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政志》

概述1

第一章财政体制21

第一节市级财政体制23

民国时期财政体制23

建国后财政体制24

第二节 区级财政体制43

第三节县级财政体制52

民国时期财政体制52

建国后财政体制53

第四节乡(镇)财政体制63

民国时期财政体制63

建国后财政体制63

第五节地方预算平衡69

地方预算收入70

国家收入上解75

地方预算平衡76

第二章财政收入85

第一节企业收入99

上交利润108

上交基本折旧基金129

资金占用费131

固定资产变价收入134

第二节工商税收137

税收沿革138

流转税类151

所得类170

财产及行为税类179

其他税捐类196

特定目的税类204

第三节农业税收204

田赋204

农业税收259

契税293

耕地占用税303

农林特产税304

第四节其他收入307

市产收入307

规费收入321

罚没收入328

其他杂项收入337

第五节专项收入、专项基金340

排污费340

国家能源交通重、建设基金344

国家预算调节基金347

市场物价调节基金348

粮食补贴基金349

第六节补助收入350

民国时期补助收入350

建国后补助收入355

第七节公债与借款357

江苏地方公债358

南京特别市特种建设公债358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359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360

国库券363

民国时期南京财政借款367

第三章财政支出370

第一节经济建设支出381

工业建设支出381

农业建设支出397

商业建设支出412

交通建设支出416

其他建设支出419

第二节城市维护建设支出421

市政设施427

公用事业433

城市住宅439

园林绿化442

环境卫生446

消防及其他城市建设451

第三节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451

文化、文物事业费456

教育事业费462

科学事业费476

卫生事业费478

公费医疗485

计划生育事业费487

体育事业费488

广播、电视事业费490

其他文教事业费492

第四节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支出494

抚恤事业费497

退、离休经费501

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502

自然灾害救济费512

第五节行政管理费支出514

行政支出517

公安、安全支出542

检、法、司支出543

第六节 价格补贴支出545

第七节其他支出548

祭祀费、乡饮酒银550

崇圣费550

协作费550

债务费552

下放安置经费552

国防战备费555

其他部门事业费556

其他杂项支出558

第四章财政财务管理562

第一节预算管理564

预算编制564

预算执行585

决算编审599

国库611

第二节企业财务管理619

固定资产管理619

流动资金管理630

成本(费用)管理638

利润分649

专用基金管理661

价格补贴管理667

扭亏增盈674

第三节行政事业财务管理683

行政管理费财务管理684

文化事业费财务管理688

教育事业费财务管理691

卫生事业费财务管理696

广播、电视、体育事业费财务管理702

科学、科技事业费财务管理705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费709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改革712

第四节农业财务管理719

国营农场财务管理719

农、林、水事业费财务管理723

支农资金管理725

第五节城市维护费财务管理727

资金来源及分配727

城建财务管理728

第六节预算外资金管理735

预算外资金范围和规模736

统一管理与归口管理752

综合财政计划管理754

计划管理与专户存储756

第七节外经财务管理758

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管理759

三资企业上交收入760

第八节财政信用资金管理760

小型技术组织措施贷款760

财政信用投资769

其他财政信用资金管理771

第九节会计管理775

总预算会计775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782

工业会计786

农业企业会计791

日常会计管理793

会计人员职称评定795

第十节注册会计师事务800

机构网络800

国内业务801

涉外业务803

公证、咨询工作制度805

第五章财政监督806

第一节财政监察与检查806

机构职能806

税收财务大检查811

第二节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815

指标管理与限额控制816

专项商品控制范围与审批权限820

征收专控商品消费附加费823

第三节中央企业财政驻厂员824

机构设置824

财务工作825

增收节支826

财务监督检查827

第四节冻结、清理资金828

筹集资金支援建设828

冻结、清理存款829

清理小钱柜、小仓库、小农场834

第五节“文革”查抄财物退还、处理836

查抄、财物保管、退还836

遗留问题处理838

第六章财政科研与信息841

第一节财政调查研究841

调研机构与职责841

调研工作842

调研课题844

调研成果845

第二节财政信息848

编印《财政情况》848

信息交流850

计算机应用与开发853

信息网络856

第三节群众学术团体856

财政会计学会857

珠算协会862

第七章机构人员866

第一节机构866

市财政机构867

区财政机构883

县财政机构885

乡(镇)财政机构886

驻宁财税机构887

第二节人员892

人员构成892

干部培训896

干部管理907

第八章抗日民主根据地财政919

第一节财政机构920

江宁县920

溧水县921

高淳县921

江浦县921

六合县922

第二节财政收入923

捐献、借粮、缉没收入923

教国公粮和田赋923

减租减息925

工商税收925

第三节财政支出927

生活费927

抚恤费支出928

教育费支出929

支持农业生产支出929

生产建设支出930

第四节财政收支管理930

预、决算制度931

征收管理931

支出管理932

财经纪律932

人物936

大事记958

附录1029

1、南京市人民政府布告1029

2、南京市军管会和市政府工作(节选)1032

3、1950年南京市第二届人民代表会议关于南京市财政税收工作报告(节录)1043

4、一年来财政工作1050

5、南京市区级财政管理暂行办法1053

6、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平衡财政预算的决定1057

7、南京市人民政府对三县实行“全额比例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1060

8、南京市财政体制改革方案汇报会议纪要1064

9、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南京市计划体制五个改革方案的批复意见1066

编后记1072

1996《南京财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金钟主编;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南京财政  1988(1989 PDF版)
南京财政 1988
1989 南京:南京出版社
铜梁财政志( PDF版)
铜梁财政志
北京财政志(1998 PDF版)
北京财政志
1998
南川县财政志( PDF版)
南川县财政志
南京小志( PDF版)
南京小志
中华书局印行
南京民政志(1994 PDF版)
南京民政志
1994 深圳:海天出版社
南京政党志(1997 PDF版)
南京政党志
1997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南京市政协志(1997 PDF版)
南京市政协志
1997 北京:方志出版社
六安市志(1991 PDF版)
六安市志
1991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湖南财政史(1988 PDF版)
湖南财政史
1988 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南京简志(1986 PDF版)
南京简志
1986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湖南省志  第15卷  财政志(1987 PDF版)
湖南省志 第15卷 财政志
1987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云南省志  卷12  财政志(1994 PDF版)
云南省志 卷12 财政志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沧州财政志(1997 PDF版)
沧州财政志
1997 北京:方志出版社
南京市政建设志(1994 PDF版)
南京市政建设志
1994 深圳:海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