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 下》
作者 | 莫索洛夫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2 |
出版时间 | 195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6005·17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891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3
第二篇 各种农作物的农业技术13
第一章 谷类作物13
第一节 黑麦14
一 生物学特性15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17
三 施肥18
四 种子和播种19
第二节 冬小麦21
一 生物学特性22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22
三 施肥23
四 种子和播种24
五 冬作物的管理26
一 生物学特性37
第三节 春小麦37
二 轮作中的地位39
三 土壤耕作与施肥40
四 种子和播种41
五 田间管理45
第四节 燕麦47
一 生物学特性48
二 轮作中的地位49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50
四 种子和播种51
五 田间管理53
第五节 大麦55
一 生物学特性55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57
三 施肥58
四 种子和播种59
五 田间管理60
第六节 禾谷类作物的收获61
一 收获的时间和方法62
二 子粒的干燥65
第七节 黍66
一 生物学特性67
二 轮作中的地位69
三 土壤耕作69
四 施肥70
五 种子和播种71
六 田间管理75
七 收获77
第八节 粟(小米)78
一 生物学特性79
二 轮作中的地位81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81
四 种子和播种83
五 田间管理86
六 收获87
第九节 水稻88
一 生物学特性88
二 轮作中的地位90
三 土壤耕作90
四 施肥91
五 种子和播种91
六 田间管理93
七 收获94
第十节 荞麦95
一 生物学特性96
二 轮作中的地位97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98
四 种子和播种99
五 田间管理101
六 收获102
第十一节 玉蜀黍(玉米)103
一 生物学特性104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107
三 施肥107
四 种子和播种108
五 田间管理110
六 收获113
第十二节 豌豆115
一 生物学特性116
二 轮作中的地位117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118
四 种子和播种119
五 田间管理121
六 收获123
第十三节 小扁豆124
一 生物学特性125
二 轮作中的地位126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127
四 种子和播种127
五 田间管理129
六 收获131
第十四节 大豆132
一 生物学特性133
二 轮作中的地位134
三 土壤耕作135
四 施肥135
五 种子和播种136
六 田间管理138
七 收获139
一 生物学特性141
第二章 马铃薯141
二 轮作中的地位142
三 土壤耕作143
四 施肥144
五 种薯的处理145
六 栽种148
七 夏季栽种150
八 田间管理151
九 收获152
十 贮藏154
十一 防治病害的方法155
第三章 技术作物158
第一节 糖用甜菜159
一 生物学特性160
二 轮作中的地位162
三 土壤耕作162
四 施肥163
五 种子和播种164
六 田间管理166
七 收获170
第二节 亚麻172
一 生物学特性173
二 轮作中的地位176
三 土壤耕作176
四 施肥177
五 种子和播种178
六 田间管理182
七 收获185
八 初步加工188
第三节 大麻189
一 生物学特性189
二 轮作中的地位191
三 土壤耕作192
五 种子和播种193
四 施肥193
六 田间管理196
七 收获198
八 初步加工199
第四节 棉花200
一 生物学特性201
二 轮作中的地位203
三 土壤耕作204
四 施肥206
五 种子和播种207
六 田间管理209
七 收获213
第五节 向日葵214
一 生物学特性215
二 轮作中的地位216
三 土壤耕作217
四 施肥217
五 种子和播种218
六 田间管理220
七 收获223
第六节 蓖麻225
一 生物学特性225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226
三 施肥227
四 种子和播种227
五 田间管理229
六 收获230
第七节 芝麻231
一 生物学特性231
二 轮作中的地位232
四 施肥233
三 土壤耕作233
五 种子和播种234
六 田间管理234
七 收获236
第八节 芥菜236
一 生物学特性237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238
三 施肥239
四 种子和播种239
五 田间管理240
六 收获241
第九节 橡胶草242
一 生物学特性243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244
三 施肥246
四 种子和播种247
五 田间管理250
六 收获252
第十节 黄花烟254
一 生物学特性255
二 轮作中的地位256
三 土壤耕作256
四 施肥257
五 播种前种子的处理258
六 播种259
七 烟苗的培育和移植259
八 田间管理260
九 收获264
第四章 饲料作物267
第一节 饲用块根类作物267
一 生物学特性268
二 轮作中的地位269
四 施肥270
三 土壤耕作270
五 种子和播种271
六 田间管理272
七 病虫害的防治273
八 收获274
九 贮藏275
第二节 青贮作物278
第五章 多年生牧草281
第一节 红三叶282
一 生物学特性282
二 轮作中的地位284
三 土壤耕作285
四 施肥286
五 种子和播种287
六 田间管理289
七 收获292
八 三叶草的留种293
第二节 苜蓿295
一 生物学特性296
二 轮作中的地位297
三 土壤耕作298
四 施肥299
五 种子和播种299
六 田间管理301
七 收获303
八 苜蓿的留种304
第三节 猫尾草305
一 生物学特性306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307
三 施肥307
四 播种308
五 田间管理308
六 收获309
第四节 草地羊茅310
一 生物学特性310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310
三 种子和播种311
四 收获311
第五节 冰草312
一 生物学特性312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313
三 播种314
四 田间管理和收获315
第六章 一年生牧草317
第一节 巢菜318
一 生物学特性318
二 轮作中的地位320
三 土壤耕作和施肥321
四 种子和播种321
六 收获323
五 田间管理323
第二节 冬巢菜325
第三节 苏丹草326
一 生物学特性326
二 轮作中的地位327
三 土壤耕作328
四 施肥328
五 种子和播种328
六 田间管理329
七 收获330
第四节 饲用粟330
一 生物学特性330
二 轮作中的地位和土壤耕作331
三 种子和播种331
四 田间管理332
五 收获332
1957《农业技术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莫索洛夫著 1957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农业实用技术
- 1992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农业实用技术种植业卷 下
-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农业技术资料
- 197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农业技术问答
- 1984
-
- 生态农业技术
- 1992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设施农业技术
-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
- 农业技术论
- 1994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农业技术
-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农业节水技术
- 1992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
- 农业生物技术
- 1990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农业技术手册
- 1977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农业技术手册
- 1979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农业技术
- 1982 赤峰:赤峰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情报室;赤峰:赤峰市教育局业余教育办公室
-
- 农业技术课本
- 1956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农业技术手册
- 1963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