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儒学与文学》
作者 | 马茂军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0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29876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54009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宋初儒学与文学概况1
第一节 山林之儒陈抟、种放、林逋的文学创作1
一 山林隐士陈抟的儒学思想与文学创作1
二 山林之儒种放的文学创作11
三 林逋的复古思想与文学创作31
第二节 朝中之儒王禹偁的文学创作49
一 王禹偁的儒学思想49
二 儒家的文学观与散文创作54
三 王禹偁的儒学思想与诗歌创作63
第二章 宋代儒学的复兴运动与文学革新运动的兴起81
第一节 北宋洛阳文人集团与诗文革新运动的兴起81
一 西京幕府的外部环境研究81
二 西京幕府作家群89
三 西京幕府中的尹洙与欧阳修94
四 西京幕府中的梅尧臣与欧阳修106
第二节 庆历党议与庆历文学115
一 庆历党议与庆历文学的主题115
二 庆历党议与欧阳修的文学成就126
三 庆历党议与苏舜钦诗风的嬗变133
四 庆历党议与梅尧臣诗风的嬗变149
第三节 宋代科举改革与诗文革新运动168
一 诗赋取士与宋初文学168
二 仁宗朝科举改革与文学172
三 王安石科举改革与文学180
第三章 北宋儒学的繁荣与文学的繁荣184
第一节 庐陵学与六一风神184
一 夫子气象与六一风神185
二 《春秋》学与六一风神190
三 庐陵史学与六一风神194
四 庐陵学之“人情说”与六一风神198
第二节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散文的风格204
一 “荆公新学”与王安石的文艺观204
二 王安石古文的总体审视207
三 “荆公新学”的特质与王文古奥深邃的艺术风貌211
第三节 蜀学与文学222
一 蜀党的文人性格223
二 蜀学的文人品格与苏氏的文艺观229
三 苏轼的文人性格与诗歌创作233
第四节 北宋道学与文学241
一 柳开石介的古文创作242
二 北宋五子的诗歌创作247
三 北宋五子的古文创作252
附录一261
一 司空图的禅宗思想与诗品261
二 试论禅家山水诗的境界302
三 参考书目315
后记326
1999《北宋儒学与文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茂军著 1999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儒学与浙江文化
- 1993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宋儒与佛教
- 1930
-
- 宋夏战争与北宋文学
- 2020
-
- 苏轼 北宋·文学家 1037-1101
- 1999
-
- 儒学与西方哲学
- 北京:中华书局
-
- 宋明理学与文学
- 1989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儒学与中国史学
- 1992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现代佛学大系26 宋儒与佛教
- 1984 弥勒出版社
-
- 儒学与工商文明
-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儒学与东方文化
- 199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民俗美术与儒学文化
- 1992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 佛学与儒学
- 1992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
- 199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华夏圣学 儒学与中国文化
- 1995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医舌诊
-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