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宪法 下》
作者 | 王世杰,钱端升著 编者 |
---|---|
出版 | 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316 |
出版时间 | 194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6964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四编国家机关及其职权1
第一章议会1
第一节议会的性质及起原1
第一目议会的性质1
一 委托说2
二 代表说3
三 国家机关说4
四 各说的批评5
第二目 议会制度的起原6
第二节议会的组成8
第一目两院制与一院制的理论9
一 主张两院制者的理论9
二 主张一院制者的理论10
第二目两院的组成问题11
一 下议院的组成11
二 上议院的组成14
第三节议会的职权17
第一目 两院职权的分配17
第二目议会的立法权20
第一款 立法权的意义20
第二款立法程序21
一 法律案的提出22
二 法律案的讨论22
三 两院的协议23
第三目议会的监察权24
一 质询权24
二 查究权24
三 受理请愿权25
四 建议权25
五 弹劾权25
六 不信任权27
七 设立常设委员会权27
第四目议会的财政权28
一 预算案28
二 决算案31
第四节议员的特殊保障31
一 议员言论的保障31
二 议员身体的保障32
第五节 议会制度与反议会制度32
第二章行现机关36
第一节行政机关的组成36
第一目合议制37
一 合议制的意义37
二 合议制的理论37
三 合议制的实例38
第二目行政元首与国务员44
第一款行政元首45
一 行政元首的产生45
二 行政元首的任期48
三 行政元首的出缺50
第二款元首与国务员的关系51
一 总统制51
二 责任内阁制53
第三款国务会议57
一 国务会议的组成57
二 国务会议与元首57
三 国务会议的职权59
第四款 国务总理与国务员59
第二节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60
一 合议制60
二 总统制61
三 责任内阁制61
四 上述各制的批评63
五 独裁制64
第三节行政机关的职权66
第一目 公布法律权66
第二目 命令权67
第三目关于制定法律之权70
一 法律提案权71
二 要求复议权72
第四目任免权73
一 国务员的任免73
二 一般公务员的任免73
三 考试制度74
第五目 军事权75
第六目外交权76
一 使节权76
二 缔约权77
三 宣战权79
第七目 荣赏权79
第八目赦免权81
一 赦免权的意义81
二 关于赦免权的理论82
第九目关于议会的集会开会停会闭会及解散之权83
第一款 关于议会的集会开会停会及闭会83
第二款关于议会的解散86
一 议会解散权与责任内阁制86
二 议会解散权与非责任内阁制88
第三章法院90
第一节 法院职务的性质90
第二节法院的独立91
一 法官的任用91
二 法官的保障93
三 法院独立的其他条件95
第三节法院司法权的范围95
第一目宪法解释权95
一 何谓违宪95
二 否认与撤销的区别96
三 法院应否有否认或撤销违宪的法律之权97
第二目行政诉讼审判权101
一 行政诉讼的意义101
二 英美制与欧洲大陆制101
第四章联邦制度104
第一节联邦制的特性104
第一目 联邦与邦联的区别105
第二目 联邦与单一国的区别109
第二节联邦制的派别111
第一目 美制与坎拿大制的区别111
第二目 美制与欧洲大陆制的区别113
第三节几个特殊的联合组织114
一 苏联114
二 不列顚国协115
三 国际联盟117
第五编宪法的修改119
第一章宪法修改的可能性119
第一节 宪法的固定性119
第二节宪法修改的限制120
第一目 程序上的限制120
第二目 时间上的限制121
第三目 范围上的限制121
第三节 未规定修改问题的宪法123
第二章宪法修改的程序124
第一节提案程序124
一 提案权124
二 原则的决定124
三 草案的决定125
第二节议决程序126
一 由议会议决126
二 由特别制宪议会议决127
三 由地方围体复决127
四 由公民复决127
第三节 公布程序128
第六编中国制宪史略及现行政制133
第一章淸季之预备立宪133
第一节 立宪运动的发轫133
第二节淸廷的措施136
一 考察宪政大臣的派遣及宪政编查馆的成立136
二 定期实行立宪及宪法大纲的拟定137
三 咨议局及资政院的召集138
四 十九信条的颁布139
第二章辛亥革命及北京政府时代的制宪142
第一节辛亥革命至国会成立142
一 辛亥十月十三日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42
二 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3
三 关于制宪机关的法律145
第二节国会成立至国会解散146
一 国会中的政党146
二 宪法起草委员会的纽织与程序147
三 二年十月四日大总统选举法148
四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完成150
五 袁世凯干预制宪及国会解散151
第三节国会解散至袁世凯之死153
一 民国三年五月一日中华民国约法153
二 民国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及其他155
三 君宪运动156
第四节国会恢复至宣统复辟157
一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续议157
二 国会的解散及复辟161
第五节西南护法至国会二次恢复162
一 西南国会之议宪162
二 新国会之议宪164
三 省宪运动165
第六节国会二次恢复至临时执政制度消灭168
一 民国十二年十月十日中华民国宪法168
二 民国十四年国民代表会议条修及中华民国宪法案171
第三章国民政府时代之制宪174
第一节中国国民党的宪法观念175
一 中国未来宪法的内容175
二 宪法颁布前的准备177
三 未来宪法制定的程序179
第二节国民政府组织法的变迁179
一 民国十四年七月一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79
二 民国十六年三月十日修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80
三 民国十七年二月十三日国民政府组织法181
四 民国十七年十月八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81
五 民国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83
六 民国二十年六月十五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84
七 民中二十年十二月三十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185
第三节约法运动与立宪运动187
第一目训政时期约法的制定187
一 训政时期是否需要宪法187
二 太原中华民国约法草案189
三 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一日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1
第二目颁行宪法的预备194
一 宪法草案的议订195
二 国民大会召集日期200
三 国民大会的选举202
第四章国民政府的机构205
第一节党治205
第一目 中国国民党的组织206
第二目政治委员会及国防最高委员会209
一 政治委员会的沿革209
二 政治委员会的权力213
三 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产生215
四 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组织及权力216
第二节国民政府217
第一目 国民政府主席218
第二目 国民政府委员会218
第三目 国民政府直属机关220
第三节五院及五权221
第一目行政院221
一 行政院与责任内阁221
二 行政院院长221
三 行政院会议222
第二目军事委员会222
一 军事委员会的组织223
二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224
三 军事委员会的职权225
第三目立法院225
一 立法院的组织225
二 立法院会议226
三 立法院的职权227
第四目立法程序228
一 法律与命令的区别229
二 法律案的提议230
三 法律案的议决230
第五目预算程序232
一 概算的编造233
二 概算的核定233
三 预算的拟定234
四 预算的审议234
第六目 司法院236
等七目 考试院237
第八目监察院237
一 监察的组织238
二 弹劾权238
三 审计权240
第四节国民参政会241
第一目 训政时期人民代表机关设立问题241
第二目国民参政会的组织243
一 参政员243
二 主席244
三 驻会委员会244
四 委员会245
第三目 国民参政会的权力及地位245
附录247
一宪法大纲(光緖三十四年八月初一日颁发)247
二 十九信条(宣统三年九月十三日公布)248
三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辛亥十月十三日公布民国元年一月二日修正)250
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国元年三月十一日公布)252
五 中华民国约法(民国三年五月一日公布)257
六 中华民国宪法(民国十二年十月十日公布)264
七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民国十四年七月一日公布)279
八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民国十七年十月八日公布)280
九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民国二十年六月一日公布)284
十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民国二十年十二月三十日公布)291
十一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民国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宣布)296
1947《比较宪法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世杰,钱端升著 1947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比较宪法
- 1999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比较宪法
- 索书号:D911-Z2
-
- 宪法分类比较编译 下
- 1983
-
- 比较宪法
- 1997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资产阶级国家法参考资料 第3辑
- 195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比较宪法 上
- 1936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比较宪法
- 1930 会文堂新记书局
-
- 比较宪法
- 1913 华通书局
-
- 比较宪法 再版
- 1982 大中国图书公司
-
- 比较宪法
- 1964 国立编译馆
-
- 比较宪法 下
- 1947 商务印书馆
-
- 比较宪法 上
- 1936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比较宪法 下
- 1936 商务印书馆
-
- 比较宪法 上
- 1938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