脑(丘脑上部)181

第一节 外形181

(四) 空蝶鞍综合征181

第二节 描述、比邻182

第三节 结构183

第四节 系统化183

第五节 临床探讨184

一、松果体的生理功能184

二、松果体的作用185

三、松果体综合征186

二、顶187

一、侧壁187

第一节 描述187

第十二章 第三脑室(中脑室)187

三、前缘188

四、后缘或后下缘189

五、尖或漏斗189

第二节 临床探讨189

一、第三脑室壁189

二、第三脑室腔190

第十三章 纹状体193

第一节 外形193

一、尾状核193

二、豆状核193

三、屏状核194

四、杏仁核194

五、丘脑底部结构194

第二节 系统化195

第一节 描述与结构196

第十四章 大脑皮质196

(二) 苍白球196

(一) 尾状核和壳核196

一、异源皮质(古皮质)197

二、同源皮质(新皮质)197

第二节 系统化与临床探讨199

一、皮质定位概论199

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201

三、古皮质202

四、旧皮质205

五、新皮质209

(一) 运动皮质区(效应中枢)210

(二) 感觉皮质区(感受中枢)213

(三) 植物神经皮质区215

(四) 思维与行动的加工(升化)中枢,即皮质区216

第十五章 大脑半球白质223

第一节 半卵圆中心与内囊223

一、半卵圆中心223

二、内囊224

第二节 内侧半球内的联合束226

一、小连合227

第三节 两侧半球间的连合227

(一) 下层连合(第三脑室连合)228

(二) 上层连合(第三脑室顶连合)228

二、穹窿(大脑三角)228

三、胼胝体229

四、透明隔233

第一节 描述与比邻235

一、额部(前部)235

第十六章 侧脑室235

二、后部或枕角237

三、下部或颞蝶角238

四、侧脑室三角区240

第二节 脑室内容物240

第三节 局部解剖及放射线检查241

一、在颅骨上侧脑室的投射241

二、临床探讨241

(一) 皮质的起源处243

第一节 描述243

一、中枢神经元243

第五篇 传导通路243

第十七章 随意运动通路(锥体束)243

(二) 行程246

(三) 终末247

二、周围神经元248

第二节 临床探讨249

一、中枢神经元的症状学及综合征249

(一) 抽搐现象249

(二) 缺损现象249

(三) 局部解剖综合征250

一、中枢神经元251

(二) 另一条眼运动通路251

(一) 主要的眼运动通路251

(三) 复杂的眼运动反射通路251

第十八章 眼球运动通路251

二、周围神经元的症状学与综合征251

第一节 眼外肌运动251

二、皮质下神经元252

第二节 眼内肌运动253

一、虹膜收缩通路253

(一) 光运动反射弧253

(二) 调节和聚合反射254

二、虹膜扩大反射254

二、核间性眼肌麻痹255

第三节 临床探讨255

一、核上性眼球运动麻痹255

三、核及核下神经麻痹256

第十九章 自动运动通路(锥体外通路或皮质下脊髓通路)257

第一节 描述257

一、锥体外皮质区257

(一) 皮质脑桥纤维258

(二) 皮质纹状体与皮质苍白球纤维258

(三) 皮质下丘脑纤维258

二、端脑的神经核259

三、端脑神经核的传出通路259

(四) 皮质丘脑纤维259

四、脑干的神经核260

五、脑干神经核的传出通路260

六、周围神经元261

第二节 机构261

一、贾克逊氏学说261

二、对典型观念的评论261

三、现代的学说261

(一) 对运动皮质活动的作用262

(二) 对周围运动神经元的作用262

第三节 临床探讨263

一、锥体外系统的功能263

二、锥体外综合征264

三、锥体外综合征的外科治疗265

一、生理方面266

二、临床方面266

第二节 感觉通路的结构266

第二十章 感觉系统概论266

第一节 各型感觉266

第三节 感官通路267

第二十一章 一般感觉通路(躯体感觉)268

第一节 描述268

一、感受器268

(一) 内部感受器268

(二) 本体感受器269

(三) 外部感受器269

(一) 第一神经元或节神经元270

二、传导通路270

(二) 第二神经元272

(三) 发源于头部的感觉通路274

三、知觉中枢276

(一) 丘脑神经元276

(二) 皮质神经元278

第二节 临床探讨279

一、症状学探讨279

(一) 主观感觉障碍279

(一)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280

(二) 脊髓病变280

(二) 客观感觉障碍280

二、感觉综合征280

(三) 脑干病变281

(四) 丘脑病变281

(五) 顶叶皮质病变281

一、感受器装置282

三、知觉中枢282

二、传导通路282

第一节 嗅觉通路282

第二十二章 嗅觉通路及味觉通路282

四、临床探讨283

(一) 嗅神经病变283

(二) 嗅神经干(嗅球和嗅束)损害283

(三) 嗅觉中枢病变283

第二节 味觉通路283

一、感受器装置283

第一节 描述284

第二十三章 视通路284

三、味觉中枢284

二、传导通路284

一、感受器装置285

二、传导通路与视觉中枢287

(一) 视网膜287

(二) 视神经与视乳头288

(三) 视交叉289

(四) 视束289

(七) 枕叶290

(八) 视通路纤维的排列290

(六) 视辐射(视放射)290

(五) 外侧膝状体290

第二节 临床探讨293

一、感受器装置293

二、视通路各部位病变293

(一) 视乳头改变293

(二) 视神经病变295

(三) 视交叉病变296

(五) 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皮质中枢的病变297

(四) 视束病变297

第二十四章 听通路与前庭通路299

第一节 听通路299

一、描述299

(一) 听觉感受器299

(二) 传导通路300

(三) 听觉中枢301

二、临床探讨301

(一) 感受器装置301

一、描述302

(二) 传导通路302

(一) 感受器装置302

(二) 传导通路302

第二节 前庭通路302

(三) 知觉障碍302

(三) 前庭核的联系303

二、临床探讨304

(一) 前庭周围性损害304

(二) 前庭中枢性损害305

一、传统学说307

第一节 结构307

第六篇 脑脊膜、脑脊液307

第二十五章 脑(脊)膜307

二、近代学说309

第二节 描述309

一、脊膜309

(一) 硬脊膜309

(二) 脊蛛网膜311

(三) 软脊膜311

(一) 硬脑膜312

二、脑膜312

(二) 脑蛛网膜324

(三) 软脑膜325

第二十六章 脑脊液326

第一节 描述326

一、脑脊液326

(一) 物理成份326

(二) 化学成份326

(一) 脑室系统328

二、液体的储存328

(三) 细胞数328

(二) 蛛网膜下腔329

(三) 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的交通331

(四) 蛛网膜下腔延伸处331

第二节 生理学332

一、来源、循环与吸收332

二、血与液体交换334

三、液体与神经实质的关系336

四、脑脊液的作用337

第三节 临床探讨338

一、脑脊液的采取338

二、脑脊液压力的研究340

三、脑脊液的病理性改变345

四、放射线检查347

第一节 颈内动脉352

一、发源处352

第七篇 中枢神经系统的血运352

第二十七章 颈内动脉及椎动脉352

二、行程353

三、比邻354

四、侧支355

五、终末支358

六、颈动脉造影358

第二节 椎动脉359

一、比邻360

三、椎动脉造影361

二、侧支361

第三节 颈内动脉及椎动脉与颈外动脉的吻合366

一、前吻合367

二、后吻合367

第二十八章 大脑动脉环(Willis氏环,大脑前吻合)370

第一节 描述370

一、前交通动脉370

二、后交通动脉370

第二节 异常的脑底动脉吻合371

第三节 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研究372

第四节 大脑动脉环的探讨373

第一节 动脉374

一、延髓的动脉374

第二十九章 脑干的血液供应374

二、脑桥的动脉375

三、中脑的动脉375

第二节 脑干的动脉管辖区376

一、延髓的动脉管辖区376

二、脑桥的动脉管辖区376

四、中脑动脉管辖区377

三、第四脑室的血液供应377

五、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脑干前面与内侧的血管综合征378

六、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外侧综合征380

七、在前及外侧组之间的血液供应380

八、脑干的动脉管辖区及中脑后部综合征380

第三十章 小脑的血液供应381

第一节 动脉381

一、小脑上动脉(小脑上前动脉)381

三、小脑下动脉(小脑下后动脉)383

二、小脑中动脉(小脑下前动脉)383

第二节 小脑的动脉管辖区384

一、皮质动脉管辖区384

四、补充小脑动脉384

二、中央分布385

一、大脑前动脉386

(一) 行程386

(二) 中央分布386

第一节 大脑各动脉386

第三十一章 大脑的血运386

(三) 皮质分布387

(四) 大脑前内动脉389

(五) 颈动脉造影389

(六) 结扎大脑前动脉391

二、大脑中动脉392

(一) 行程392

(二) 中央分布392

(三) 皮质分布392

(五) 异常及变异394

(四) 皮质动脉的吻合394

(六) 临床所见397

三、大脑后动脉397

(一) 行程397

(二) 中央分布398

(三) 大脑后动脉的中央管辖区398

(四) 皮质分布398

(五) 皮质管辖区399

(六) 吻合399

(七) 异常及变异400

(八) 动脉造影400

(九) 临床所见401

四、脉络膜前动脉401

(一) 行程401

(二) 基底段的分布401

(四) 吻合402

(五) 动脉造影402

(三) 脑室段的分布402

(六) 临床所见403

第二节 动脉供应区403

一、周围动脉流403

(一) 皮质动脉403

(二) 白质动脉403

二、中央动脉流403

(一) 基底动脉403

第一节 垂体柄(茎)及垂体动脉404

一、下垂体动脉404

第三十二章 一些结构的血液供应404

(二) 脉络膜动脉404

二、上垂体动脉(结节垂体动脉)405

三、漏斗的吻合动脉环405

第二节 下丘脑动脉406

一、动脉407

二、动脉管辖区407

第三节 丘脑动脉409

第五节 尾状核动脉411

一、尾声状核头部动脉411

第四节 豆状核动脉411

二、尾状核体动脉412

三、尾状核尾部动脉412

第六节 大脑皮质动脉412

一、皮质网412

二、大脑皮质动脉414

第三十三章 脊髓的血液供应414

第一节 动脉414

一、经典描述415

二、现代分类417

第二节 动脉管辖区418

一、表浅网及表浅管辖区418

二、前沟动肪及深部管辖区418

第三节 脊髓血管造影419

第四节 临床所见419

一、脊髓血管畸形(动静脉瘤)419

二、脊髓缺血性疾病421

(一) 脊髓缺血421

(二) 脊髓血管阻塞421

二、延髓静脉422

一、脊髓静脉422

三、脑桥及小脑静脉422

三、脊髓肿瘤422

第一节 脊髓、脑干及小脑的静脉422

第三十四章 静脉422

四、中脑静脉423

第二节 大脑的静脉424

一、大脑浅层静脉系统(皮质静脉系统)424

(一) 大脑外面的静脉424

(二) 大脑内面的静脉426

二、大脑深部静脉(深部静脉系统或脑室静脉系统)427

(一) 脑室静脉组428

(二) 基底静脉(Rosenthal静脉)组430

(三) 大脑大静脉(Galen氏大静脉)430

三、浅静脉与深静脉系统间的吻合431

四、引流途径431

五、静脉压与颅内压的关系432

六、大脑静脉造影432

第三十五章 血管壁调节器435

1981《临床实用神经系统解剖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秉权,刘公海编著 1981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解开心脏之谜(1988 PDF版)
解开心脏之谜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解剖学讲议  中枢神经系统( PDF版)
解剖学讲议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神经解剖学图谱(1984 PDF版)
临床神经解剖学图谱
1984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应用解剖学指南(1999 PDF版)
临床应用解剖学指南
1999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心脏临床解剖学(1996 PDF版)
心脏临床解剖学
1996 西安市: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1991 PDF版)
实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和临床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临床神经眼科(1996 PDF版)
实用临床神经眼科
1996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1986 PDF版)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198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神经解剖学(1989 PDF版)
临床神经解剖学
1989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临床解剖学选题解(1984 PDF版)
临床解剖学选题解
1984 浙江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1998 PDF版)
临床应用表面解剖学
199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解剖学纲要  解剖与临床(1992 PDF版)
解剖学纲要 解剖与临床
1992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解剖学(1988 PDF版)
临床解剖学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实用临床泌尿系统基础图解(1990 PDF版)
实用临床泌尿系统基础图解
199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肺的临床解剖学(1988 PDF版)
肺的临床解剖学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