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普通地质学》求取 ⇩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地质学的目的与任务1

第二节 地质学与国民经济的关系3

第三节 地质学的内容、分科及其与其他科学的关系4

第四节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8

第五节 地质学发展历史13

第二章 地球概况38

第一节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38

第二节 地球的起源41

第三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8

第四节 地球的表面特征51

第五节 地球的层圈构造53

第六节 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60

第七节 地质时代概念63

第二节 地质作用分类66

第一节 地质作用的意义66

第三章 地质作用概念66

第三节 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的相互关系67

第四章 结晶、矿物与岩石69

第一部分 结晶69

第二部分 矿物88

第一节 矿物的概念88

第二节 矿物的物理性质90

第三节 矿物的分类及主要矿物的描述96

第三部分 岩石107

第一节 岩浆岩108

第二节 沉积岩118

第三节 变质岩124

第五章 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128

第一节 地壳运动的证据128

第二节 地壳运动类型131

第三节 地质构造类型132

第四节 岩层空间位置的测定133

第五节 褶曲137

第六节 断层143

第七节 节理148

第八节 劈理的形态特征149

第九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150

第十节 大地构造基本概念152

第六章 火山157

第一节 火山的一般概念157

第二节 火山喷发的过程及其喷发产物160

第三节 火山喷发的类型165

第四节 现代火山的分布168

第五节 火山活动的原因171

第六节 火山作用的后期现象172

第七节 火山学的研究及其意义173

第七章 地震176

第一节 地震的概念及其现象176

第二节 地震的原因及分类177

第三节 地震的研究178

第四节 地震的分布185

第五节 地震的灾害和预测及其预防187

第八章 风化作用193

第一节 风化作用的一般概念193

第二节 风化作用的类型194

第三节 控制风化作用的因素200

第四节 风化作用的结果201

第五节 中国土壤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的一般规律205

第九章 风的地质作用209

第一节 风的地质作用209

第二节 荒漠的概念和我国的治沙工作215

第三节 黄土的概念222

第十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226

第一节 地下水的一般概念226

第二节 地下水存在的状态228

第三节 岩石的水理性质232

第四节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234

第五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236

第六节 地下水的分类238

第七节 潜水的一般研究239

第八节 自流盆地245

第九节 泉、矿泉与矿化水以及间歇泉的概念及其实际意义248

第十节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51

第十一节 寻找地下水(主要指潜水)的一些标志257

第十二节 研究地下水的实际意义259

第十一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262

第一节 河流的形成过程262

第二节 洗刷作用与冲刷作用263

第三节 河流的地质作用265

第四节 砂矿床271

第五节 河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73

第六节 河流的分类及水系的型式276

第八节 河流的袭夺现象280

第七节 分水岭的概念和迁移280

第九节 阶地的形成281

第十节 河流对陆地的破坏及其发育282

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283

第一节 冰川的一般概念283

第二节 冰川运动284

第三节 冰川的类型287

第四节 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地形形态289

第五节 古代冰川现象的遗迹及其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294

第六节 研究冰川的意义295

第七节 永久冻结区295

第十三章 湖泊及其地质作用297

第一节 湖泊的一般概念297

第二节 湖泊的分类299

第三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302

第四节 沼泽307

第十四章 海洋及其地质作用311

第一节 海洋的范围、深度和大小312

第二节 海水的物理性质313

第三节 海水的化学成分316

第四节 海水的运动317

第五节 波浪的地质作用320

第六节 海岸的分类321

第七节 海岸沉积和地貌322

第八节 海洋沉积323

第九节 海洋沉积与地史关系325

第十节 珊瑚礁326

第十五章 地球的简单历史329

第一节 地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29

第二节 地质时代的概念330

第三节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335

第四节 国际性地层与地质时代表338

第五节 沉积相的概念341

第六节 生物的发展344

第七节 前震旦纪和前震旦系374

第八节 古生代和古生界(Pz)(包括震旦纪和震旦系)376

第十节 新生代和新生界(Kz)380

第十六章 矿床382

第一节 概述382

第二节 内生矿床385

第三节 外生矿床399

第四节 变质矿床410

第十七章 地质测量和找矿方法412

第一节 地质测量的一般概念412

第二节 地质测量的工作阶段和工作方法415

第三节 找矿的一般概念420

第十八章 结束语430

第一节 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430

第二节 地质科学的发展方向及中国地质学的展望431

第九节 中生代和中生界(Mz)879

1961《高等学校交流讲义 普通地质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姚文光,郭令智等编著 1961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