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学引论》求取 ⇩

第一章读解学理论概观1

第一节 读解学原始2

一 理论的背景2

(一)人类生存于意义世界2

(二)无止境的意义读解4

二 理论的缘起6

(一)源自读解实践6

(二)成于阅读批评9

(一)读解学的对象12

三 构筑文本读解学12

(二)读解学的意义13

第二节 西方解释学回顾15

一 前科学解释学15

二 解释学的流变17

(一)传统解释学17

(二)现代解释学21

第三节 读解学的释义和走向28

一 文本意义读解的多元化28

(一)中国诗学的“言志”说28

(二)西方神学的意义说30

(三)语言和文学的意义解说32

二 读解学的发展走向37

(一)与文本传输、交流的构成相关38

(二)与文学文本的创作方法相关43

第二章叩问作者的底蕴47

第一节 作者理论的成因48

一 倡言“文如其人”48

二 实证哲学的影响49

一 孟子的理论及其影响52

第二节 中国的作者理论52

(一)“以意逆志”53

(二)“知人论世”56

(三)理学家的“传心”说58

(四)清代学者的吟咏、沉潜法59

二 孟子理论的误区62

三 道家的作者理论65

第三节 西方的作者理论69

一 传统的作者理论69

(一)语法和心理的解释方法69

(二)人文科学的解释方法72

二 现代的作者理论76

(一)作者决定论76

(二)“唯一正确”的一解82

三 作者潜文本理论87

第四节 作者理论评述97

一 历史价值永存97

二 科学性先天不足100

第三章文本独立自足的意义104

一 对作者理论的反拨106

第一节 文本理论的成因106

二 对文本独立性的确认109

第二节 中国的文本理论114

一 古典文本理论115

(一)魏晋:文学的自觉时代115

(二)唐宋的波折和发展118

(三)明清的确立和完成120

二 现代文本理论122

(一)“五四”时期勃兴122

(二)三四十年代成熟124

三 文本理论的特征128

第三节 西方的文本理论131

一 俄国形式主义131

(一)理论的形成132

(二)理论要点135

二 英美新批评139

(一)理论的形成139

(二)理论要点141

三 结构主义146

(一)理论的形成146

(二)理论要点148

第四节 中西比较研究152

一 “陌生化”与求新猎奇152

(一)不同的陌生化观念152

(二)语言“变形”理论156

(三)陌生化的“度”159

二 “细读法”与斟字酌句163

(一)词语辨微163

(二)结构层面剖析167

(三)声音层面鉴识171

(一)最普遍的结构模式173

三 “二项对立”与辩证思维173

(二)言语与语言176

(三)“能指”与“所指”178

(四)“组合”与“聚类”179

(五)“语序轴”与“联想轴”180

(六)换喻与隐喻181

(七)“二项对立”的意义183

第五节 文本理论评述184

一 文本理论的意义184

二 文本理论的互解与突破189

第四章读者对意义的重建194

第一节 读者理论的成因194

一 历史的延续和发展194

二 现代哲学研究的成果197

第二节 中国的读者理论202

一 传统读者理论202

(一)“断章取义”202

(二)“见仁见知”205

(三)“诗无达诂”207

(四)“知音其难”208

(五)“不求甚解”210

二 近、现代读者理论212

(一)读者权力意识的萌生212

(二)读者权力意识的确立215

第三节 西方的读者理论219

一 姚斯、伊塞尔的读者理论219

二 瑙曼等人的读者理论224

三 费希等人的读者理论227

一 读者类型及其认知结构232

第四节 读者与文本意义的生成和消解232

(一)读者类型的划分233

(二)认知结构的养成234

二 文本意义的生成237

(一)读者的“前理解”238

(二)“视界融合”的对话逻辑242

三 文本意义的消解246

(一)解构主义产生的背景247

(二)文本意义的“互指性”252

(三)文本意义的“误读”257

(四)文本意义的“生产性”262

四 通向客观真理的道路266

第五章穿越语言的屏障270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特征和困惑271

一 语言的性质271

(一)语言的工具性271

(二)语言的非工具性272

二 语言的双重性276

三 语言的困惑279

(一)传达与理解的难题279

(二)解困的途径282

第二节 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288

一 言意之辨的缘由289

(一)《系辞》的语言观289

(二)荀粲重认言不尽意论290

(三)欧阳建的言尽意论292

二 儒道对立的语言观294

(一)话语是权力的象征294

(二)儒家的正名说296

(三)道家的破名、忘言说297

(四)玄学的忘言、忘象说299

(一)儒道的人格理想301

三 儒道互补的人生观301

(二)儒道的相互渗透303

(三)玄学对儒道的继承305

(四)刘勰的言意统一论307

四 言意之辨的成果309

(一)丰富了文学创作309

(二)提高了语言艺术311

第三节 禅宗的语言策略315

一 禅宗的语言观316

(一)“不立文字”316

(二)“教外别传”320

二 禅宗的语言游戏规则321

(一)“见月忽指”321

(二)“不立中间,莫住两头”325

三 禅宗的语言表达形式328

(一)“春来草自生”328

(二)“棒喝”及其他332

四 禅宗对文学的渗透335

(一)“禅是诗家切玉刀”335

(二)“静故了群动”337

后记342

1998《读解学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蒋成瑀著 1998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