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口理论与实践》
作者 | 吴坤仪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5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202037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0940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绪论1
第一节人口学与人口理论1
一 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1
二 人口理论是人口学的理论基础3
第二节人口转变理论5
一 人口过程5
二 人口转变的基本原因8
第三节生育转变理论11
一 生育转变11
二 生育转变的宏观理论12
三 生育转变的微观理论15
四 生育转变的中观理论17
第四节现代人口理论的对象体系和意义20
一 现代人口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0
二 本书的体系和结构23
三 党政干部学习现代人口理论的重大意义25
第一章人口与发展28
第一节解决人口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28
一 中国现阶段人口问题的突出征象是人口总量规模大、增长快、增量多28
二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出发点30
三 人多是好事,但也有不利的方面34
四 中国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亟待提高35
第二节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36
一 马克思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协调发展的规律36
二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40
第三节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46
一 人口问题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46
二 人口问题的解决,根本要靠经济、社会的发展47
三 要把人口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来考察和处理49
第二章生育行为的本质51
第一节生育行为概述52
一 生育和生育行为的概念52
二 影响生育过程的因素54
三 个体生育行为的选择及其意义55
第二节生育行为的本质58
一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58
二 生育行为在本质上是社会行为61
第三节生育行为的社会管理66
一 生育行为管理的性质66
二 生育行为管理的特点和内容69
第三章家庭生育的动因71
第一节生育的家庭决策71
一 家庭基本目标和决策准则71
二 家庭是生育单位73
三 家庭是生育的最终决策单位75
第二节家庭生育的经济动因76
一 家庭成员总时间的利用与分配76
二 家庭财产的增加和家庭经济的平衡79
第三节家庭生育的家庭活动方式动因81
一 家庭活动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81
二 家庭活动的实现方式82
三 妇女走出家庭与生育的关系82
四 提高家庭成员社会活动参与度的条件83
第四节家庭生育的社区文化动因84
一 社区生育文化氛围对个人生育行为的影响84
二 社区生育文化氛围的进步性与保守性85
三 以社区为单位的进步生育文化的培育86
第五节家庭生育的家庭安全动因87
一 安全考虑是家庭巩固和发展的因素之一87
二 改善社会安全条件,降低家庭风险88
第六节家庭生育的政府态度动因90
一 政府态度对家庭生育行为有重要影响90
二 政府态度的导向性91
三 政府意志的实现方式92
第四章生育健康95
第一节生育健康的内涵、形成背景及发展方向95
一 生育健康的定义96
二 生育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其背景98
三 生育健康的特点及发展方向101
第二节影响生育健康的因素102
一 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103
二 文化因素104
三 妇女卫生服务及计划生育服务104
四 妇女的地位与权利105
第三节生育健康与中国的计划生育105
一 生育健康与生育权利的实现105
二 生育健康与计划生育的关系107
三 生育健康概念确立的启示112
第五章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114
第一节孩子的效用分析114
一 劳动—经济效用114
二 养老—保险效用115
三 消费—享乐效用115
四 长期维持家庭地位的效用115
五 对扩展型家庭作贡献的效用115
第二节孩子的成本分析116
一 生育和抚育孩子的直接成本116
二 生育和抚育孩子的间接成本116
三 生育和抚育孩子的精神成本117
四 生育和抚育孩子的数量成本和质量成本117
第三节家庭规模的经济决策119
一 孩子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19
二 生育的数量与质量选择121
第四节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126
一 我国不同时期生育子女的成本效用分析127
二 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应用129
三 在宏观上增强政府对生育的综合调控能力131
第六章人口过程的统计分析与评估133
第一节分析与评估人口现状的指标体系133
一 反映人口数量状况的统计分析134
二 反映人口质量的统计分析135
三 反映人口密度的统计分析139
四 反映人口结构的统计分析141
第二节分析与评估人口再生产的指标体系151
一 人口出生统计分析151
二 人口死亡统计分析154
三 人口迁移统计和人口增长的计算155
第三节影响人口再生产的直接因素158
一 婚姻状况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159
二 节制生育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161
三 节育措施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162
第七章当代人口问题164
第一节 当代人口问题概述165
第二节 当代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170
第三节解决当代人口问题的原则和途径175
一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76
二 主要途径178
第八章政府的人口管理职责和方式182
第一节国家对人口宏观调节的任务182
一 国家必须对生育实施宏观调节182
二 人口数量调节186
三 人口素质调节188
四 人口结构调节189
五 相关调节190
第二节生育引导190
一 宣传教育引导191
二 经济利益引导192
三 法律引导193
四 行政引导195
第三节人口素质对数量的替代管理196
一 改进就业管理196
二 发展教育198
三 完善社会保障200
第四节计划生育方案管理202
一 管理型计划生育方案203
二 服务型计划生育方案204
三 结合型计划生育方案205
第九章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道路208
第一节我国计划生育发展历程与显著成就208
一 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208
二 计划生育工作的显著成就212
第二节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体制213
一 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对计划生育工作亲自抓、负总责213
二 党政“一把手”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要职责215
第三节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216
一 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必要性216
二 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相结合的原则218
第四节坚持综合协调的原则219
一 综合协调的必要性219
二 综合协调的主要内容和根本要求220
第五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方针223
一 “三为主”的产生及其发展223
二 全面落实“三为主”的经验225
第六节坚持走计划生育“三结合”路子226
一 “三结合”的产生及其意义226
二 积极推广“三结合”229
附录一1995年世界人口数据230
附录二中国人口——经济数据表(1994年)250
附录三我国及各地区的婴儿死亡率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1990年)251
后记252
1996《现代人口理论与实践》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坤仪等主编 1996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 1998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现代篮球理论与实践
- 1995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1996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 现代公关理论与实践
- 1997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人生理论与实践
- 199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人生理论与实践
- 1999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人口理论与实践
- 1987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 199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现代推销理论与实践
- 199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践
- 1999 上海:学林出版社
-
- 现代培训理论与实践
- 1997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
- 现代企业经营理论与实践
- 1994 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 现代旅游理论与实践
- 1990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