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
作者 | 孟荣花主编 编者 |
---|---|
出版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40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78721503238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47665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一 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二 大学生心理学的基本任务2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作用6
一 大学生心理学的学科性质6
二 大学生心理学的应用意义8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10
一 大学生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0
二 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
第二章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15
第一节大学生生理发展的特征15
一 大学生运动系统发展的特征15
二 大学生的机能发育特征16
三 大学生的神经系统特征17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19
一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特征19
二 大学生的情感发展特征21
三 大学生的意志特征23
四 大学生的个性特征25
第三章大学的教与学33
第一节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33
一 专业性33
二 独立性、自主性36
三 探索性38
第二节大学的教与学41
一 教学方法41
二 大学生的学习方法42
第四章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分析54
第一节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54
一 智力和智力因素54
二 发展大学生智力因素的途径56
第二节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70
一 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和作用70
二 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激发73
第五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84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概念84
一 什么是自我意识85
二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88
三 自我意识的特征89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89
一 自我独立意识越来越强91
二 自我调控能力增强91
三 自我认知更加深刻92
四 自我实现的意识越来越显著93
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93
一 幻想与现实的矛盾94
二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94
三 交际需要与闭锁性的矛盾96
四 自尊与自卑的矛盾96
五 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97
六 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98
第四节大学生增强自我意识的途径98
一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99
二 加强自我修养100
三 锻炼坚强意志·端正自我态度100
第六章大学生心理健康10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102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102
二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03
三 注意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106
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108
一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108
二 大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111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117
一 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117
二 不良情绪的控制和调节120
三 确立独立的自信心122
四 心理咨询123
第七章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防卫125
第一节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其形成原因125
一 什么是大学生的心理挫折125
二 大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126
三 大学生的挫折容忍力129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挫折后的行为反应131
第三节 大学生挫折后的心理防卫133
第四节消除大学生心理挫折的方法138
一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138
二 修正目标139
三 改变挫折的情境139
第八章大学生的人际认知141
第一节人际认知及其种类141
一 什么是人际认知141
二 人际认知的种类142
第二节对他人的观察与归因145
一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145
二 对他人行为原因的推断149
三 认知反应的偏差151
第三节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呈现155
一 自我认知的结构155
二 自我认知的作用与意义156
三 自我呈现157
第九章大学生的人际印象160
第一节大学生人际印象形成的过程160
一 什么是人际印象160
二 人际印象形成的过程162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印象形成的方式166
一 累加模式167
二 平均模式167
三 若干补充168
第三节印象管理172
一 什么是印象管理172
二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74
三 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175
四 如何看待人的印象管理行为177
第十章大学生的人际吸引178
第一节人际吸引概述178
一 什么是人际吸引178
二 人际吸引理论179
第二节影响大学生人际吸引的因素180
一 个人因素181
二 空间接近性吸引185
三 相似性吸引185
四 互补性吸引187
五 报偿性吸引189
第三节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191
一 感受性训练192
二 角色扮演法193
第十一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195
第一节人际交往及其功能195
一 什么是人际交往195
二 人际交往的功能196
第二节大学生与他人的交往199
一 人际交往的沟通模式199
二 大学生与中老年人的交往202
三 大学生与同龄人的交往203
四 大学生异性间的交往204
第三节人际交往的手段205
一 言语交往205
二 非言语交往210
第四节大学生成功交往的途径213
一 消除先入为主的认知偏差214
二 摆脱孤独感214
三 向自卑和羞怯挑战216
四 消除嫉妒感217
五 正确地对待生活217
六 培养社交风度218
第十二章大学生的恋爱心理220
第一节爱情概述220
一 前恋爱期心理220
二 择偶心理222
三 恋爱心理225
第二节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230
一 促发大学生恋爱的因素230
二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231
第三节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237
一 恋爱与事业、理想237
二 恋爱与集体关系、同学团结238
1994《大学生心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荣花主编 1994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当代大学生心理学
- 1991 北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大学生心理咨询
- 1998
-
- 大学生心理卫生
- 1999
-
- 大学生心理学
-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学
- 1987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概论
- 198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咨询
-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诊断
-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卫生
- 199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学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
- 1992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 论大学生心理
- 1986 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大学生心理咨询
- 1989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
- 大学生成才心理学
- 1988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