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
作者 | 王筠默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82 |
出版时间 | 195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7812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二章 镇痛药(罂粟、延胡索、1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释义1
目录1
第二章 药物发展史3
第三章 研究中药之方法9
第四章 中药整理之急务12
第五章 药物之类别15
第一节 中药本草之分类15
第二节 现代药物之分类16
第六章 植物药之成份27
第一节 赝碱28
第二节 糖苷类41
第三节 碱皂素48
第四节 鞣质50
第五节 树脂52
第六节 树胶54
第七节 挥发油54
第八节 中药中之色素61
第九节 有机酸65
第十节 其他成份65
第七章 制剂之类型及其通则66
第一节 制药法则66
第二节 制剂类别68
第三节 中药制剂73
第一节 药理作用之分类75
第八章 药理作用之分类性质与原理75
第二节 药理反应之性质77
第三节 药物作用之一般原理79
第九章 药物之吸收与排泄79
第一节 吸收79
第二节 排泄82
第三节 药物之体内代谢83
第十章 影响药理作用之客观条件83
第一节 药物之浓度83
第二节 组织之应激能88
第十一章 疗学之范畴91
第一节 古之治疗学91
第二节 现代治疗学95
第十二章 中药疗效之评价96
第十三章 重要中药之禁忌97
第十四章 中药有效成份之提取100
第一章 中枢神经系之生理药理概要104
第二篇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104
第二章 精神兴奋药108
第一节 含咖啡碱之中药(茶叶)108
第二节 拟交感神经胺类(麻黄)112
第三章 运动兴奋药117
第一节 脊髓惊厥药(番木鳖、木鳖子)118
第二节 延脑惊厥药(莽草)122
第三节 大脑惊厥药(樟脑、苦艾)123
第四章 延脑兴奋药(麝香、白芷)130
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134
第一章 全身麻醉药134
第一节 麻醉药之史实回顾134
第二节 麻醉药之作用机理135
第三节 麻醉药之条件、种类及麻醉过程136
第四节 中药中之麻醉药(木天蓼、沉香)139
大麻、虞美人草、白屈菜)141
第三章 酒类及其作用159
第四章 镇静药(阿魏、芎、当归、莎草香附子)169
第五章 解热药178
第一节 解热药之作用及应用179
第二节 中药中之解热药(柴胡、黄芩、淡竹叶蚯蚓)180
第四篇 感觉神经之药理186
第一章 神经系统之分类186
第二章 感觉神经兴奋药188
第一节 刺激药及抗刺激作用189
第二节 几种中药之抗刺激药(芥子、斑蝥、番椒)191
第三节 针灸医疗之检讨(艾叶)197
第三章 感觉神经抑制药199
第一节 抑制感觉神经之方法199
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之理想条件199
第三节 局部麻醉药之一般性质200
第四节 局部麻醉性中药之检讨(乌头、河豚毒)202
第五篇 脏腑神经系之药理207
第一章 脏腑神经之生理概要207
第二章 脏腑神经药之合理分类及其作用特点211
第一节 狭义及广义分类211
第二节 狭义脏腑神经药之范围211
第三节 醋醯胆素及肾上腺素之作用213
第四节 脏腑神经药之疗效214
第三章 中药中之脏腑神经药216
第一节 中药脏腑神经药之分类216
第二节 拟胆素能药(槟榔子)216
第三节 胆素能解药(莨菪子、曼陀罗华、贝母、保险子)218
第四节 拟肾上腺素能药(麻黄、马兜铃)222
第五节 肾上腺素能解药(麦角)225
第六节 作用于脏腑神经节之中药(烟草、辛夷、厚朴)230
第六篇 强心药235
第一章 心脏之生理概要235
第二章 从洋地黄药理作用之认识来批判强心药240
第三章 中药中之强心药(蟾酥、夹竹桃)241
第一章 呼吸兴奋药252
第七篇 作用于呼吸系统之中药252
第二章 呼吸抑制药255
第三章 镇咳药(贝母、百部根、车前草、南天烛、罂粟、白屈菜、杜蘅、虞美人草、杏仁、桃仁)255
第四章 祛痰剂273
第一节 含碱皂素之祛痰中药(桔梗根、沙参、竹节人参、天南星、紫菀、皂荚、远志)274
第二节 含赝碱之恶心性祛痰剂(石蒜)283
第三节 含糖苷之祛痰剂(前胡)284
第四节 盐类祛痰剂(硇砂)286
第五节 刺激性防腐性之祛痰药(芍药、牡丹皮、胡荽子)287
第六节 祛痰剂应用时之注意事项290
第五章 枝气管扩张药(麻黄、莨菪、罂粟)291
第八篇 消化系统之中药药理292
第一章 调味药292
第一节 甜味剂(蔗糖、饴糖、蜂蜜、甘草)292
第二节 芳香类295
第二章 健胃药296
第一节 苦味健胃药(龙胆、黄连、胡黄连、黄药、蒲公英)296
第二节 芳香健胃药(桂皮、肉桂、丁香、缩砂蔤、伊豆缩砂、苍术、木香、蒟酱叶、紫苏叶、薄荷叶、小茴香、洋回香实、大茴香、白豆蔻、苦艾、没药、橙皮、陈皮、青皮、蓬莪蒁、肉豆蔻)302
第三节 辛辣健胃药(番椒、胡椒、蜀椒、花椒、生姜、吴茱萸、大蒜)317
第三章 驱风药(芸香、荆芥、枳实、山奈)324
第四章 制酸药326
第一节 分类326
第二节 制酸药之理想条件326
第三节 中药中之制酸药(钟乳石、方解石)327
第一节 呕吐之生理328
第二节 催吐药之药理328
第五章 催吐药328
第三节 中药中之催吐药(瓜蒂、茑尾根、胆矾)329
第六章 镇吐药332
第一节 镇吐药之作用及分类332
第二节 中药中之镇吐药(半夏、柿蒂)332
第七章 泻药334
第一节 泻药之分类334
第三节 中药中泻药之检讨(大黄、芦荟、牵牛子、藤黄、蓖麻子、巴豆、轻粉、凝水石、芒硝、琼脂337
第二节 泻药临床应用之价值337
第八章 止泻药(杨梅皮、忍冬、地榆、诃子、五倍子、牻牛儿)苗、苦楝皮351
第九章 利胆药357
第一节 胆汁催泌药(猪胆、狗胆、牛胆、牛黄)357
第二节 胆汁排出药(茵陈蒿、王瓜根、王瓜仁、栀子)364
第十章 除肠虫药367
第一节 除肠虫药之一般认识367
第二节 中药中之除条虫药(槟榔子、南瓜仁、雷丸、贯众、石榴皮、苦栋皮、鹤虱)369
第三节 中药中之除圆虫药(使君子、乌梅、衡州乌药、榧实)377
主要参考文献381
1954《中药药理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筠默编著 195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药药剂学
-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军队流行病学
- 1981
-
- 中药药理学
- 199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
- 1988 福州市: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药药理
- 1989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常用中药药理
- 1979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药药剂学
-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中药药事管理学
- 1997 济南:泰山出版社
-
- 中药药剂学
- 1989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药药理学
- 1992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千金翼方
- 195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临床诱发电位学 第2版
- 198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中药药理学
-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