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纲》求取 ⇩

序 萧?父1

导言1

目录1

第一编 奴隶制时代(夏、商、周至战国初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3

绪言3

第一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开端8

第一节 原始社会哲学思维的胚芽8

第二节 夏、商、周奴隶制发展时期哲学的产生与发展12

一、天命神权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3

二、五行思想与阴阳思想的产生与发展14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学术下移和思想解放20

一、无神论思潮的兴起21

二、辩证法思想的发展22

第一节 孔丘的哲学思想26

第二章 儒家、墨家与道家哲学的产生26

一、“执两用中”的方法论27

二、“与命与仁”的天人观29

三、“学”“思”并重的认识论32

四、孔丘思想的历史地位33

第二节 墨翟的哲学思想34

一、第一个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家35

二、“兼以易别”的社会矛盾观38

三、“非命”与“天志”的思想矛盾39

第三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43

一、“道”范畴的首次提出43

二、“反者道之动”的辩证矛盾观45

三、“静观”、“玄览”的直觉认识论47

四、《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50

绪言55

第二编 封建制形成时期(战国中、后期)哲学矛盾运动的展开55

第一章 百家争鸣的展开62

第一节 儒家哲学的深化62

一、子思对中庸之道的发挥62

二、孟轲的性善论与天人合一思想64

第二节 道家学派的分化73

一、稷下道家的“精气”说和“静囚之道”73

二、庄周的天道观和主体理论77

第三节 名辩思潮的兴起85

一、惠施的“合同异”86

二、公孙龙的“离坚白”89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哲学思想93

一、后期墨家的自然哲学93

二、中国古代形式逻辑体系的建立96

第二章 荀况对百家争鸣的总结100

第一节 “天人相分”的自然观102

一、“明于天人之分”103

二、“制天命而用之”105

第二节 “知有所合”的认识论107

一、从“天官簿类”到“心有征知”107

二、“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110

三、“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113

第三节 人性论与历史观115

一、“化性起伪”的人性论115

二、“明分使群”的社会观116

第四节 荀况哲学的历史地位118

第三章 中国统一前夕的哲学思考120

第一节 韩非的哲学思想120

一、“古今异俗”的历史进化论120

二、“缘道理”、“因参验”的认识论123

三、“矛盾之说”及其局限126

第二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128

一、宇宙生成图式及其内在矛盾129

二、辩证法思想与形而上学归宿131

第三编 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137

绪言137

第一章 秦汉时代神学与反神学的思想斗争143

第一节 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143

第二节 董仲舒——封建大一统哲学的奠基者149

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149

二、“凡物必有合”的形而上学矛盾观155

三、董仲舒哲学的历史影响157

第三节 王充——批判官方正统哲学的异端思想家160

一、反对“天人感应”的元气论160

二、“疾虚妄”、“引效验”的认识论166

三、王充哲学的历史地位168

第二章 三国西晋时期玄学思潮与反玄学思潮172

第一节 玄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172

一、王弼的“贵无”论173

二、裴頠的“崇有”论179

三、郭象的“独化”论182

第二节 反玄学思潮的兴起与发展189

一、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190

二、杨泉的《物理论》192

三、欧阳建的《言尽意论》195

四、鲍敬言的“无君论”197

第三章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哲学与反佛无神论思潮199

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199

第二节 僧肇与慧远的佛教哲学思想202

一、僧肇的般若学202

二、慧远的神不灭论208

第三节 范缜的反佛无神论思想210

一、范缜的反佛斗争及其思想先驱210

二、《神灭论》的唯物主义形神观212

第四章 隋唐时期哲学矛盾的新发展218

第一节 佛教哲学中国化体系的建立218

一、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及理论特征219

二、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222

三、禅宗的“顿悟成佛”论227

第二节 韩愈的道统理论233

一、儒家道统论的提出233

二、性三品说和圣人史观235

第三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成就237

一、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新论证238

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理论总结241

三、柳宗元重“势”的进化历史观244

四、柳宗元、刘禹锡哲学的历史地位247

第四编 封建社会后期阶段(北宋至明中叶)哲学的发展251

绪言251

第一章 张载的气化论259

第一节 北宋初哲学思潮的新动向259

第二节 张载的气化论体系266

一、“太虚即气”的自然观267

二、“一物两体”的辩证法269

三、“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矛盾271

四、“气质之性”与“天地之性”的对立273

五、张载哲学的历史地位275

第二章 二程、朱熹的“理学”277

第一节 程颢、程颐的“义理之学”277

一、“惟理为实”的本体论278

二、“格物致知”的认识论281

三、“物必有对”与“常理不易”282

第二节 朱熹的“理学”体系284

一、“理本气末”的本体论284

二、“一生两”的辩证法288

三、“格物穷理”的认识论291

四、“革欲复理”的人性论293

五、朱熹哲学的历史地位296

第三章 陆九渊、王守仁的“心学”298

第一节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298

一、“心即理”的本体论299

二、“切己自反”的认识论301

三、朱熹与陆九渊的论争302

第二节 王守仁的哲学思想305

一、“心外无物”与“心外无理”306

二、“致良知”的认识论308

三、“知行合一”的知行观311

第三节 王守仁“心学”的矛盾和泰州学派的产生313

第四章 宋明时期的反道学思潮317

第一节 陈亮、叶适的哲学思想317

一、陈亮同朱熹的论战318

二、叶适对道学的批判323

第二节 王廷相的哲学思想327

一、“气本”与“气化”相结合的宇宙观327

二、“见闻”与“思虑”相结合的认识论330

三、人性论和历史观中的进步因素332

第五编 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早期启蒙思潮绪言337

第一章 早期启蒙哲学的产生与发展345

第一节 李贽的异端思想345

一、提倡个性解放的“童心说”346

二、反对封建独断的真理观349

第二节 黄宗羲的历史哲学352

一、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批判352

二、富有启蒙意义的改革设想356

第三节 方以智的自然哲学359

一、“质测即藏通几”359

二、“火—气”一元的物质论361

三、“相反相因”的矛盾观363

第二章 总结和终结宋明道学的王夫之哲学367

第一节 “太虚一实”、“絪缊化生”的宇宙观368

一、对“气”范畴的新的哲学规定369

二、“理依于气”、“道在器中”的本体论371

三、“絪缊化生”、“要归两端”的矛盾观373

四、“动静皆动”、“变化日新”的运动观376

第二节 “理势相成”、“即民见天”的历史观379

一、“今胜于古”的历史进化观380

二、“理势相成”的历史规律论381

三、“即民见天”的历史动力说383

第三节 “能必副所”、“行可兼知”的认识论386

一、在能所关系问题上扬弃陆王心学386

二、在心理关系问题上扬弃程朱理学389

三、在知行关系问题上全面清算宋明道学391

四、对天人关系问题的新的哲学论证393

第四节 王夫之哲学的历史地位395

第三章 颜元、戴震哲学中的思想新动向397

第一节 颜元重“习行”的求实思想397

一、批判宋明道学的性理空谈398

二、提倡重“习行”的知行观401

第二节 戴震重“心知”的理性精神404

一、坚持“气化即道”的自然观404

二、主张“神明照物”的认识论407

三、批判宋明道学“以理杀人”410

第六编 近代(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变革中哲学的曲折发展417

绪言417

第一章 鸦片战争以后的社会变革思潮427

第一节 龚自珍、魏源的经世致用思想428

一、龚自珍的“更法”思想与“心力”论428

二、魏源的“变古”思想与知行观431

第二节 洪秀全、洪仁玕的农民革命思想434

一、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435

二、洪仁玕与《资政新篇》437

二、知难行易说439

第三节 王韬、郑观应的改良主义思想439

一、王韬的“变古以通今”思想440

二、郑观应与《盛世危言》441

第二章 戊戌维新运动中的哲学启蒙444

第一节 康有为的哲学思想445

一、具有近代特点的“元气”说446

二、强调“全变”的进化论448

三、“三世进化”的历史观450

第二节 谭嗣同的哲学思想452

一、“以太”即“仁”的自然观453

二、感觉论与顿悟论的矛盾455

三、“冲决网罗”的历史观457

第三节 严复的哲学思想459

一、“质力相推”的机械自然观460

二、“心体为白甘”的经验认识论462

三、“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465

第三章 辛亥革命运动中的哲学旗帜469

第一节 辛亥革命前的社会思潮469

第二节 章太炎的哲学思想473

一、早期的自然观和认识论475

二、“相竞以器”、“俱分进化”的历史观479

三、后期“自贵其心”的无神论新宗教481

第三节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484

一、宇宙演化论486

三、民生史观492

四、孙中山哲学的历史影响496

第四章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哲学的融会498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哲学论争498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498

二、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501

三、梁漱溟的生命哲学506

四、“科学与玄学论战”510

第二节 三、四十年代非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哲学体系515

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516

二、冯友兰的《新理学》521

三、金岳霖的《论道》526

四、贺麟的《近代唯心论简释》532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53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传播540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传播541

二、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传播544

三、瞿秋白对唯物辩证法的传播546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运动549

第三节 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播火者557

一、《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的传播559

二、《社会学大纲》对唯物辩证法的贡献562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566

后记573

1988《中国哲学史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维武编著 1988 成都:巴蜀书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