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求取 ⇩

第一章 殷周哲学1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孕育和诞生1

一、中国哲学的史前形态1

(一)“灵魂不死”2

(二)“万物有灵”和自然崇拜2

(三)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3

二、中国哲学的最初形态5

(一)一神崇拜6

(二)“阴阳”、“五行”观念的萌芽7

第二节 天神权威的建立和演变8

一、“帝”或“上帝”8

二、“天命”论与“敬天保民”和“以德配天”10

第三节 《易经》、《国语》中的阴阳观念12

一、《易经》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2

(一)矛盾对立观念14

(二)万物交感观念14

(三)发展变化观念15

二、《国语》中伯阳父论地震17

第四节 《洪范》、《国语》中的五行思想18

一、《洪范》中的五行思想18

二、《国语》中的五行思想20

第五节 无神论思潮的兴起21

一、“昊天不惠”21

二、“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23

第二章 春秋战国之际哲学25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兴起25

一、“礼坏乐崩”25

二、“道术将为天下裂”26

三、“一致而百虑”27

第二节 孔子哲学30

一、“人而不仁如礼何”30

(一)“克己复礼”31

(二)“泛爱众而亲仁”33

(三)“未知,焉得仁”35

二、“生而知之”与“学而知之”36

(一)“笃信好学”36

(二)“多见而识”与“一以贯之”37

三、“中庸”38

(一)“过犹不及”39

(二)“和而不同”39

四、“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40

(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0

(二)“为之不厌”41

第三节 墨子哲学43

一、“言必立仪”44

(一)“取实予名”44

(二)“言必有三表”45

(三)“以往知来,以见知隐”46

二、“天志”、“明鬼”与“非命”、尚力47

(一)“顺天之意”47

(二)“命为暴人之道”48

三、“兼爱”与“贵义”49

(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9

(二)“兼相爱,交相利”50

(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52

第四节 《老子》哲学53

一、“道生之,德畜之”55

(一)“道生万物”55

(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57

二、“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0

(一)“为而不争”61

(二)“圣人处无为之事”62

三、“静以观复”64

(一)“为道日损”64

(二)“涤除玄览”65

第五节 《孙子》哲学66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68

二、“奇正相生”69

三、“决胜败安危者,道也”71

第三章 战国中期哲学74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高潮74

一、列国争雄74

二、“诸子蜂起”75

三、百家争鸣76

第二节 《管子》的哲学思想78

一、“水者万物之本原”78

二、“精气”80

三、“静因之道”82

第三节 孟子哲学85

一、“行仁政而王”85

(一)“制民之产”85

(二)“民为贵”86

(三)王霸之辩87

二、人性善88

三、“尽心”、“知性”、“知天”90

(一)“万物皆备于我”90

(二)“求放心”92

四、“修其身而天下平”94

(一)“居仁由义”94

(二)“养浩然之气”96

第四节 庄子哲学100

一、“物物者非物”101

(一)“先天地生而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101

(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102

(三)“通天下一气耳”103

二、“是非齐一”、“是非莫辨”104

(一)“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104

(二)“和之以是非”,“以应无穷”106

三、“逍遥游”与“安之若命”109

(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109

(二)“处夫材与不材之间”112

(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112

第五节 惠施、公孙龙哲学114

一、惠施的“合同异”114

二、公孙龙的“离坚白”118

第六节 后期墨家哲学123

一“物甚不甚,说在若是”与“同异交得”123

(一)“物之所以然”、“久,弥异时也”、“宇,弥异所也”123

(二)“同异交得”125

二、“知,接也”,“恕,明也”127

三、“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129

第四章 战国末期哲学134

第一节 百家争鸣的总结134

一、“大争之世”134

二、“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135

三、“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136

第二节 荀子哲学139

一、“天人相分”140

(一)“明于天人之分”140

(二)“制天命而用之”142

二、“辨合”“符验”以“解蔽”144

(一)“天官薄类”与“心有征知”144

(二)“虚壹而静”147

(三)“制名以指实”150

三、“明分使群”与“化性起伪”151

(一)“人能群”“故最为天下贵”151

(二)“人之性恶”与“积善成德”152

第三节 韩非哲学154

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155

二、“因参验而审言辞”157

三、“矛盾之说”160

四、“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162

第四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166

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166

二、“一阴一阳之谓道”169

第五节 《中庸》、《大学》、《礼运》的哲学思想172

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73

二、“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75

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77

第五章 秦汉哲学180

第一节 封建大一统的确立及中国哲学的意识形态化180

一、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80

二、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181

(一)“焚书坑儒”181

(二)“儒道互绌”182

(三)“罢绌百家,独尊儒术”183

(四)“谶纬神学”和“白虎观会议”184

三、目的论同自然论的论争185

第二节 董仲舒哲学186

一、“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186

(一)“为政更化”186

(二)“非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187

(三)“三纲五常”,“可求于天”187

二、“天者,百神之大君也”188

(一)“天者,群物之祖”188

(二)明阴阳出入,辨五行本末,以观天志190

(三)“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191

(四)“深察名号”195

三、“天不变,道亦不变”196

(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196

(二)“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197

四、“成性”与“防欲”199

(一)“教化民以成性”199

(二)“正法度以防欲”201

第三节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202

一、“私志不得入公道”203

(一)“为治之道,务在于安民”203

(二)“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203

二、“道始于虚廓”和“化生于外”204

(一)“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204

(二)“化生于外,非生于内”205

三、“因其自然而推之,秉其要趣而归之”206

(一)“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206

(二)“夫学,亦人之砥锡也”208

第四节 扬雄、桓谭的哲学思想210

一、扬雄的《太玄》和《法言》210

(一)“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其形”210

(二)“和同天人之际,使之无间”212

二、桓谭的“以烛火喻形神”214

第五节 王充哲学思想216

一、“自然之道,非或为之”217

(一)“天体,非气也”217

(二)“自然之化,外若有为,内实自然”218

(三)“二偶三合”与“物偶自生”220

二、“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221

(一)“精神本以血气为主,血气常附形体”222

(二)“人死不为鬼,不能害人”222

三、“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223

(一)“圣贤不能生知,须任耳目以定情实”223

(二)“不徒耳目,必开心意”225

(三)注重“效验”,“贵其能用”226

四、“性命俱禀,同时并得”226

(一)“世之治乱在时不在政”226

(二)“命则不可勉,时则不可力”228

(三)“反情治性,尽材成德”229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231

第一节 儒、释、道三大思潮与中国哲学的思辨化231

一、三国鼎立,南北对峙231

二、正始玄风与释道源流231

(一)玄学思潮的兴起231

(二)道教的发展233

(三)佛教的传播233

三、“有无”、“动静”之辩234

(一)玄学本体论234

(二)葛洪和《抱朴子》235

(三)佛教“般若学”237

第二节 王弼哲学239

一、“以无为本”240

(一)“崇本息末”241

(二)“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242

(三)“万物万形其归一也”243

(四)“动起于静”243

二、“得象忘言”、“得意忘象”244

三、“名教本于自然”247

(一)“法自然”247

(二)“性其情”249

第三节 嵇康、裴頠、欧阳建的哲学250

一、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250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251

(二)“从欲为欢”252

二、裴頠的“崇有论”254

(一)“总混群本,宗极之道”254

(二)“化感错综,理迹之原也”255

(三)“崇济先典,扶明大业”256

三、欧阳建的“言尽意论”257

第四节 郭象哲学259

一、“独化于玄冥之境”260

(一)“无不得化而为有,有亦不得化而为无”260

(二)“独化于玄冥”260

二、“冥而忘迹”263

三、名教即自然265

(一)“天性所受,各有本分”265

(二)名教即自然265

(三)“各安所司”,“于逍遥一也”266

(四)“因天下之自为而任耳”266

第五节 慧远、僧肇、竺道生的哲学思想267

一、慧远的“法性论”267

(一)法性本无,法性不变268

(二)法性非有非无,法性无性269

二、僧肇的《肇论》270

(一)“不真空论”270

(二)“物不迁论”272

(三)“般若无知论”273

三、竺道生的佛性说274

(一)“一阐提人皆得成佛”274

(二)“顿悟成佛”275

第六节 范缜哲学276

一、不信因果,盛称无佛277

二、“神灭论”278

(一)“形神相即”278

(二)“形质神用”278

(三)“木之质无知,人之质有知”279

(四)“心为虑本”280

三、《神灭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281

第七章 隋唐哲学283

第一节 佛教哲学的形成和儒家哲学的复兴283

一、社会历史背景和三教合一趋势283

二、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285

三、儒学在斥佛斗争中复兴286

第二节 天台宗、法相宗的哲学思想287

一、天台宗的“双弘定慧”287

(一)“定慧力等”288

(二)“一念三千”289

(三)“三谛圆融”291

二、法相宗的“唯识无境”292

(一)“万法唯识”293

(二)“阿赖耶识”295

(三)“转识成智”296

第三节 华严宗法藏的哲学思想297

一、“法界缘起”298

二、“四法界”300

三、“六相圆融”302

第四节 禅宗惠能的哲学思想304

一、“明心见性”304

二、“顿悟成佛”306

三、“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308

第五节 韩愈、李翱的哲学310

一、“道统”说311

二、“性有三品”313

三、“复性”说315

第六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318

一、“元气自动”318

二、“非圣人意也,势也”321

三、“天人交相胜,还相用”323

第八章 宋明哲学327

第一节 理学的产生和发展327

一、理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327

二、“理气”、“心物”之辩329

三、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源流330

第二节 张载哲学332

一、“太虚即气”333

二、“一物两体”335

三、“闻见之知”与“德性所知”337

四、“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339

五、“民胞物与”341

第三节 二程、朱熹哲学343

一、“惟理为实”343

(一)“天下无实于理”344

(二)“格物穷理”346

(三)“存天理,灭人欲”348

二、“理本气末”349

(一)理也者生物之本,气也者生物之具349

(二)“理一分殊”353

三、“即物穷理”356

四、“格尽人欲,复尽天理”358

第四节 陈亮、叶适哲学361

一、陈亮哲学362

(一)“盈宇宙者无非物”362

(二)“开物成务,酌古理今”363

二、叶适哲学365

(一)“物之所在,道则在焉”365

(二)“务实不务虚”368

第五节 陆九渊、王守仁哲学369

一、“心即理”369

(一)“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369

(二)“简易工夫”371

(三)朱陆之争374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375

三、“致良知”与“知行合一”378

四、王学的分化382

第六节 王廷相哲学385

一、“理根于气”385

二、“气有偏盛”386

三、“见闻”与“思虑”388

第九章 明末清初哲学390

第一节 经世思潮的兴起和发展390

一、“天崩地解”之时期390

二、崇实致用的经世思潮兴起392

三、对古代哲学的批判总结395

第二节 黄宗羲、顾炎武哲学397

一、黄宗羲的哲学思想397

(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398

(二)“理与气一”与“心即气”400

二、顾炎武的哲学思想403

(一)“盈天地之间者,气也”403

(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406

(三)“法不变,不可以救今”407

第三节 方以智哲学409

一、“火与气一也”410

二、“学天地”以“辨物则”411

三、“二而一,一而二”413

第四节 王夫之哲学417

一、“体用胥有”418

(一)“虚空皆气”418

(二)“道者器之道”420

(三)“理者,物之固然”422

二、“天地之化日新”423

(一)“质日代而形如一”423

(二)“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424

(三)“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425

三、“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426

(一)“所”与“能”426

(二)“格物与致知”,“二者相济”428

(三)“知行相资以为用”429

四、“理势合一”430

(一)“今胜于古”431

(二)“势之必然处见理”431

(三)“私欲之中,天理所寓”433

第五节 颜元、戴震哲学434

一、颜元的哲学思想434

(一)“气即理之气,理即气之理”434

(二)“若无气质,理将安附”436

(三)“只向习行做工夫”437

二、戴震的哲学思想440

(一)“气化即道”440

(二)“血气心知”442

(三)“理存乎欲”444

第十章 近代哲学448

第一节 进化论思潮的兴起和发展448

一、进化论思潮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448

二、近代文化思潮和中西古今之争449

三、进化论是贯穿中国近代哲学的主线450

第二节 龚自珍、魏源哲学452

一、龚自珍的哲学思想452

(一)批判“衰世”,主张“更法”453

(二)高扬“自我”,相信“心力”454

二、魏源的哲学思想457

(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和“变古”457

(二)“及之而后知”、“学资于问”、“才生于情”459

第三节 洪秀全、洪仁玕哲学462

一、抨击封建纲常,宣扬“平等”思想462

二、“革故鼎新”和“古来事业由人做”464

三、崇奉皇上帝,相信天启说467

第四节 康有为、谭嗣同哲学468

一、康有为哲学468

(一)“元者为万物之本”469

(二)“强学者智”、“以智为先”471

(三)“公羊三世”说473

(四)“大同”理想和博爱哲学476

二、谭嗣同哲学478

(一)“以太”——“仁”478

(二)“日新”和“破对待”480

(三)“贵知不贵行”482

第五节 严复哲学484

一、“大宇之内,质力相推”485

(一)“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486

(二)“翕以聚质,辟以散力”486

二、“天演”哲学487

(一)“自强保种”487

(二)“万化皆渐而无顿”488

三、“格致真术,在乎内籀”489

(一)“即物实测”489

(二)“内籀”与“外籀”492

第六节 章太炎哲学492

一、“阿屯”、“以太”和“万法唯识”493

(一)“凡物之初,只有阿屯”493

(二)“人之始,皆一尺之鳞”494

(三)“宇宙本非实有,要待意想安立为有”495

二、从重视理性到“一切唯心”496

(一)“名之成,始于受,申于想,终于思”496

(二)“一切唯心”498

三、“俱分进化论”498

(一)“人之相竞以器”499

(二)“俱分进化”499

四、“明独”500

(一)“群必以独成”500

(二)“大独必群,不群非独”501

第七节 孙中山哲学502

一、宇宙“进化之学”503

(一)“物质进化”504

(二)“物种进化”505

(三)“人类进化”506

二、“知难行易”说507

(一)知行范畴的新内涵508

(二)知行关系的新论证510

三、“民生”史观511

(一)“世界潮流的趋势”是“阻止不住的”512

(二)“民生是社会历史进化的重心”513

第十一章 现代哲学(上)516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入516

一、五四时期哲学发展的社会背景516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51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及其在论战中发展519

(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520

(二)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521

(三)“科学与玄学”的论战522

(四)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是五四时期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523

第二节 李大钊哲学524

一、早期的进化论宇宙观525

(一)“宇宙乃无始无终自然的存在”525

(二)新旧矛盾是“宇宙进化的机轴”526

(三)“以理之力冲决法之力”527

二、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529

(一)“以物质的生产力为最高动因”529

(二)阶级社会变动的原因在阶级间的竞争531

(三)“奋发有为的人生观”533

第三节 陈独秀五四时期的哲学思想535

一、五四以前的进化宇宙观536

(一)“宇宙间精神物质无时不在进化之途”536

(二)“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淘汰之途”537

(三)“生存进化与否,悉以抵抗力为标准”539

二、五四以后的唯物史观540

(一)“物质的自然趋向”决定社会的进化540

(二)个人的意志自由为社会的因果律所支配541

第四节 胡适哲学543

一、从批判封建主义到反对马克思主义543

(一)“重新估定一切价值”543

(二)“进化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544

(三)“全盘西化”与“充分世界化”545

二、实验主义的哲学基础547

(一)把“哲学根本问题一齐抹煞”547

(二)“真理是对付环境的一种工具”548

(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549

第五节 梁漱溟哲学552

一、“宇宙是一个大生命”553

(一)“宇宙就是生命,就是生活”553

(二)“只有直觉才能体悟人生”554

(三)“入化境是人生最理想的境界”566

二、“意欲”是“文化的根本和源泉”557

(一)文化是“天才的创作,偶然的奇想”557

(二)“三条路向”决定“三类文化”558

第六节 瞿秋白哲学560

一、全面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560

(一)“唯物论和互辩律的综合”561

(二)“应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国情”565

二、系统批判资产阶级哲学566

(一)批判胡适的实验主义567

(二)批判张君劢的“意志自由论”569

第十二章 现代哲学(下)571

第一节 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形成与发展571

一、无产阶级哲学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571

二、无产阶级哲学形成发展的文化前提573

三、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是对时代主题的哲学概括575

第二节 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哲学577

一、熊十力哲学577

(一)“体用不二”,“翕辟成变”578

(二)“离心无境”,“反求自识”579

(三)“天人合德”,“性修不二”581

二、冯友兰哲学583

(一)“最哲学底哲学”584

(二)“从类的观点以说文化”587

(三)“极高明而道中庸”589

三、金岳霖哲学591

(一)“居式由能莫不为道”591

(二)“以经验之所得还治经验”594

(三)“化模糊为清楚”596

第三节 蒋介石、陈立夫的哲学597

一、蒋介石的“力行哲学”597

(一)“行的道理”597

(二)“力行致知”599

(三)“唯一的人生哲学”600

二、陈立夫的唯生论602

(一)“唯生的一元论”602

(二)唯生论的民生史观603

(三)“光大生命”的人生理想604

第四节 李达、艾思奇的哲学606

一、李达的哲学思想607

(一)“实践的唯物论”607

(二)“促成社会革命变革”609

二、艾思奇的哲学思想612

(一)“哲学并不神秘”613

(二)“哲学思想上的斗争”614

第五节 毛泽东哲学618

一、中国革命的哲学总结618

(一)中国革命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概括618

(二)毛泽东哲学体系的形成620

(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指导作用62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623

(一)中国化了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论623

(二)中国化了的唯物辩证法——矛盾论625

(三)中国化了的唯物史观——群众论628

(四)中国化了的共产主义人生观630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632

(一)实事求是唯物论的新发展632

(二)崇变尚动的朴素辩证法的新突破633

(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新概括633

四、中国无产阶级哲学发展的新方向634

后记636

1993《中国哲学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莹等主编 199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史(1940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40 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
中国哲学小史(1933 PDF版)
中国哲学小史
1933
中国哲学史(1916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16
中国哲学中史(1934 PDF版)
中国哲学中史
1934
中国哲学史(1927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27
中国哲学史(1976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76 台湾中华书局
中国哲学小史(1933 PDF版)
中国哲学小史
1933 商务印书馆
中国哲学史稿(1980 PDF版)
中国哲学史稿
198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论(1981 PDF版)
中国哲学史论
198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1947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47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1982 PDF版)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198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韩国哲学史  中(1996 PDF版)
韩国哲学史 中
1996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4册(1986 PDF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 第4册
1986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1985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85 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史
1984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