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学》求取 ⇩

第一章 天气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1

§1.1大气运动的基本特性1

一、控制大气运动的方程组1

目 录1

§3.4气旋发展中动能的变化 112

二、大气的大尺度运动2

一、背风波 322

一、大气中动能收支 112

§1.3天气图 13

§6.3台风的发生和发展 213

三、梯度风平衡3

一、天气图底图及其特点 14

二、气旋中动能的收支 114

一、状态方程5

§1.2大气热力学基础5

二、热流量方程6

§3.5热低区 116

一、高空冷涡型 317

三、湿度和气象温度10

四、绝热图解11

五、大气层结稳定度12

二、天气图的种类与结构18

第四章温带反气旋和寒潮 120

一、反气旋的发展 121

发展和移行 121

§4.2温带反气旋的发生、21

§1.1辅助天气图………………………一、剖面图22

二、流线分析23

三、单站高空风图的分析24

四、变量图26

一、几种主要天气形成的宏观条件27

§1.5天气现象27

三、天气区29

二、灾害性天气与危险天气29

§1.6天气系统与大气环流31

一、大气环流的平均状态32

§4.4冬季天气 138

二、冬季天气 139

二、天气系统40

三、冷冬月和暖冬月 147

第五章西风带高空环流系统 150

§5.1西风带环流的基本特征 150

一、气团的形成与变性52

§5.2西风带长波 152

第二章气团和锋52

§2.1 气团52

三、活动于我国的主要气团53

二、气团的分类53

一、锋的定义和分类54

§2.2锋的基本概念54

二、锋附近云和降水的分布特征55

三、长波槽脊的发展 157

一、大气中的不连续面60

§2.3锋的结构60

二、锋的热力结构61

三、对流层顶附近的锋层63

四、锋的坡度63

五、锋附近的风场和气压场66

六、地面锋附近的变压场67

七、锋附近的铅直运动68

一、地面变压场与锋的移动69

§2.4锋的移动69

一、切断低压 170

的移动70

二、地面地转风、气压形势与锋70

三、地面摩擦及地形对锋的影响70

§2.5锋生和锋消71

一、锋生、锋消的概念71

二、锋生、锋消公式72

三、各项因子的作用73

四、我国锋生,锋消的概况74

§2.6影响我国的锋75

二、准静止锋75

一、冷锋75

四、锢囚锋76

三、暖锋76

一、大气中能量的主要形式77

§2.7能量锋77

二、能量锋78

三、锢囚高能舌79

第三章温带气旋81

§3.1温带气旋的统计学特性81

二、温带气旋的源地82

一、温带气旋的水平范围与强度82

§5.5东亚常见的高空环流 184

一、冬季环流型及其天气特征 184

三、气旋的路径与分类85

一、气旋的发生、发展生命史模型86

§3.2气旋的理论模型86

二、气旋结构的模型93

第六章台风 195

二、单细胞雷暴 295

§6.1台风的一般性状 195

§3.3气旋的发生、发展102

气旋发展条件103

一、地面气压变化的物理机制和103

二、涡度变化与气旋发展104

一、华西热低压(华西低槽)116

二、黄淮热低压117

一、反气旋的定义和分类120

§4.1温带反气旋的概况120

二、反气旋的范围和强度120

三、冷性反气旋的天气121

二、冷性反气旋的活动123

§4.3寒潮天气过程124

一、寒潮概述125

二、寒潮天气形势126

三、寒潮中期天气过程物理机制138

一、冬季环流主要特征139

一、经向环流与纬向环流150

二、长波和短波151

一、长波的结构特征153

二、长波的移行155

四、长波的调整167

§5.3阻塞高压与切断低压170

二、阻塞高压176

§5.4南支波动、切变线、181

一、南支波动181

西南涡181

二、切变线182

三、西南涡183

二、夏季环流型及其天气过程特征189

程的特征192

三、过渡季节环流型及其天气过192

一、台风的分类195

二、台风生成的频数196

三、台风的群集性197

四、台风的移动路径198

五、台风的分析方法198

§6.2台风的结构和天气201

一、台风的温压场202

二、台风的流场203

三、台风的暴雨209

一、台风发生的内在物理条件213

二、台风发生的物理过程215

三、台风发生的环境流场条件218

四、台风的再生与变性223

§6.4台风的移动225

一、影响台风移动的各种力225

二、大型环流系统对台风移动的影响228

一、平均流场与气压场236

第七章热带环流和天气系统236

§7.1低纬度环流的基本特征236

二、平均温湿场240

三、要素日变化特点244

四、铅直环流246

§7.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49

一、西太平洋副高的结构249

二、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强度的变动252

三、副高活动与天气255

四、影响西太平洋副高变动的因子256

§7.3南亚高压260

一、概述260

一南亚高压环流型及其转换262

三、高原及其紧邻地区的低层环267

流特征267

§7.4云团268

一、云团的分类269

二、云团的结构与发生发展269

§7.5热带波动274

一、波动的性状与结构274

二、东风波对我国沿海地区278

天气的影响278

§7.6热带副热带旋涡279

一、气旋性旋涡279

二、反气旋性旋涡285

§7.7热带辐合带288

一、热带辐合带的结构与形成288

性变化290

二、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及其季节290

三、热带辐合带的中短期变动291

§8.1 雷暴294

第八章中尺度天气系统294

一、雷暴概况294

三、多单体雷暴297

四、超级单体雷暴302

五、与雷暴相伴随的中、小尺度305

气压系统305

六、雷暴中水汽收支以及风垂直切变对雷暴的影响308

一、飑线310

§8.2中—β尺度对流性系统310

二、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314

§8.3强对流天气的大尺度环流317

背景317

二、高空阶梯槽型317

三、中、低空暖切变型320

四、锋面雷暴321

§8.4地形机械作用诱生的中尺322

度天气系统322

二、下坡风324

§8.5 地形热力诱生的中尺度天326

气系统326

一、海(湖)陆风327

二、山谷风329

第九章 东亚夏季风和中国的暴雨331

§9.1东亚夏季风活动331

一、季风的定义和成因331

二、东亚季风系统成员333

三、越赤道气流334

四、东亚季风的推进335

§9.2暴雨的成因337

一、充沛的水汽供应337

一、概况339

§9.3华南前讯期暴雨339

四、有利的地形339

三、持久的作用时间339

二、强烈的上升运动339

二、暴雨的环流系统340

三、暖区特大暴雨342

四、地形影响344

五、华南前汛期暴雨落区预345

报方法345

二、梅雨天气形势347

一、梅雨的气候概况347

§9.4江淮流域梅雨347

三、梅雨期的暴雨351

四、梅雨的预报356

§9.5北方盛夏暴雨358

一、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358

二、有利于北方暴雨的环流与天359

气系统359

三、华北特大暴雨个例 “638”特大暴雨361

一、气象业务机构简介363

与任务363

第十章气象预报363

§10.1我国的气象业务机构363

二、气象台的任务364

§1 0.2经验预报364

一、外延法364

二、预报指标法365

三、相似预报法365

四、经验公式法366

五、点聚图法366

六、综合分析预报367

§10.3概率统计预报367

一、回归预报368

二、判别法369

§10.4数值天气预报及其产品的372

应用372

参考文献375

1988《天气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林元弼等编 198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天气学基础(1959 PDF版)
天气学基础
195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天气预告学( PDF版)
天气预告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天气预告学(1951 PDF版)
天气预告学
1951
海洋天气学( PDF版)
海洋天气学
航天气象学( PDF版)
航天气象学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天气学  下(1980 PDF版)
天气学 下
1980
天气学  上(1980 PDF版)
天气学 上
1980
天气学( PDF版)
天气学
好天气和坏天气(2020 PDF版)
好天气和坏天气
2020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气象学与天气学(1991 PDF版)
气象学与天气学
1991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高等天气学(1991 PDF版)
高等天气学
1991 北京:气象出版社
天气学教程(1995 PDF版)
天气学教程
1995 北京:气象出版社
热带天气学(1980 PDF版)
热带天气学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天气学  上(1981 PDF版)
天气学 上
1981 北京:气象出版社
天气学(1957 PDF版)
天气学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