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科重点难点与课后练习解答提示 初中一年级》
作者 | 本书编写组编 编者 |
---|---|
出版 |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9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332511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39616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初中语文第一册1
第一单元1
一这不是一颗流星1
二 羚羊木雕4
三 背影5
四 短文两篇8
第二单元9
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9
六 最后一课11
七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14
八《论语》六则15
第三单元17
九小桔灯17
一○枣核19
一一 榆钱饭21
一二 扁鹊见蔡桓公22
一三 诗词五首23
第四单元26
一四老山界26
一五 纪念白求恩29
一六 生命的意义31
第五单元32
一七春32
一八济南的冬天35
一九 松鼠36
二○桂林山水歌38
第六单元39
二一《咏柳》赏析40
二二看戏42
二三 笑的武器——浅谈华君武的“动物”漫画44
二四 花市45
第七单元47
二五大自然的语言47
二六 回声49
二七 影子的故事51
第八单元52
二八皇帝的新装52
二九 天上的街市55
三○寓言三则57
三一 盘古开天辟地59
初中语文第二册61
第一单元61
一我的老师61
二 挺进报63
三 山的那一边67
四 刘胡兰慷慨就义68
第二单元69
五一面69
六 一件珍贵的衬衫72
七 同志的信任73
八 挖荠菜75
第三单元77
九夜走灵官峡78
一○傻二哥80
一一 第二次考试82
一二 宋定伯捉鬼84
第四单元85
一三分马86
一四 社戏88
一五 小小说两篇90
一六狼92
第五单元93
一七荔枝蜜94
一八 小麻雀95
一九 海滨仲夏夜98
二○桃花源记100
第六单元102
二一驿路梨花102
二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105
二三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107
二四 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109
第七单元110
二五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110
二六 谈骨气113
二七 短论两篇115
二八 弈喻116
第八单元118
二九梅岭三章 118
三○回延安120
三一 新诗三首121
三二 木兰诗123
三三 古代诗歌五首124
初中数学代数第一册(上)128
第一章代数初步知识128
1.1代数式128
练习(第7页)128
习题1.1 128
1.2列代数式129
练习(第11页)129
习题1.2 129
想一想(第13页)130
1.3代数式的值130
练习(第15页)130
习题1.3 130
想一想(第17页)131
1.4公式131
练习(第19~20页)131
练习(第21页)131
练习1.4 131
读一读(第24页)132
1.5简易方程132
练习(第28页)132
练习(第30页)132
练习1.5 133
复习一134
自我测验一136
第二章有理数136
2.1正数与负数136
练习(第47页)136
练习(第49页)137
练习2.1 137
2.2数轴137
练习(第54页)137
练习(第55页)138
练习2.2 138
想一想(第58页)139
2.3相反数139
练习(第60页)139
习题2.3 139
2.4绝对值139
练习(第63页)139
练习(第64页)140
习题2.4 140
2.5有理数的加法141
练习(第71~72页)141
练习(第74页)141
习题2.5 141
想一想(第77页)143
2.6有理数的减法143
练习(第80页)143
习题2.6 143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44
练习(第86页)144
练习(第87页)144
习题2.7 144
练习(第90页)147
2.8有理数的乘法147
练习(第93页)147
练习(第95页)147
练习(第97页)148
习题2.8 148
2.9有理数的除法149
练习(第102页)149
练习(第103页)149
习题2.9 149
练习(第107页)150
2.10有理数的乘方150
练习(第109页)150
练习(第110页)150
习题2.10150
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51
练习(第113页)151
练习(第114页中部)151
练习(第114页下部)151
习题2.11151
2.12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52
练习(第120页)152
练习(第121页)152
习题2.12152
2.13平方表与立方表153
练习(第124页)153
练习(第125页)153
练习(第127页上部)153
练习(第127页下部)153
习题2.13153
复习题二153
自我测验二155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155
3.1整式155
练习(第141页)155
练习(第143页)156
练习(第144页)156
习题3.1 156
想一想(第148页)157
3.2同类项158
练习(第152页)158
练习(第153页)158
习题3.2 159
想一想(第155页)159
3.3去括号与添括号160
练习(第158页)160
练习(第160页)160
习题3.3 160
想一想(第163页)162
3.4整式的加减162
练习(第165页)162
练习(第166页)162
习题3.4 162
想一想(第168页)163
复习题三163
自我测验三165
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66
4.1等式和它的性质166
练习(第181页)166
练习(第183页)166
习题4.1 167
4.2方程和它的解167
练习(第188页)167
习题4.2 168
4.3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168
练习(第192页)168
练习(第194~195页)168
练习(第196~197页)169
练习(第200页)169
练习(第203页)170
习题4.3 170
练习(第211页)172
4.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73
练习(第216~217页)173
练习(第221页)173
习题4.4 (1)174
想一想(第224页)176
练习(第228~229页)176
练习(第232页)176
习题4.4 (2)177
复习题四180
自我测验四184
初中数学代数第一册(下)185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85
想一想(第3页)185
5.1二元一次方程组185
练习(第6页)185
习题5.1 185
5.2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86
练习(第13页)186
习题5.2 186
5.3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87
练习(第21页)187
习题5.3 187
5.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188
练习(第27页)188
练习题5.4 188
想一想188
5.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89
练习(第32页)189
练习(第34页)190
练习(第36页)190
习题5.5 191
想一想(第40页)195
复习题五195
自我测验五199
第六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00
6.1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200
练习(第55页)200
练习(第58页)200
习题6.1 201
想一想(第60页)201
6.2不等式的解集201
练习(第62页)201
习题6.2 202
想一想(第63页)202
6.3一元一次不等式和它的解法203
练习(第64页)203
练习(第68页)203
习题6.3 203
练习(第71页)204
6.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它的解法205
练习(第74页)205
习题6.4 205
复习题六205
自我测验六207
第七章整式的乘除207
7.1同底数幂的乘法207
练习(第88页上部)207
练习(第88页下部)207
习题7.1 208
7.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08
练习(第91页)208
练习(第93页上部)208
练习(第93页下部)208
习题7.2 208
7.3单项式的乘法209
练习(第96页)209
练习(第97页)209
习题7.3209
7.4单项式210
练习(第101页)210
习题7.4 210
7.5多项式的乘法211
练习(第106页)211
练习(第108页)211
习题7.5 212
7.6平方差公式212
练习(第113页)212
习题7.6 213
7.7完全平方公式214
练习(第117页)214
练习(第119页)214
习题7.7 214
想一想(第121页)215
读一读(第122页)215
7.8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215
练习(第127页)215
习题7.8 215
7.9同底数幂的除法216
练习(第130页)216
练习(第133页)216
练习(第134页)216
习题7.9 216
7.10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17
练习(第138页)217
习题7.10217
7.1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217
练习(第141页)217
想一想(第141页)217
习题7.11217
读一读(第145页)218
复习题七218
自我测验七221
初中数学几何第一册222
第一章线段、角222
想一想(第5页)222
1.1直线222
练习(第11~12页)222
想一想(第12页)223
1.2射线、线段223
练习(第14页)223
做一做(第14页)223
习题1.1 223
1.3线段的比较和画法225
练习(第18页)225
练习(第20页)225
习题1.2 225
1.4角227
练习(第25页)227
1.5角的比较227
练习(第28页)227
习题1.3 227
1.6角的度量228
练习(第33页)228
练习(第35页)228
习题1.4 228
1.7角的画法229
练习(第39页)229
练习(第40页)229
做一做(第40页)229
习题1.5 229
复习题一230
自我测验一231
第二章相交线、平行线231
2.1相交线、对顶角231
练习(第54页)231
想一想(第54页)232
2.2垂线232
练习(第57~58页)232
练习(第59页)232
练习(第61页)232
2.3同位角、内错内、同旁内角232
练习(第63页)232
习题2.1 232
2.4平行线及平行公理235
练习(第70页)235
2.5平行线的判定235
练习(第73页)235
练习(第75~76页)235
想一想(第76页)235
2.6平行线的性质236
练习(第79页)236
练习(第81页)236
练习(第83页)236
习题2.2 236
2.7 空间里的平行关系(略)239
2.8命题239
练习(第92页)239
2.9定理与证明239
练习(第94页)239
练习(第96页)239
习题2.3239
复习题二241
自我测验二244
初中英语第一册245
Unit 1Hello! What’s your name?245
Unit 2 Nice to meet you!245
Unit 3 Can you spell it?246
Unit 4 Numbers in English247
Unit 5 What’s this in English?249
Unit 6 How old is he?251
Unit 7 Is this your pencil-box?252
Unit 8 Mainly revision254
Unit 9 The new student257
Unit 10 Where is it?258
Unit 11 Come and meet the family!261
Unit 12 What can you see?263
Unit 13 What colour is it?266
Unit 14 That’s mine!269
Unit 15 What’s the time?272
Unit 16 Mainly revision274
Unit 17 Could you help me,please?278
Unit 18 Look after your things!280
Unit 19 Food and drink282
Unit 20 Playing games284
Unit 21 How many boats are there?286
Unit 22 What are you doing?288
Unit 23 Mainly revision289
Unit 24 Let’s go to school today!291
Unit 25 Where are you from?293
Unit 26 What do you like?295
Unit 27 People and work297
Unit 28 What time do you get up?299
Unit 29 Shopping301
Unit 30 Mainly revision304
Additional revision exercises306
初中思想政治第一册308
前言308
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310
第二课 锻炼心理品质312
第三课 善于调节情绪313
第四课 磨砺坚强意志315
第五课 能够承受挫折317
第六课 勇于开拓进取319
第七课 增强自尊自信321
第八课 塑造良好性格325
第九课 寻求真挚友情328
第十课 陶冶高雅情趣331
第十一课 培养爱国情操335
第十二课 增强自律能力340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344
第一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344
第二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345
第三课 氏族公社时代的居民345
第四课 夏商奴隶制王朝346
第五课 奴隶制发展的西周347
第六课 中华文明的勃兴——夏、商、西周的科学和文化348
第七课 春秋五霸349
第八课 战国七雄350
第九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350
第十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一)——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351
第十一课 空前繁荣的春秋战国文化(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文学艺术352
第十二课 秦始皇统一六国353
第十三课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354
第十四课 西汉的兴盛355
第十五课 东汉的统治356
第十六课 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357
第十七课 两汉与匈奴的和战358
第十八课 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358
第十九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359
第二十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思想领域的斗争和宗教的传播360
第二十一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361
第二十二课 三国鼎立362
第二十三课 西晋和东晋363
第二十四课 动荡中发展的南朝364
第二十五课 北朝的民族大融合364
第二十六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一)——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佛教和反佛教的斗争365
第二十七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诗歌的发展和艺术的大放光彩366
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368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368
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68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369
第四课“和同为一家”370
第五课“海内存知己”371
第六课 唐朝的衰落和灭亡372
第七课 封建文化的高峰(一)——科技发达、宗教兴盛372
第八课 封建文化的高峰(二)——光耀千古的文坛373
第九课 封建文化的高峰(三)——五彩缤纷的艺术374
第十课 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375
第十一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376
第十二课 女真的勃兴和辽、北宋的灭亡376
第十三课 金与南宋对峙时的中国377
第十四课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一)378
第十五课 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二)379
第十六课 元朝的统治379
第十七课 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381
第十八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381
第十九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史学、文学的重要成就和书院的盛行382
第二十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三)——艺术、体育和宗教的新发展383
第二十一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384
第二十二课 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385
第二十三课 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385
第二十四课 蒙古雄踞漠北和满洲的兴起386
第二十五课 明末农民战争387
第二十六课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一)——进步的科技和思想388
第二十七课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二)——小说、戏剧的繁荣和书法、绘画的成就389
1999《初中各科重点难点与课后练习解答提示 初中一年级》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本书编写组编 1999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学英语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 初中一年级用
- 1989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初中几何难点重点分析指导:初一年级
- 1997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重点疑点解难与同步双基训练 名师指导 初中 初中语文 一年级
- 1996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初中英语难点重点分析指导:初一年级
- 1997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 初中英语重点、难点答疑
- 1993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1992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新编初中政治总复习
- 1996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学前教育史
-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高中各科重点难点与课后练习解答提示 供高中二年级用
- 1998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初中数学重点·难点·解析与训练
- 1990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初中英语重点、难点 解析与训练
- 1990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学政治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 初中一年级用
- 1989 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
-
- 中学政治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 初中三年级用
- 1989 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
-
- 中学历史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 初中二年级
- 198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中学语文课程重点提示与分析 初中一年级 第2册
- 1989 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