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第一章 王国维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1

一 误读中的批评新视景 2

二 以外化内与中西汇通 7

三 “第二形式之美”说的原创性 9

四 “境界”说及相关的审美批评概念 14

五 两种批评话语的纠葛与融会 21

第二章 周作人:从“人的文学”到文学是“自己的园地” 23

一 对“为人生”与“为艺术”之争的超离 24

二 宽容原则 28

三 散文理论与散文批评范畴 31

第三章 成仿吾:表现说的变形与实用批评 40

一 “表现说”被社会功利性的绳索所牵缚 41

二 批评的同情与超越 45

三 实用批评的得失 49

第四章 梁实秋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与偏离 53

一 二元人性论 53

二 靠拢古典主义 59

三 对五四新文学的苛责与反思 66

四 关于论争及其他 72

第五章 茅盾的社会一历史批评与“作家论”批评文体 76

一 以表现人生指导人生为准绳 76

二 从泰纳到左拉 79

三 突破与困惑 84

四 “作家论”批评文体 86

第六章 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 96

一 灵魂在杰作之间的奇遇 98

二 整体审美体验 103

三 随笔性的批评文体 109

第七章 冯雪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中国化 115

一 对“左”倾机械论文学思潮的局部抵制 118

二 “左联”时期的规范化批评 122

三 革命现实主义的思考:“人民力”与“主观力”统一 126

四 “思想性典型”的命题 132

第八章 周扬:批评的权力话语以及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138

一 从属论、形象论与真实论 139

二 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144

三 “一点两线”的批评范式 148

四 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153

第九章 胡风的体验现实主义批评体系 157

一 以“主观战斗精神”说为基点 158

二 针对性灵主义、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 164

三 构筑体系的三个支柱 171

四 批评中渗透诗人的真诚与理论家的执拗 185

第十章 朱光潜:直觉论美学间架中的批评理论 192

一 美感经验分析与“创造的批评”观 193

二 诗美学与新诗理论辨正 200

第十一章 其他几位特色批评家 209

一 沈从文的《沫沫集》 209

二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216

三 李长之的传记批评 225

四 唐湜的《意度集》 229

附录 主要参考书志 235

1993《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温儒敏著 19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文学批语史  上(1964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语史 上
1964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12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79.12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3(1961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3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1991 PDF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
1991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下(1991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下
199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99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99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1962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简史
1962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1999 PDF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1999 长沙:岳麓书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56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56 新文艺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1993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教程
199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1979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1979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1988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
198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1986 PDF版)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
1986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1981 PDF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
1981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