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 试用本 第2版》

前言1

导言1

上编普通话训练3

第一章 语音常识与发声技能3

第一节 语音是怎样发出来的3

一 发音器官3

二 发音原理3

〔思考与练习〕4

第二节 发声技能训练6

一 用气发声训练7

二 共鸣控制训练12

三 吐字归音训练15

第三节 语音的基本概念与训练步骤18

一 语音的基本概念18

二 语音训练的一般步骤19

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训练22

第一节 普通话声调训练22

一 普通话声调基本训练22

二 声调辨正25

三 声调发音检测30

第二节 普通话声母训练30

一 普通话声母基本训练30

二 声母辨正34

三 声母发音检测39

一 普通话韵母基本训练40

第三节 普通话韵母训练40

二 韵母辨正46

三 韵母发音检测53

第四节 普通话语流音变训练54

一 声调音变训练54

二 轻声的发音训练58

三 儿化的发音训练60

四 “啊”的音变训练62

五 语流音变检测64

第三章 普通话词语和语法的规范运用65

第一节 词语的规范运用65

一 词语规范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65

二 方言词语与普通话词语的主要差异66

〔思考与练习〕67

第二节 语法的规范运用68

一 语法规范运用应该注意的问题68

二 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的主要差异68

〔思考与练习〕70

普通话水平检测71

中编一般口语交际训练77

第一章 朗读技能训练77

第一节 朗读训练和教师口语的关系77

一 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77

二 提高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78

三 教师口语训练的捷径78

二 初学朗读五忌79

一 什么是朗读79

第二节 朗读训练的要求79

〔思考与练习〕79

三 朗读使用的语言80

四 朗读者的身分80

五 朗读要忠实于原作品81

〔思考与练习〕81

第三节 朗读技能技巧训练81

一 明确第一要素——掌握朗读内容81

二 明确第二要素——确定朗读目的83

三 明确第三要素——分清朗读对象84

四 明确第四要素——掌握表达方法85

第二章 听话技能训练100

一 抓要点的技巧101

第一节 练好听话的方法和技巧101

二 诱导的技巧102

三 推断的技巧102

四 评价的技巧102

第二节 听话能力的综合训练103

一 听记训练103

二 听辨训练104

三 听测训练105

四 听话组合力训练106

第三节 听话能力的专题训练107

一 对对方话语的反应107

二 口语交际的“反射”技能训练110

〔思考与练习〕114

第三章 说话技能训练115

第一节 说话训练的基本步骤115

一 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15

二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16

第二节 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17

一 复述训练117

二 描述训练121

三 解说训练123

四 评述训练129

五 命题演讲训练130

第三节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训练137

一 交谈训练137

二 即兴演讲训练143

三 论辩训练152

第四章 口语交际的相关技能训练160

第一节 态势语训练160

一 态势语及其作用160

二 口语交际中的态势语训练162

三 态势语综合训练169

第二节 口语交际中的心理素质训练170

一 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障碍171

二 克服口语交际中心理障碍的方法172

三 口语交际中心理沟通的方法175

第三节 口语交际中的思维训练179

一 思维方式的训练180

二 思维品质的训练182

第四节 适应语境的口语交际训练187

一 语境的内涵187

二 语境的作用190

三 适应语境的表达训练192

四 礼貌语言的训练196

一般口语交际水平检测197

下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205

第一章 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和基本技能训练205

第一节 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205

一 规范性205

四 生动性206

三 科学性206

二 教育性206

五 可接受性208

〔思考与练习〕208

第二节 语音在教师口语中的具体运用208

一 音量调节训练209

二 清晰表达训练210

三 流畅表达训练210

四 语气的运用212

五 语调的运用212

六 重音的运用213

七 顿连的运用213

八 节奏的运用213

一 比喻的运用216

第三节 常用修辞方式训练216

二 对比的运用217

三 委婉的运用217

四 暗示的运用218

第二章 教学口语训练220

第一节 教学口语的特点和要求220

一 饱含知识信息的话语220

二 富有启发性、教育性的话语221

三 以教材为蓝本的经过加工的话语224

四 以讲析为主的话语225

五 带有即兴成分的话语226

一 叙述语的运用227

第二节 教学口语表达方式训练227

二 描述语的运用228

三 解说语的运用230

四 评述语的运用233

第三节 主要教学环节的口语技能训练234

一 导入语训练234

二 讲授语训练239

三 过渡语训练242

四 提问语训练243

五 小结语训练246

第四节 教学口语在不同学科的运用249

一 文科教学用语特点249

二 理科教学用语特点251

三 技能类学科教学用语特点253

第五节 教学口语运用中的因材施教254

一 对不同接受水平的学生255

二 对不同学习态度的学生256

三 对不同个性的学生256

第三章 教育口语训练260

第一节 教育口语的特点260

一 针对性260

二 说理性261

三 诱导性261

四 情感性262

〔思考与练习〕263

第二节 常用教育口语基本技能训练263

一 沟通语264

二 启迪语268

三 激励语271

四 批评语273

五 暗示语276

第三节 适应不同对象的教育口语训练279

一 面对不同个性学生的教育口语训练280

二 面对不同水平学生的教育口语训练285

第四节 对学生群体讲话的技能训练290

一 日常活动中的群体讲话训练290

二 处理偶发事件的群体讲话训练294

第四章 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训练298

第一节 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运用的基本原则298

一 转换交际角色298

二 维护教师形象299

三 营造和谐氛围300

第二节 教师对不同工作对象的口语运用训练301

一 与家长的谈话301

二 与上级的谈话305

三 与同事的谈话307

四 与其他工作对象的谈话307

第三节 教师在不同工作场合的口语运用训练308

一 集会性讲话308

二 研讨性讲话310

第五章 教师口语艺术312

第一节 教师口语艺术的主要特征312

一 关于教师口语艺术的概念312

二 教师口语艺术的主要特征313

第二节 教师口语的艺术技巧315

一 让话语负载丰富情感315

二 让微笑温暖学生心灵316

三 让幽默发挥教育功能317

四 让应变显露教育机智318

〔思考与练习〕320

第三节 教师口语艺术风格赏析320

一 教师口语艺术风格的比较和借鉴320

二 对教师口语艺术风格的赏析321

〔思考与练习〕322

教师职业口语水平检测322

修订说明328

1996《教师口语 试用本 第2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组编 199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识字课本教师用书  第2册  第2版(1952 PDF版)
识字课本教师用书 第2册 第2版
1952 工人出版社
教师口语  试用本(1994 PDF版)
教师口语 试用本
1994
教师口语(修订版)(1996年9月第1版 PDF版)
教师口语(修订版)
1996年9月第1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
口语训练  试用本( PDF版)
口语训练 试用本
生物(试用本)  第2册  教师教学用书(1992 PDF版)
生物(试用本) 第2册 教师教学用书
199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俄语强化口语  教师用书( PDF版)
俄语强化口语 教师用书
小学自然  第2册  试用本  教师用书(1984 PDF版)
小学自然 第2册 试用本 教师用书
1984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口语教程  教师用书  2(1999 PDF版)
英语口语教程 教师用书 2
1999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语文  第10册  (试用)  教师教学用书(1997 PDF版)
语文 第10册 (试用) 教师教学用书
1997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语文  第7册  (试用)  教师教学用书(1995 PDF版)
语文 第7册 (试用) 教师教学用书
1995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俄语  第2册  试验本·必修  教师教学用书(1997 PDF版)
俄语 第2册 试验本·必修 教师教学用书
1997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生常用成语词典(1998 PDF版)
小学生常用成语词典
1998 宁波:宁波出版社
怎样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How-to”电视讲座(1992 PDF版)
怎样进行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How-to”电视讲座
1992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教师口语(1997 PDF版)
教师口语
1997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教师实用口语训练(1992 PDF版)
教师实用口语训练
1992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