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 2》求取 ⇩

目录1

第五章 梅雨,连阴雨1

第一节 梅雨天气过程1

§5.1 梅雨的一般情况1

一、梅雨的天气特点1

二、梅雨期的划定2

§5.2 梅雨的环流形势10

一、梅雨期开始时东亚环流形势的变化10

二、梅雨期的环流形势特征12

三、梅雨期结束时东亚环流的变化14

四、几个问题的讨论15

§5.3 梅雨预报问题18

一、入梅预报思路和指标18

二、出梅预报思路和指标20

第二节 我国的连阴雨天气过程22

§5.4 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天气过程23

一、概述23

二、连续低湿阴雨的天气形势24

三、连续低温阴雨的预报28

四、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的结束30

§5.5 华南春季冷空气垫上南支西风槽活动过程31

一、概述31

二、天气过程的主?特征32

§5.6 冬半年华北地区“回流”天气过程37

一、概述37

二、回流形势的基本特征37

三、回流天气形势的分类40

四、预报问题42

二、新疆天山静止锋连阴雨天气43

一、西北地区东部冬季的连阴(雨)天气过程43

§5.7 西北地区的连阴雨天气43

三、甘肃省秋季连阴雨天气44

§5.8 西南地区的连阴雨天气47

一、四川盆地的锋生、锋消和连阴雨天气47

第六章 付热带高压51

§1.概况51

一、北半球夏季付热带高压的分布及形状52

二、付高在分析和研究上的特点及其表征方法55

三、付高的结构58

1.付高温压场结构及其随高度的变化58

2.付高的流场及湿度分布60

3.付高的天气及云图特征61

§2.西太平洋付热带高压的季节变化和我国天气64

§3.付高的中短期活动及预报着眼点74

一、付高的周期变化74

二、付高本身的活动特点77

三、周围系统对付高的影响80

1.中纬度西风带环流和付高的关系80

2.西风带槽脊活动对付高的影响81

3.康藏高压和西太平洋高压的关系82

5.东风带系统和付高的关系85

4.地面变性冷高压东移入海对付高的影响85

§4.夏季付热带环流的调整87

一、夏季北半球付热带长波的平均分布88

二、亚洲夏季付热带环流型88

1.一槽一脊型88

2.一脊一槽型91

3.纬向型91

4.强经向型91

三、夏季亚洲付热带环流的调整94

1.付热带长波的移动94

(2)西风带长波槽不连续后退95

2.付热带纬向型建立的几种方式95

(1)游长波减弱95

(3)西风带暖高脊并入付高96

3.付热带经向型建立的几种方式97

(1)上游长波槽新生和发展97

(2)西风带高压脊的迭置98

(3)西伯利亚东部和乌山的阻高建立和维持98

(4)西伯利亚东部和乌山的阻高崩溃99

4.付高强烈北伸过程100

5.付热带环流调整的实例101

一、华北暖高压的概况103

附录:华北暖高压103

二、华北暖高压的发生和发展104

三、华北暖高压的结构及天气106

第七章 台风及其他低纬系统107

§7.1 台风的地面特点和天气108

一、台风的一般情况108

二、地面气压场108

三、流场109

五、台风中的降水和天气112

四、地面温度场112

六、台风区域的海面状态115

§7.2 台风的空间结构116

一、热力结构116

二、三度空间运动场118

三、台风中的云系121

四、能量问题125

§7.3 台风形成的条件128

§7.4 台风路径和台风移动的规律139

一、台风路径的基本特点139

二、台风移动的基本规律142

三、台风移动的一些“异常”现象148

四、台风路径的预报方法155

五、卫星云图在台风预报上的应用161

§7.5 东风波170

一、东风波的一些基本特征170

二、东风波形成过程和预报174

三、东风波与台风发展175

§7.6 赤道辐合带178

第八章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186

§8.1 中小系统的特点及其特征数值187

§8.2 雷雨单体和雷雨过程189

8.2.1 对流云单体生活史和结构189

8.2.2 ?对地面测站天气现象的变化193

8.2.3 雷雨高压194

8.3 飑线系统195

8.3.1 飑线的特点及其和锋的不同197

8.3.2 飑线的地面气压场201

8.3.3 飑线的三维结构203

8.4.1 大气稳定度的判断和对流发展的关系205

§8.4 对流性天气形成的条件及预报205

8.4.2 对流发展的热力条件和热雷雨预报212

8.4.3 对流发展的动力条件及系统性雷雨预报214

8.4.4 严重对流出现的天气形势220

8.4.5 严重对流的传播和维持——垂直切变的作用229

8.4.6 用点聚图预报对流天气233

§8.5 对流性天气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237

§8.6 冰雹及其预报243

8.6.1 不稳定条件和雹云高度243

8.6.2 冰雹增长和上升气流245

8.6.3 0℃层的高度与冰雹形成的关系247

8.6.4 急流和降雹的关系248

8.6.5 冰雹形成的水汽条件250

8.6.6 冰雹回波的特征250

8.6.7 冰雹云和雷雨云回波的区别257

8.6.8 冰雹预报260

§8.7 龙卷265

8.7.1 龙卷的一般情况265

8.7.2 龙卷的成因及条件266

8.7.3 产生龙卷的一种大气层结特征268

§8.8 雷雨实习270

§8.9 飑线实习273

第十一章 降水预报275

§11.1 降水的成因及降水过程的机制275

§11.2 水汽条件分析277

一、水汽来源278

二、水汽输送281

三、水汽含量282

§11.3 垂直运动条件分析283

一、锋面的抬升作用284

二、地形的抬升作用286

三、低层辐合作用288

四、高层辐散作用292

五、层结不稳定引起上升运动295

§11.4 暴雨的几种典型形势296

一、江淮流域暴雨形势296

二、低空偏南风急流对暴雨产生的作用298

§11.5 降水量的预报问题301

一、可能降水量及其查算301

二、另一种降水量的简单计算法304

一、u,v分量法306

§11.6 散度与垂直速度的计算306

二、三点法307

三、用个别变化的公式求垂直速度309

附录:风的预报312

§1 摩擦层和动量下传312

§2 局地热力环流和地形动力作用317

§3 地面风的预报320

§4 产生大风的几种天气形势324

§5 高空风的预报329

§6 急流和晴空湍流331

1975《天气学 2》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75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